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粮食生产连续四增五丰来之不易,也来得及时近些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灾害频发和生物质能开发等多种因素影响,国际粮食供求矛盾日益突出。自2006年以来,终于在全球发生了一场至今未息的粮食危机。面对全球粮情和我国国情,中央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扶持力度。自2004年以来,我国连续四年粮食增产,连续五年夏粮丰收,实现了自1985年以来的首次连续四增五丰,并于2007年重登10000亿斤台阶。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夺得粮食连续  相似文献   

2.
政策变迁的间断-均衡模型起源于西方,政策图景、政策场域等概念构成了其核心要素。本文基于间断-均衡模型的分析框架,以中央"一号文件"农业政策的变迁为研究样本,发现在触发事件的影响以及政策图景和政策场域的互动下,中央"一号文件"农业政策的变迁呈现"间断均衡"特征。最后指出间断—均衡模型对中央"一号文件"农业政策变迁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和较高的契合度,但同时发现,该模型具有其解释限度,二者也并非完全契合,需要对该模型进行本土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聚焦于农业基础建设的"一号文件"重在落实"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成为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词。这是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发出的第五个着力"三农"的"一号文件",也是改革开放30  相似文献   

4.
董辅礽 《求知》2004,(6):19-2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若干政策的意见》(简称中央一号文件)是一个很好而又重要的文件。它抓住了当前农村、农业和农民存在的关键问题——增加农民收入问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以及由此引起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带来了一系列严重问题。中央一号文件在这个主题下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符合农村  相似文献   

5.
陈益群 《民主》2004,(4):13-14
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公报》和《决定》中,都有这样一句话:“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粮食问题已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近十年来,我国的粮食生产出现过一个变化的过程。从1995年开始,我国粮食生产连续四年丰收,再加上1995年-1998年每年我国净进口粮食500亿斤,导致粮食总供给量大于消费量,一些地方一度有卖粮难的状况,出现  相似文献   

6.
林艳兴  甘泉 《瞭望》2011,(51):8-9
2011年我国粮食生产获得了空前成就,第一次站到了11000亿斤的历史新台阶,时隔53年实现了新中国第二次“八连增”  相似文献   

7.
一、加强农业建设,增产粮食,调整结构(一)稳定面积,主攻单产,增产粮食1987年全省粮食总产量198亿斤.2000年全省人口将达到3700万以上,要求人均占有量达到800斤,则总产量必须达到300亿斤左右.为了尽快增产粮食.首先要使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目前的6000万亩的水平上.在这个前提下,应使粮食亩产由目前  相似文献   

8.
不出人们所料,200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还是锁定农村工作。这一信息再次表明,在2004年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农民收入增长为七年之最的有利形势下,中央乘势而上,继续发力,不懈攻坚。可以预期,只要上下一心,脚踏实地,"三农"虽难,但日就月将,积跬步而千里,攻克"三农"难题就有希望。  相似文献   

9.
《瞭望》2005,(10)
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重新锁定"三农"。一年以来,"含金量"极高的一号文件在各级政府的努力落实下,取得了可喜成效。农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薄弱环节,在中央惠农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成了去年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突  相似文献   

10.
学习文库     
《民主》2004,(8)
中国夏粮增产3%来自农业部的消息称,夏粮总产预计增加25亿公斤左右,增长约3%,扭转了中国自2000年以来连续4年夏粮减产的局面。年初,中央出台了“高含金量”的一号文件。党中央、国务院多次明确提出采取更直接、更有力、更果断的措施,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今年中央财政支农资金1500亿元,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国家从粮食风险基金中拿出100亿元,直接补贴给粮食主产区的种粮农民;中央财政安排数亿元,用于种粮农民的良种补贴。  相似文献   

11.
我国粮食生产前景如何?在经过几年连续徘徊之后,“九五”期间,我国粮食生产能否出现新的增长高峰,跃上新的台阶,实现本世纪末增产1000亿斤粮食的奋斗目标?著名农业专家、江苏省农林厅厅长俞敬忠断言,我国粮食生产近期将可能出现新的增长高峰.抓住这一机遇,进一步推动党的农村政策的落实,就能乘势而上,促进这一高峰的尽快形成和到来,那么本世纪末增产1000亿斤粮食的目标也就有望实现,攀登1万亿斤新台阶也将成为可能.俞敬忠是在对我国建国以来粮食增长规律及其增长高峰的成因分析后,作出这一判断的.  相似文献   

12.
姜刚 《瞭望》2022,(10)
近日,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这份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的文件,是21世纪以来第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体现出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文件聚焦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明确两条底线任务,提出三方面重点工作: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  相似文献   

13.
新生代农民工:农村发展生力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一大亮点是首次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热点。据统计,新生代农民工约有1亿人,占农民工总数的60%。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引导好、发挥好新  相似文献   

14.
近日,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文件指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党中央认为,完成上述两大目标任务,脱贫攻坚最后堡垒必须攻克,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必须补上。为夺取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无数人勇担重任,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而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15.
历年来的"中央一号文件"是根据我国"三农"问题具体实际制定的推动农村文化发展的重要文件。以文件政治视角,认真梳理历年来"中央一号文件"中促进农村文化发展政策的精神实质,找出农村文化发展的发展定位与政策走向,以探求从顶层设计视角不断完善农村文化发展政策,推进农村文化发展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农村文化法律的出台、乡村文化振兴规划的颁布、农村文化民主政策的设计是未来农村文化发展的政策趋势。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5,(4)
中国传统的"以民为本"思想以其重民意、得民心的倾向,对封建专制的政治体制予以制衡和调节。作为一种重要的传统思想资源和政治智慧,它为中国共产党"以民为本"、"执政为民"的思想提供了文化土壤。而中央"一号文件"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中共中央解决"三农"问题而发布的重要农业政策,是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党中央"执政为民"的思想和中央一号文件的核心精神内涵,承接和超越了传统的"以民为本"思想,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本理论的基础上,而具有了崭新的实践意义和时代精神特质。  相似文献   

17.
正通过梳理十八大以来的中央"一号文件",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近年来,高度重视乡村治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思想的发展和变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于乡村工作的高度重视。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健全  相似文献   

18.
90年代第一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农垦工作会议上,农业部提出,全国目前粮食总产量只有8000亿斤左右,除各省、市、自治区自己消耗外,国家能调动的只有250亿斤,比实际需要缺口200亿斤。农垦系统要在5至8年内,增加100亿斤商品粮的生产能力。其中,黑龙江垦区要承担主要任务——73亿斤。 如果加上现在这个垦区每年应上交的27.4亿斤粮  相似文献   

19.
《党政论坛》2014,(8):29-29
2004年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要点:集中力量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产业,促进种粮农民增加收入;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支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正>新常态下的定海神针《瞭望》: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农业农村经济如何在连续增长下继续保持向上势头,为新常态下"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提供有力支撑?韩长赋: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2014年农业农村经济在高起点上实现了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增效。2014年粮食生产实现创纪录的"十一连增",总产达到12142亿斤,比上年增加103.2亿斤,连续两年超过12000亿斤。农民增收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