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研究从爆发过卡氏住白细胞原虫病的郑州郊区某鸡场每月定期抽样检查10只育成鸡或童鸡,翅下静脉采血涂片,姬-瑞氏染色,每个血片光镜检测100个视野。结果证实,爆发过本病未经有效治疗已无明显症状的鸡的血片中,一年四季不同程度的均可查到病原。本病在郑州地区出现于5~6月份,7~8月份为高峰期,阳性率高达100%,阳性视野达300‰~453‰,以后逐月下降,12、1、2、4月份为低潮期,虽然阳性率为40%~50%,但阳性视野仅为11‰~12‰。调查证实,在郑州地区荒川库蠓是本病的主要传播者。根据郑州地区气温变化分析,荒川库蠓活动的高峰期为5月中旬到6月中、下旬,与发病高峰期基本相符。本病的致死率在1~3月龄鸡为91%,育成鸡为11.8%,老龄鸡较低。本病的发生率各品种鸡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通过免疫琼脂扩散试验和血液涂片检查,对广东、山东和福建省的23个鸡场进行了鸡卡氏住白细胞虫病调查。在抽样检查的425只鸡中,31只鸡血液涂片查出该虫体裂殖子或配子体,29只鸡血清抗体阳性,总检出率为14.1%,广东、山东、福建省检出率分别为10.3%,12.6%和24.5%。血液涂片检查结果,青年鸡的检出率(10.7%)明显高于成年鸡(3.8%);免疫琼脂扩散试验检测时,成年鸡的阳性率(10.9%)则显著高于青年鸡(2.8%)。因此,进行鸡卡氏住白细胞虫病调查时,宜采用寄生虫学和血清学相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卡氏住白细胞虫病流行期,给高产蛋鸡连续饲喂30 g/L 和50 g/ L 的复方泰灭净,通过临床症状、血涂片和血清学检查发现50 g/L 组对卡氏住白细胞虫的感染完全保护,血片和血清学检查均为阴性,未见临床症状;30 g/ L 组能够基本控制其感染,整个试验期间仅1 例检出抗体阳性(0 .63 % ) ,同时未见临床症状;而对照组蛋鸡从5 月份开始至试验结束连续发病并出现死亡,抗体检出率为27 .80 % ~80 .00 % ( 平均39 .24 % ) ,抗原和裂殖子检出率均为0 .63 % (1/158) 。用药组与对照组相比,产蛋数增多,平均产蛋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4.
5.
1996年9月,地处海拔4000m以上的西藏谢通门县通门乡的黄牛、犏牛、牦牛发生一种原因不明的疾病,共发病116头,死亡33头,平均发病率为15%,病死率为28%,通过系统调查、诊断,确诊为牛双芽巴贝虫病。经用贝尼尔、黄色素等特效药物和抗生素、解热镇痛剂、补液等对症治疗及综合防治措施,控制了疫情。  相似文献   

6.
用匀浆和离心的方法从阳性荒川库蠓体内分离出卡氏住白细胞虫子孢子 ,以直接冻存和间接冻存 2种方法分别对该子孢子进行保存 ;再分别以 3种剂量将不同方法冻存的子孢子和新鲜的子孢子分别给 3 2日龄的健康鸡接种。结果表明 ,经间接冻存的子孢子和新鲜的子孢子对鸡均具有感染力 ,而直接冻存的子孢子无感染力。  相似文献   

7.
鸡住白细胞虫病是由卡氏住白细胞虫 (Leuco cytozooncaulleryi)和沙氏住白细胞虫 (L .sabrazesi)寄生于鸡的白细胞 (主要是单核细胞 )内所引起的寄生原虫病。病鸡以鸡冠苍白、咯血、下痢等为主要症状 ,以全身性出血和白色裂殖体小结节为典型病变。我国于 1 960年在福建省首次确诊该病 ,以后陆续在全国各地均有该病的报道 ,目前江苏省盐城市也有该病流行。发病情况  2 0 0 2年 9月 ,江苏省盐都县某户饲养 1 5 0 0只雏鸡 ,在 3 0日龄时开始下痢 ,鸡冠、肉垂苍白 ,病鸡逐渐增多 ,并出现死亡现象。整群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鸡住白细胞虫病及病原形态观察刘文亚,王竹霞,魏拣选,屈康子,李建华,赵公斌,张金良,章少秋,傅平西(陕西省商洛地区畜牧局商州726000)(商洛地区畜牧站)(商洛农校)1990~1991年先后在商州市白杨店乡、大荆区及洛南县石门区等地发生鸡性白细胞虫...  相似文献   

9.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 (Leucocytozoonosis)又名白冠病 ,是由库蠓 (小黑蚊 )和蚋为媒介的原虫所引起的疾病。病原进入家禽体内后在血细胞及局部组织发育 ,造成贫血、内脏肿胀和出血等病变。1 流行病学调查1.1 病原 住白细胞原虫属 (Leucocytozoon)共有 6 7种住白细胞原虫 ,在我国仅发现寄生于鸡的 2个种 ,即卡氏住白细胞虫和沙氏住白细胞虫 ,其生活史和疟原虫很相似。本病的发生常和作为媒介的库蠓活动季节密切相关 ,在我国南方 4— 6月份流行 ,而在河北省冀南地区多在 7— 9月份流行。1.2 发病特点 从我校…  相似文献   

10.
鸡卡氏住白细胞虫病的诊治1996年9~10月,邯郸地区10多个鸡场的鸡,相继发生以内脏器官和肌肉组织广泛性出血为特征的疾病,经临床症状、病理剖检观察和病原检查,结合流行特点及治疗试验,确诊为鸡卡氏住白细胞虫病。流行情况及特点经确诊的10个发病鸡场,发...  相似文献   

11.
鸡卡氏住白细胞虫病的诊治鸡卡氏住白细胞虫病在本地区比较普遍,笔者在1997年7~9月共检查16个鸡场,其中雏鸡的发病率为1.8%~12.0%,育成鸡为1.2%~5.0%,产蛋鸡为2.6%~25.0%;雏鸡感染死亡率为10.0%~73.0%;产蛋鸡感染...  相似文献   

12.
禽白细胞虫病分布于世界许多地区,我国首先在福建发现鸡的沙氏白细胞虫(Leucocy-tozoon Sabratesi),此病对童鸡危害严重,甚至造成大批死亡。为了摸清本州该病的分布流行情况及危害程度,于1982年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调查,其结果介绍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在本州各县普遍调查,其中对吉首、大庸、桑植作重点调查。其方法是:每鸡于翅下小静脉处取血一滴抹片,以姬姆萨或瑞特氏染色镜检,作病史询问,临床症状检查,病理解剖检查和鸡舍附近的环境调查。统计显微镜下200倍放大时20个视野内的虫体数,计算红细胞数,并检查血色素。对虫体作测量、描述和照相。  相似文献   

13.
鸡住白细胞虫病的诊断,以往多采用病原检查,即从病鸡翅静脉血涂片中发现鸡住白细胞虫裂殖子即可确诊。由于住白细胞虫的形态与鸡异嗜性中性白细胞极相似,常会造成误诊。为此,我们建立了应用琼脂扩散试验诊断住白细胞虫病的方法,初步试验效果较好。1 抗原制备  选末稍血片中有典型住白细胞虫裂殖体,并表现出明显症状的10只病鸡,从翅静脉采血。待血液凝集后分离血清和血凝块,与其肝、脾、肾等内脏混合,匀浆;用0.01mol/L(pH8.0)PBS离心洗涤3次,在沉淀物中加5倍体积的PBS,在振荡器上振荡5min;然后分别在50、100、150……500g…  相似文献   

14.
用PAT、IHA、HA、HI和AGP等方法对张掖地区5县(市)和地区种鸡场的鸡病进行了血清学调查,阳性率为:新城疫69.03%(457/662),衣原体病27.68%(178/643),白痢33.60 %(208/619)。禽结核46.97%(302/643),支原体病53.85%(357/663),马立克氏病6.26%(46/732),传染性喉气管炎2.73%(20/732),禽霍乱5.60%(41/732),传染性法氏囊病0%(0/745)。其中衣原体病、传染性喉气管炎、禽结核为新传入该地区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15.
鸡大肠杆菌病发病情况调查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大肠杆菌病发病情况调查及药敏试验潘百明(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化系542800)近年来,鸡大肠杆菌病在我地区各县大、中、小鸡场均有发生,且日趋严重,给养鸡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此作者对梧州地区部分鸡群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和防治试验。1流行病学调...  相似文献   

16.
调查了广东省和福建省3 个市的6 个鸡场库蠓( Culicoids) 的种类、库蠓活动的季节动态及荒川库蠓( C.arakaw ai) 的夜间活动规律。共采集了2574 只库蠓,经鉴定共有6 个种,即荒川库蠓、尖喙库蠓( C.schultzei) 、奄美库蠓( C.am amiensis) 、大熊库蠓( C.okumensis) 、端斑库蠓( C.erairai) 和有须库蠓( C.palpifer) 。其中荒川库蠓和尖喙库蠓为所调查鸡场的优势蠓种,分别占总数的53 .70 % 和45 .92 % 。3 ~11 月是荒川库蠓和尖喙库蠓的活动季节,它们的活动高峰期分别是3 ~6 月和7 ~9 月。荒川库蠓7 月份整夜都活动,并在19∶00 ~21∶00 和03∶00 ~05∶00 呈现2 个活动高峰。  相似文献   

17.
从伴刀豆球蛋白 (ConA)刺激的鸡脾细胞中扩增出鸡白细胞介素 1β(ChIL 1β)编码区基因 ,通过与GenBank上登录的ChIL 1β序列 (Y15 0 0 6 )进行比较。结果显示 ,在ChIL 1β基因编码区的 10 4位、30 6位、387位和 4 32位的核苷酸发生了变化 ;相应的氨基酸在 35位也发生了变化。虽然 30 6位、387位和 4 32位的核苷酸发生了变化 ,但没有引起氨基酸变化 ,说明这一区域的氨基酸具有一定的保守性。从氨基酸的性质上看 ,35位 (Asp→Ala)由酸性氨基酸变为中性氨基酸 ,这可能是同一种属的不同品种间的正常变化。以鸡痘病毒 (FPV )为活载体 ,构建了表达ChIL 1β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 IL 1β。应用XTT/PMS方法检测rFPV IL 1β感染的成纤维细胞 72h后表达ChIL 1β的生物活性 ,效价为 1.0× 10 5U /mL ,证明FPV能有效地表达ChIL 1β。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29个养鸡场的136810只鸡在1992~1996年大肠杆菌病的发病率为26.4%,死亡率为8.7%(1.7%~34.0%)。从病死鸡分离出18株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coli),主要血清型O78,O2和O1,分别占鉴定菌株的38.8%,16.7%和11.0%。分离菌株肉汤培养物接种小白鼠和4日龄雏鸡,可使50%以上小白鼠在2d内死亡;30%以上的雏鸡在7d内死亡,剖检存活鸡可见典型的大肠杆菌病病变。  相似文献   

19.
从1986年开始,先后对全省9个地市、20个市县的60多个鸡场和1436个专业户进行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的流行病学调查。疫区点存栏数789936只,发病599675只,发病率75%;死亡251998只,死亡率40%。由于近年来普遍应用疫苗和卵黄抗体防治,效果显著。1994年对17个鸡场抽查结果,平均发病率控制在7%以下,减少发病68%;死亡率降至3%,减少死亡39%。  相似文献   

20.
鸡大肠杆菌病在接种后48小时的病理学变化,主要是急性败血症和亚急性炎症变化。其主要特征是在各脏器均可见到细菌团块,组织发生充血、出血及水肿,大部分病鸡在脏器表面附有纤维蛋白性渗出物。在接种后1周时,病理学变化由急性、亚急性转为慢性阶段。各脏器表面的纤维蛋白性渗出物发生机化,并在肺、心及肝脏等组织内出现肉芽肿性结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