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记者:你是香港影视歌三栖明星,而且经常在影片中饰演警察,对警察应该是有所了解的,那么请你谈一谈对香港和内地警察的印象。莫:先说香港警察。现在社会不是很安定,我感觉香港警察是很为民众服务的,是尽职尽责、披肝沥胆的。现在当警察很不容易,发生的案子都是大案、枪案,警察的危险程度很高,压力很大。因为现在香港犯罪分子的武器装备都很先进,所以香港警察也换装了先进的武器。我觉得香港警察的奉献精神也是很强的,他们都是很勇敢的,每当发生案子的时候,他们总是紧急出动,处在最危险的地带。内地的公安也很了不起。过去对他…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政界学界不时传来教育家办学的呼唤。2月27日,温总理提出,要让教育家办学,我这里所说的教育家他们可能不是某些专业的专门家,但是他们第一热爱教育,第二懂得教育,第三要站在教育的第一线,不是一时而是终身。如果两、三年一换,那么哪一所学校都不可能办好。大家热议要教育家办学,说明现在我们还不是教育家办学。  相似文献   

3.
我与香港警察只打过一次交道,但他们为人处世的态度却给我留下极深刻的印象。2001年7月6日,我有幸参加浙江省公安法制新闻代表团赴香港考察。当我们在香港警务处采访时,我发现他们办的一份报纸《警声》,既有中文又有英文,而且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文化气息很强。于是,我问他们:“能否让我带一份《警声》回去给同事看看?”一名警官说:“你留个地址,我们以后给你寄去。”我留了张名片给他,但并不抱多大希望,认为这是随便说说而已。因为我们毕竟不熟悉,而且香港和我们浙江丽水相隔这么远,谁还会不怕麻烦给一个只见过一面的人寄报纸?没想到,我回到…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我读了《赵人患鼠》这样一则寓言,颇受启发,寓言的内容是这样的:战国时期,赵国有一个人为鼠害所困扰,就到中山国去要了一只猫,这只猫很会捉老鼠,也很会捕鸡。过了一个多月,他家的老鼠和鸡都没有了,他儿子忧心仲仲地说:“为什么不把猫送走呢?”他却说:这个道理不是你所能知道的,我们的患在于鼠而不在于猫。有了老鼠,便偷吃我们的粮食,咬坏我们的衣服,毁坏我们的家具,那么,我们就要挨饿受冻了。这不比无鸡更有害吗?没有鸡,只不过不吃鸡罢了。离挨饿还远呢;为什么要把猫送走呢?  相似文献   

5.
去年十一月,我参加由中华海外联谊会组织的“港澳社会经济研讨班”去了香港、澳门。叫“出国”,不是,他们都回归十年了。不是“出国”,还得办理“港澳通行证”。我也不知道正确的叫法。我很感谢领导的关心和安排,也非常珍惜这样难得的机会。一定要多走一走,看一看,加深对港澳经济社会的了解成了我最大的想法。  相似文献   

6.
马德 《乡音》2014,(1):48-48
这个世界,总有你不喜欢的人,也总有人不喜欢你。这都很正常。而且,无论你有多好,也无论对方有多好,都苛求彼此不得。因为,好不好是一回事,喜欢不喜欢是另一回事。刻意去讨人喜欢,折损的,只能是自我的尊严。不要用无数次的折腰,去换得一个漠然的低眉。纡尊降贵换来的,只会是对方愈发地居高临下和颐指气使。没有平视,就永无对等。也不要在喜欢不喜欢上,分出好人  相似文献   

7.
滴水之恩     
去年我刚从学校毕业,怀着满腔的希望来到深圳找工作,可是现实并不如自己想象的那么美好,招工单位不是嫌我文凭低,就是嫌我没有工作经验。总之,一个多月过去了,自己还没有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身上仅剩的七八十元钱也在一家旅馆内被人偷走了。顿时,我陷入了困境。看着这个繁华又陌生的城市,我的内心充满了凄楚,一个人漫无目的地走在大街上,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厚着脸皮向过往的行人诉说自己的遭遇,希望能得到他们的帮助。我知道这年头人们不一定会相信我的话,也不一定会帮我,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以这种方法骗人的太多,可是我一时也没有别的办法,只…  相似文献   

8.
在很多人心中,知识等于文化已成为一种固定思维。然而,往深处想,知识与文化其实真不是一回事。现实生活中高学历的人做出低素质的事情,己不是新鲜事了。当然,也有知识不多文化充裕的高尚者,他们没有很高的学历,但他们表现出的文化精神却很高尚。厘清知识与文化的关系,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提升科学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9.
为了阔气     
最近我省成立了一个新的机构——江西省电业管理局。目前该局的工作还没有正常的开展起来,可是排场却很大。刚一成立,就以「工作需要」为借口在拍卖行买了四、五部来里牌的进口货自行车,每部将近400块钱,后来又派人到上海去买了六部日本菊花牌和富土牌的自行车,每部达270余元,两部国产永久牌自行车,每部160余元。是不是因为他们的工作确实需要用这么多的车子呢?并不是的。因为电业局在市内只有一个厂,要与上级机关联系工作么,也大部份都很近,甚至就在一个院子里。那么,买这么  相似文献   

10.
电话里是一个男人的声音,这在妇女热线中还是属于少数。他讲了自己的苦恼: 我不算是一个很成功的男人,因为我都四十五岁了,没挣到什么钱也没当上什么官。婚姻也就是那么回事,妻子在一所学校教书,我们的感情很平淡,她除了有时抱怨我说,跟我那么多年没有让她过上好日子之外,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摩擦。 人们似乎都觉得只有有钱人才会有外遇,但没想到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我刚当上保安员,在工作中因一些小事与其他队员发生了矛盾,现在老感觉他们在排斥我,都不怎么理我,我很苦恼,我该怎么办?保安员张涛张涛同志:我们现在分析一下为什么你会那么苦恼,首先,大多数年轻人在刚走人社会时都会因为一些小事而苦恼,但为什么年轻人那么容易产生脆弱的情感呢?当然,我们的经验不足,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复杂的、全新的世界,但这不是根本。最根本的原因在哪里呢?那是因为我们年轻的心中有太多的情绪,情绪才是导致脆弱的最根本的原因。那么情绪又来源于何处呢?那是因为我们还不习惯于接受这个世界的…  相似文献   

12.
从警这7个年头里,我的工作其实很平常、很平淡,基本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儿,可辖区百姓就爱说我“热心肠”,说的是我资助了江芳芳他们8个孩子。其实,看着他们一双双渴望读书的眼睛,换谁,谁也会这样做,我更没有理由无动于衷、袖手旁观。为了资助他们,我省吃俭用,总共资助了他们五六千  相似文献   

13.
希望之光     
在我们石岩街道上屋社区的田心村,有一户很特别的家庭。他们一家人里有4个是精神病患者,在村子里别人对他们一家总是指手画脚,歧视他们,都说他们上辈子一定干了缺德事。面对那些闲言碎语的讥讽,他们一家人在人们面前总是抬不起头来。在我还没有做残协工作之前,也曾经对他们一家“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14.
新懒人手册     
只要我们留心,我们就会发现,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似乎没有我们那样的忙碌,上班不早来也不晚走,遇到事情呢也不钻牛角尖,对人对己要求都不是很严格,欲望淡泊洒脱随性,在我们的眼里他们似乎显得慵懒了一些,松散了一些,不求上进了一些,但是这样的懒并不是拖沓、没有效率、好逸恶劳,而是一种快乐、放松、高质量的生活方式。所以,我们把他们称为"新懒人"。新懒人的背景:高学历、高智商、高要求。新懒人的目标:不要那么多,只要一点点。新懒人的追求:清新、单纯、自由自在的新生活。新懒人的宗旨:工作不是全部,生活更要乐在其中。  相似文献   

15.
信息窗     
▲朱镕基同志列数干部队伍问题。朱镕基说,“让人民满意”是一个响亮的口号,更是一个工作标准和行为标准,切实做到不容易。现在我们干部队伍问题还是很多的,特别在我们的国家机关干部队伍里面。第一是跑官。跑官的现象已经相当严重。是不是在有的基层官都有价?当然我相信这不是普遍现象,但是一个值得高度注意的问题。第二是享受。有些什么书记、什么长,汽车换了四次还嫌不够。他那个地方很困难,整天却吃吃喝喝嘴不  相似文献   

16.
正老是忍不住想换新手机?放心,你并不是一个人。如今消费者使用一款手机的时间越来越短,原因无他——总有更新、更快、更美丽的手机在"诱惑"着我们。不过十余年的时间,手机就从曾经的"奢侈品"变成了"快消品",在我们身边如走马灯一般来来去去换个不停。当然,不是每个人都喜新厌旧。比如我的父母,在他们的观念里,手机仍然属于"家用电器"的范畴——"坏了?换个零件,修好继续用嘛,为什么要换新的?"这种"不抛弃  相似文献   

17.
我半年前烫了发,3个月前漂染成了棕色。开始的时候,效果很好,看起来特精神。可不久,头发出现分叉,最近又开始脱发。 于小姐 我老公最近换了一份压力很大的工作,睡眠总不太好。这段时间开始大把大把地掉头发。他们家没有遗传基因。我很担心,给他吃了许多补品也没有用。 眉 我最近总是掉头发,还感到心慌、烦躁,出汗也特别多。我开始以为是洗发水的原因。可是换了别的牌子,情况也没有好转。 WANDY  相似文献   

18.
“我的设计哲学很朴素。是‘让人开心的设计’。我希望能够制作 ,无论是我或是其他人都喜欢的设计。为了制作‘让人开心的设计’ ,我通过许多想法作出节制的表现。我努力不要画蛇添足 ,而努力画龙点睛。这些过程并不是容易的 ,可是为了以后不后悔一定作出全心全力的努力。进行设计工作时 ,作品是我的。可是发表之后变得不仅仅是我的 ,而是属于大家的。我也明知我的哲学和理想不是朴素 ,而是太贪心。可是我认为 ,为了得到朴素的东西应该要有一定的贪心。”(韩国设计师金炫语 )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 ,当一个“让人开心的设计”出现时 ,这里包含了…  相似文献   

19.
最苦与最乐     
正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于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然失意不苦;老、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相似文献   

20.
母亲的账本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这个字眼显得很陌生。因为在我还不足两岁的时候,父亲就因病魔离开了我们,只剩下母亲孤单的身影。母亲的身影在我的生活中不停地晃动:上班、下班、洗衣、做饭、接我们上学放学、一个人换煤气、电灯坏了自己修……所有父亲的角色都被母亲一个人承揽了下来。慢慢地,我们长大了,看着母亲的白发一点点变多,皱纹过早地刻进她沧桑的面容。为了我们,这么多年来她没有穿过一件新衣,没有时间也没有钱走出家乡的小镇……她省吃俭用,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兄妹三人一个个地送进了大学的校门。母亲笑了,笑得很欣慰。毕业后,哥哥姐姐都离开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