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文分析2014年台湾"九合一"选举的结果、性质、原因和对岛内政党政治的影响。在这次选举中,基于宏观和微观因素,国民党无论是在实际得票数,还是在执政县市数目和人口数上,都明显落后于民进党,难免辐射到一年后就要举行的台湾地区领导人和立法机构的"二合一"选举,台湾面临政党再次轮替的极大可能。民进党在大获全胜前提下是否会调整大陆政策,是观察台湾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可能结果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台湾政党体系是继续趋异还是趋同的一个重要观察点。  相似文献   

2.
2022年台湾地区县市长和议员的选举结果,延续了国民党掌控大部分县市和民进党控制全台行政和立法机构的不对称局面。“九合一”的选举结果对国、民两党的内部凝聚力有不同的影响。蔡英文的领导权威日益受到民进党内不同派系的挑战,朱立伦在国民党内的领导地位可望得到加强。在2024年台湾地区“二合一”选举中,国民党能否对民进党发挥有力的制衡作用,在稳定两岸关系上扮演更为积极的角色,是值得继续观察的。  相似文献   

3.
2022年台湾地区“九合一”选举呈现出选情较为冷清、蓝绿白三方争霸、充斥负面选举手法等特点。选举结果一定程度上否定了民进党的“抗中保台”路线,展现出台湾民众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的主流民意,对岛内政局及两岸关系,尤其是对2024年“大选”均将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台湾地区30余年的所谓“民主化”实践,形成了两党轮替的制度环境和两党主导的政治结构,并在历次选举中多次上演。在这样的政治语境中,“第三势力”发展空间受限逐渐成为一种普遍认知乃至思维定式。近年来岛内中间选民显著成长,国、民两大党实力对比失衡,“第三势力”自主性增强,为“第三势力”发挥影响力、谋求新突破带来新机遇。2022年“九合一”选举中,以台湾民众党为代表的新兴“第三势力”夺得新竹市,并在台北市长选举中表现不俗,显示在一定选民结构、选举环境和选战策略的耦合下,“第三势力”具备打破岛内政治环境结构性限制的空间和实力;尤其是与传统“第三势力”的式微相比,实现地方执政且赢得14席县市议员更凸显了民众党的一枝独秀。当然,选举结果与民众党预期目标有一定差距,主要原因在于政党成立时间尚短、基层经营不足、选举经验缺乏等,并不足以掩盖其发展势头。2024年“大选”和“立委”选举,是岛内政治格局重新洗牌和检验“第三势力”实力的重要节点,以民众党为代表的“第三势力”能否争取中间选民凝聚基本盘,提高民意支持度向选票的转化率,以及根据国民两大党的选举布局和竞逐态势制定正确的选战策略,将决定其未来一段时间的角色...  相似文献   

5.
钟岷源 《南风窗》2010,(25):26-28
这次的选举,民进党也较为务实,整个选举过程,他们并没有挑起统独的话题,他们更多的是走中间路线。事实上,不论哪方胜出,对于今后两岸关系这一议题都难于根本改变。  相似文献   

6.
2021年墨西哥的中期选举对于该国政党格局发展意义重大,折射出墨西哥政治力量对比的最新演变分化.执政的国家复兴运动党再度夺下众议院的多数党地位,在州长选举中大幅前进;组成历史性联盟的传统政党(国家行动党、革命制度党和民主革命党)在本次选举中收益一般,呈现出一定颓势.本次选举后,墨国政坛正式形成了国家复兴运动党与国家行动...  相似文献   

7.
台湾的地方竞争性选举已经举办了60多年,这些选举促进了国民党的转型,促进了台湾地方社会的发展。台湾的地方竞争性选举能够顺利举办,得益于具有严格规范了地方官员自由裁量权的相对健全的法治。同时,由于地方选举议题和争点的民生主导性,台湾的总体政治结构能够与竞争性的地方选举长期共存。但是由于起步阶段对参选标准放任自流,造成了地方选举黑金等弊端。  相似文献   

8.
台湾选举制度及其影响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50年7月国民党在台湾地区开办地方自治选举以来,尤其是自1990年代“宪政改革”以后,选举活动一方面成为台湾地区民众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也成为各党派夺取执政权、政策主导权的唯一合法途径。而不同选举制度的选择,不仅会影响政党的选举策略、候选人的竞选方式及选民的投票行为,而且将形塑出不同类型的政党制度。自2000年3月政党轮替后,“立法院”已日益  相似文献   

9.
钟岷源 《南风窗》2011,(5):31-34
当选举技术成了唯一思考时,国民党内被派系挟持也成了一个无法摆脱的诅咒,因此,舍弃已失党魂的机器,回到基层从零开始是马英九改革的最大胆实验。  相似文献   

10.
张雪忠 《南风窗》2007,(17):18-20
有远见的政治家必须从纷纭复杂的技术性问题中解脱出来,与因循守旧的作风进行斗争,克服坐等危机爆发和逃避制订长远计划的倾向。  相似文献   

11.
英国未能如期完成"脱欧",被迫参加2019年5月举行的欧洲议会选举。在英国"脱欧"问题上态度明确的脱欧党和自由民主党取得胜利,而传统大党保守党和工党则明显失利。英国参加欧洲议会选举的结果将在国内政治和欧盟政治层面产生重要影响,如增加英国"无协议脱欧"的可能性、强化英国国内政治分裂和政治极端化趋势、影响欧洲议会内部政治运作和欧盟高级职位人事安排等。此外,在国内政治和欧盟政治的相互作用下,欧盟成员国民众对欧盟的态度将受到影响,英国"脱欧"后的未来发展也将面临诸多不确定性。英国在"脱欧"背景下参加欧洲议会选举及其产生的影响说明当前西方传统政党政治正面临挑战和危机。  相似文献   

12.
关于2008年1月12日台湾地区第七届“立法委员”选举,大量选情分析集中于讨论国民党大赢与民进党大输格局的形成。本文结合选举分析和选后在台湾社会调研的材料,关注本届选举出现的新现象——国民党、民进党的政党得票率与“立委”当选席次比例之间同时存在大幅差距。本届选举的统计数据显示了这种比例上的差距:国民党当选席次比例(81席,占总席次71.69%)远高于其政党得票率(51.23%),  相似文献   

13.
韩国政党政治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各个政党的聚散离合非常频繁,很难找到一个长寿政党,究其原因在于激烈的派系之争、浓厚的地域主义色彩、滞后的政治制度。在2018年第七届韩国地方选举中,大获全胜的执政党共同民主党掌握了中央和地方的主导权,并在下届总统选举中处于有利地位,而遭到大败的在野党则将陷入新一轮的聚散离合。  相似文献   

14.
越来越多的女性参与政治,已经成为21世纪的一大趋势。在台湾地区,随着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的政治转型和政党政治的发展,女性在政治参与上的机会大大提高,活跃在各式政治舞台上的女性,正日益成为台湾政坛上引人注目的现象.比较分析两性在政治参与上的表现差异进而探讨其背后原因也成为当今学术界的一个新关注点。在当代世界范围内女性主义学术思潮的影响下,很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女性参政进行了全面深刻的研究,本文拟以台湾的“立法委员”选举为例,对当前台湾地区女性参政中的资源因素做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钟岷源 《南风窗》2010,(3):18-20
马英九是个法律人,谨守宪法分寸,对立法院的职权非常尊重,也从不干预司法,都是值得称道的特质。但古人早就说过,徒法不足以自行。  相似文献   

16.
17.
台湾地区12月3日举行的县市长、县市议员及乡镇(市)长“三合一”选举,不仅攸关岛内各党地方执政版图的重划、政党声势的消长,更被视为是对陈水扁当局的“期中大考”和“信任投票”,具有200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换届选举前哨战的意义。岛内各政治势力莫不卯足全劲,尽力冲刺。在民进党饱受“高捷弊案”巨大冲击,国民党声势高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国民党大获全胜,民进党遭受空前挫败,亲民党与台联党基本被边缘化,其他政治势力鲜有表现机会。这一结果,不仅给岛内政局带来了重大冲击,而且也将给两岸关系带来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钟岷源 《南风窗》2010,(13):19-21
五都选举对蓝绿来说,都将是异常艰苦的大战。它成为国民党、民进党的期中选举,哪一党若拿下5席中的3席或更多,则成为2012年的指向标。国民党如果输3席或更多,2012年总统选举将会岌岌可危。  相似文献   

19.
从2004年选举透视台湾的“中间选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研究分析台湾选举形势时常常提到“中间选民”这个概念。所谓“中间选民”主要是指在岛内蓝绿两大阵营基本支持者之外的一部分选民。观察2004年台湾“大选”的整个过程,可以看出,在蓝绿两大阵营对垒、双方“基本盘”势均力敌且相对稳固的情况下,约占选民总数20-30%的“中间选民”不仅是蓝绿双方全力争取的对象,其最终流向更成为影响选举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对这一部分选民的成分、分布、特点及投票心理进行深入分析,对于观察台湾的选民结构以及今后的各种选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