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重庆行政》2014,(6):I0008-I0011
正重庆市九龙坡区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成效显著。通过保护生态资源,夯实生态基础;完善基础设施,营造休闲氛围;注重品质建设,融入休闲元素;挖掘资源潜力,丰富产业内涵;突出特色优势,集中成片推进,成功创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等。"走马桃花节"、"金凤梨花节"、"铜罐驿金秋采果节"等一系列节会的繁荣,昭示着九龙坡区休闲农业已经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2.
柯城区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特色产业优势,依靠'绿水青山'求得'金山银山'"的谆谆嘱托,全域建设国家运动休闲旅游度假区,探索山区县共同富裕新路径. 全域系统谋划,让度假区成为发展共富产业"大平台" 以重大项目推动特色资源转化:绘制度假区文旅资源图和产业项目图,建立"1+1+9+N"重大项目体系,用好"领导挂联、专班攻坚、专业招引"项目推进机制,落地42个总投资378亿元的支撑型项目.以系统整治擦亮特色生态名片:实施山水林田湖草全域整治生态修复,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家试点,完成整治农房72万平方米,土地3.2万亩,打造省级美丽河湖3条.以交通先导加快特色优势放大:依托杭衢铁路建设,打造外联内通的交通体系,放大四省通衢区位优势,新改建"四好农村路"380 千米,建设"景观、业态、功能"三位一体的百里运动休闲长廊.  相似文献   

3.
《小康》2008,(10):69-69
新休闲时代高尔夫独领风骚 按照国际标准,当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或人均年纯收入达到500至800美元的时候,整个社会就会进入休闲消费的急剧扩张期。在珠三角、长三角等中国经济率先发展起来的地区,目前的人均GDP已远远超过这一标准,深圳的人均GDP更是已经超过了1万美元,对休闲的需求迅猛增长。  相似文献   

4.
罗春潮  莫碧珍 《传承》2010,(9):52-53
和谐休闲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元素,关系到社会公众的民生问题。当前,休闲生活失范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经常成为人们"严肃的闲话"。建设和谐休闲社会需要我们加强休闲教育,提高人们休闲素养;完善休闲约束机制,加强休闲生活的规范;发展休闲文化,提高休闲生活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正>杭州、成都、海口、三亚、梅州等城市同争休闲之都。数起杭州的种种优势,在兴致盎然之余,回过头来冷静地想一想,再和成都、桂林、三亚等城市比一比,这些包罗万象的优势,似乎别人多少也具有一些,没有一点是我们所独有或占有绝对优势的。所以杭州必须要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路。  相似文献   

6.
休闲学只是围绕“休闲”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而展开研究的学科,而休闲科学则主要是围绕现实的社会、政治、经济中的休闲问题展开研究的学科,二者是有着本质的不同。休闲科学是一个综合性、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其建构必然体现理论与实践、现实与艺术的高度统一。它既研究事实与问题,也研究价值与行动;既是描述性的,也是规范性的;既是一门人文社会科学,更是一门软科学。就目前而言,我国的休闲科学研究应着重引进和吸收国外休闲学或休闲科学的研究成果和中国当前社会政治经济活动中的休闲问题研究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和谐休闲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元素,关系到社会公众的民生问题.当前,休闲生活失范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经常成为人们"严肃的闲话".建设和谐休闲社会需要我们加强休闲教育,提高人们休闲素养;完善体闲约束机制,加强休闲生活的规范;发展休闲文化,提高休闲生活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休闲经济不“休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杰 《小康》2006,(1):21-22
“休闲经济”已越来越不能“等闲”视之,“休闲产业”和“休闲制造业”也就更不能“休闲”了。  相似文献   

9.
目前,中国社会正在逐步走向"有闲社会","休闲伦理"成为一个新的时代课题。休闲伦理内在包含"休闲的伦理"和"伦理的休闲"两个维度,"休闲的伦理"是指休闲行为的内在依持,而"伦理的休闲"则是符合伦理的休闲行为,两者辩证统一于具体的休闲行为。当前,休闲伦理要注重从理论向实践的转向,即从"休闲的伦理"走向"伦理的休闲",具体在休闲行为中要注重处理好三对关系:一是人与自身的关系,达到精神生态和谐,二是人与社会的关系,实现社会生态和谐,三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自然生态和谐,三者共同推动人类走向"休闲和谐"。  相似文献   

10.
闲暇时间增加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加强高校休闲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内在要求。大学生不容乐观的休闲现状反映了我国高校休闲教育的缺失,高等院校应大力加强休闲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休闲价值观,培养其休闲能力,构建文明健康的校园休闲文化,为和谐校园的建设和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相似文献   

11.
依据热带、生态、海岛、海洋为主要特色的复合型资源的独特优势,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总体目标定位为世界一流海岛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围绕着这一总体目标的实现",休闲"也就成为海南国际旅游  相似文献   

12.
《政策瞭望》2007,(6):4-4
当前区域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发展特色的竞争,特色越显,竞争力就越强。  相似文献   

13.
古老的富春江,似乎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感受到强烈的运动旋律,它滚滚江水蓬勃的运动激情,在新的时刻得到了绽放;闲适的富阳城,似乎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体会到强烈的运动活力,它恬静的外表下蕴藏的巨大生命热能,在新的起点上得到了涌现。  相似文献   

14.
《小康》2008,(11):69-69
黄山:天下第一休闲奇山黄山景区在山下建立休闲产业集群,山上观光,山下活动,让旅客更休闲。普陀山:渔都港城海天佛国,渔都港城,以佛教文化为依托发展独具特色的休闲旅游。  相似文献   

15.
休闲农业是一种能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享受而开辟的可吸引游客前来开展观赏、品尝、娱乐、劳作等活动的农业.目前,休闲农业已经成为农村特别是山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恩施自治州充分发挥旅游业和农业优势,大力发展农家乐等乡村休闲生态旅游,有力推动了该州经济社会发展.本文基于恩施自治州休闲农业发展现状,总结其发展经验,分析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从政策扶持、管理规范、加大投入、创建品牌、提高素质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休闲教育与精神成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闲暇时间是一种"以时间形态存在的社会资源",是人全面发展自我的 重要领域。本文从当代大学生的休闲现状出发,提出在休闲时代到来之 际,对大学生进行休闲教育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体现,这也是我们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所必须关注的主题。  相似文献   

17.
陈新 《今日浙江》2013,(18):50-51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城市建设的价值取向和内在要求,享受高品质的城市生活,建设一个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安全畅通、和谐繁荣的城市,是广大群众的愿望。去年以来,衢州市开展了城市建设管理"十大专项"行动、首个国家休闲区创建、城市"四大森林"建设和信安湖改造提升工程等事关衢州未来科学发展的重要工作,开启建设花园城市、打造休闲衢州的新征程。让城市"更强更美更厚更和"建设花园城市、打造休闲衢州,即要按照花园城市的标准建设,又要保持城市的特质。发挥比较优势,挖掘自身长处,强化独特性,发展眼球经济,打好四张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休闲观光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旅游业"性质的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各级政府都能抓住契机,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拓展农村经济发展新领域的高度,支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目前,各地大都已形成了以果蔬采摘、休闲垂钓、绿色购物、品农家酒菜、赏农家风景、体验农家生活为主体的休闲观光农业产业。据我们调研,连云港地区共有休闲农业园区、休闲农庄、农家乐、采摘园、垂钓园等多类经营  相似文献   

19.
休闲的分析     
休闲生活仅是让过这种生活的人具有走向高尚的可能性,而非必然性。休闲的两个基本要素是闲暇的时间和自在的心灵状态。休闲有层次性而休闲活动有可分类性:现代科技仅是休闲社会的要素而非一般休闲的要素;金钱(物质条件)是社会性休闲活动的要素而非一般休闲活动的要素。休闲产业的可能性是促进社会性休闲生活,其不可能性是并不能直接提升纯私人性的休闲生活。休闲社会的休闲必定是以个体性为前提的,素朴休闲社会观视休闲活动为对现代科技外在属性(即过分张扬的功利性)导致的人性失衡的补充和规正,而成熟的休闲社会观视休闲活动为对现代科技的内在属性(即相互协调的科学性与人文性)的逻辑展现的必然。  相似文献   

20.
前休闲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芳  蒋卫武 《小康》2008,(1):30-39
休闲将是新千年经济发展五大推动力中的第一引擎,新千年的若干趋势将使"一个以休闲为基础的新社会有可能出现",2015年后,发达国家将进入"休闲时代",休闲产业将在2015年左右主导世界劳务市场,并占有世界GDP1/2份额——未来学家格雷厄姆·T.T默利托的这个预测让国内稍有资源禀赋并且因找不到新的经济增长点而焦虑的城市立即兴奋起来。格雷厄姆·T.T默利托的预测太有诱惑力,人们根本无法拒绝就此产生的财富想象。这是一组经常被引用并同样具有诱惑力的数据:目前美国人已有1/3的时间、2/3的收入、1/3的土地面积用于休闲,1990年美国休闲产业的直接就业人员就占全部就业机会的1/4,间接就业人员甚至占到了1/2。当前,休闲业已成为美国第一位的经济活动产业。在国内,休闲也开始被作为一件严肃的事情而认真对待。休闲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甚至成为一个城市的支柱产业。以旅游为生命的城市或者在努力向休闲城市转型,或者已经完成了转型,或者准备要转型。于是,一场发生在城市间以"休闲"为主题的角逐就此展开。各个城市,力求使休闲与之发生自然的联系,并使休闲的精神融入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让关于休闲的竞争与生命和这个城市共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