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搞活政策引起社会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引起人们传统观念的变革 ,民事流转加快 ,经济活动频繁引起民间纠纷增加 ,基层人民法院审力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 ,人民调解很有必要。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使现代社会的各种观念都在更新 ,传统的人民调解制度局限性也日益暴露出来并受到传统观念的不断冲击 ,必须以现代观念指导人民调解 ,使人民调解工作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宗玲 《前沿》2009,(4):146-149
人民调解作为我国重要的民事纠纷解决方式之一,近些年存在着弱化的现象,这其中既有深刻的社会原因,也有制度性原因,人民调解本身在新时期的定位不清晰也导致其发展缓慢。重振人民调解需要从扩大人民调解的影响入手,坚定其“民间性”、完善相关制度,并注意在农村和城市的不同侧重点。  相似文献   

3.
4.
5.
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作为一种全新的民事司法程序,为人民调解协议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但目前我国司法确认制度还有诸多问题值得探讨,特别是性质定位、受理范围、审查方式、司法救济等基本问题,有待立法机关、法学理论界、司法实务部门等准确判析并共商举措,以使司法确认程序得到规范化、可持续化的发展和运行。  相似文献   

6.
近日,奉贤区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市、区人大代表视察区人民调解工作情况。代表们实地察看了奉贤区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驻法院调解工作室、头桥派出所人民调解室、奉城镇戴家村人民调解室以及奉城镇人民  相似文献   

7.
钟春云 《当代广西》2011,(21):50-50
"有问题来调解,来调解没问题"、"遇事不如让一让,留有余地好商量"……这样的温馨劝导语在我区各地的人民调解室里随处可见。在解决矛盾纠纷中,人民调解具有方便快捷、不伤感情等特点,发挥着其他纠纷  相似文献   

8.
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大调解"工作体系,是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有效途径。应当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预防为主,化解矛盾、因情施策,分类处置、快速反应,相互配合、多法并举,讲究效果、加强教育,正确引导的基本原则;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大调解"工作体系必须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才能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委托人民调解是公安机关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借助社会力量调解处理因民间纠纷引发的轻微违法案件,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新举措。公安机关要深入研究委托人民调解的功能定位、适用范围和法律效力,不断发展与完善委托人民调解制度,释放公安行政调解功能,发挥人民调解的独特优势,着力构建大调解格局。  相似文献   

10.
2013年淮北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工作呈现三大亮点:以信息研判作引领,提升工作效能;人民调解工作、社会救助机制取得成效:车辆管理服务科学规范赢得好评。  相似文献   

11.
孟繁英 《前沿》2010,(24):100-102
人民调解制度在我国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和时代需求。通过对各国调解制度的分析与比较,有利于我们借鉴各国的成功经验,从而更好地建构我国的人民调解制度。人民调解制度需要从加强立法,规范调解行为;建立专业的人民调解员队伍;完善审前准备程序,实行调解前置;妥善解决调解协议的效力问题的预警去完善。  相似文献   

12.
易清 《湖湘论坛》2009,22(1):89-91
谢觉哉人民调解思想形成于陕甘宁边区政府时期,发展于建国初期,是我们党和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开展人民调解工作的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其内容涉及到人民调解的意义、方法、方式、依据、误区以及调解与审判的关系等。研究谢觉哉人民调解思想,对今天我国人民调解的实践及其立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人民调解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是除诉讼程序外运用最广泛、最成功、最受群众和基层社会欢迎的一种矛盾纠纷解决途径和基本手段。目前,我国人民调解制度已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被西方法学界赞誉为“东方经验”、“东五一枝花”。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为超前化解社会矛盾,更好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各地法院、检察院、公安等司法机关纷纷设立人民调解工作室,聘请人民调解员常驻机关调解案件,人民调解的功能得到了空前的重  相似文献   

15.
施朝兴 《云南人大》2010,(2):I0001-I0002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我名的人民调解工作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探索新途径,防范和化解了大量的矛盾纠纷,真正发挥了人民调解工作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中的主渠道作用和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为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云南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稳定与和谐是中国走向法治现代化的标志,人民调解制度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长期以来,人民调解制度的不健全以及与诉讼机制的脱节,导致人民调解未能充分发挥社会效能,其司法资源也未能得到充分利用.故此,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上探索人民调解与诉讼机制的有效衔接形式--司法ADR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法制社会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17.
刘旸 《传承》2007,(8):99-101
我国的人民调解制度是一项很有中国民族文化传统和特色的民主法律制度,是新时期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最好的方式之一。新时期社会的发展向人民调解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我国现行的人民调解制度还存在着一些不完善的地方,这使得我国人民调解工作出现了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情况。完善人民调解制度,必须做到为人民调解工作提供资金保障,转变思路,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的建设,制定明确的人民调解工作程序,明确调解协议的效力。  相似文献   

18.
黄忠群 《当代广西》2010,(12):46-47
田阳县高度重视人民调解工作,在新形势下认真研究、思考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依托“农事村办”、“农情联解”的服务平台,使人民调解工作在平安建设、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独特的优势和作用,筑牢了维稳工作的第一道防线。  相似文献   

19.
为加大调解工作力度,促进社会和偕稳定,积极探索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诉调对接机制。日前,恫梓县司法局,县人民法院整合司法资源,联合成成立了全省第一家涉诉涉法人民调解中心。  相似文献   

20.
为适应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的需要,不断提高基层人民调解员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沿河自治县党政及司法部门高度重视,认真采纳该县人大七届一次会议期间来自基层乡镇的县人大代表联名提交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