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聪玲 《台声》2011,(7):38-38
在我新浪的微博上,前一阵子忽然加入了一个大牌粉丝:台湾李国修。 这一惊非同小可,国修老师什么时候也开始“围脖”了?怎么会看到我的呢?最有趣的是,我刚刚写了一篇名日“‘台湾莫里哀’李国修”的文章,还没来得及告诉他呢。  相似文献   

2.
孙立极 《台声》2011,(7):28-28
6月28日,千呼万唤的赴台个人游终于正式起动,首批大陆游客兴冲冲飞赴台湾,台湾业者也一团欢喜等待贵客登门。在这个时刻,想起鲁迅先生在《立论》中写过的故事,在一个新生儿的满月礼上,说这孩子富贵的得了好报,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遭到痛打。但是恰恰是说富贵的是谎言,说要死的是必然,  相似文献   

3.
朵西亚 《台声》2013,(5):100-101
在台湾被称作“外省人”第二代的他们,从小听父母讲述如何迁徙、定居台湾的故事。他们承继父母的血脉,也逐渐开始建构属于自己的世界。  相似文献   

4.
李梦璠 《台声》2011,(5):54-55
每天打开MSN,都会留下想念的话,因为有3个女孩,她们来自台湾,我们隔着海峡,彼此挂念。她们的故事就是台湾的故事,她们和我的故事,也是我和台湾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台声》2020,(9)
正很多时候,人们都只记住台湾影视作品、歌手或歌曲,却很少去了解创作者背后的故事,今天"艺术人生"带给大家的就是这个台湾音乐、影视制作人的故事。黄彦铭,台湾金曲奖获得者。2004年,黄彦铭第一次走上台湾金曲奖的领奖台,获奖的是一张儿童专辑《打锣兼杠鼓》,这张专辑集合灵魂、摇滚、蓝调、爵士、电子,是台湾流  相似文献   

6.
亮出你自己     
《中国保安》2012,(2):53-54
一位曾经留学美国的长者在国内的一次课堂上,讲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他说他初到美国的时候,发现美国的大学生每次上课前总要先拿一张硬纸,再用颜色鲜艳的笔在上面郑重其事地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对折一下,让这张硬纸站立在桌面显眼的位置上。他对此疑惑不解,就问坐在旁边的美国学生。  相似文献   

7.
唐晓东 《人民公安》2013,(16):19-23
老编约我聊这个话题的时候,我是觉得干巴巴的,料定很难憋,心里想还不如讲个故事好写呢。可回头一细想,关于警察安全还真是有故事,有趣的和悲伤的故事。但让我决心写的不是这个话题好写不好写,是忽然觉得关于警察的人身安全这件事儿,是比讲故事更值得和国内国外同行好好分享一下,互通有无一下的。因为它不是一个关于勇敢或出色、  相似文献   

8.
水青山 《台声》2008,(10):44-50
自6月以来,我已把对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观察,陆续写成了几篇小文,对台湾游如何水到渠成,两岸如何就此作好准备,台湾游怎样拉开序幕、唱响前奏和开始曲,留下了真实的记录。现在,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已走过了这几个最开始的阶段而进入常态化。接下来要写的,就是台湾游的进行曲了。  相似文献   

9.
《小康》2010,(6):93-93
《小康》:《苏珊的微笑》是个很“文艺”的书名.听说有人建议你把小说改叫《婚无力》?叶兆言:改名我是无法接受的。我在写的时候,就老觉得有一张美丽的面孔在那儿微笑。小说写的是一个死亡的故事,而微笑和死亡的对比非常强烈,  相似文献   

10.
王尧 《两岸关系》2007,(8):44-45
台湾名女人多,多得十个手指头再加全部脚指头也数不过来。出名的原因也多种多样,有的最聪明,有的最奇怪,有的言语出位,有的经历传奇。随便挑一个出来,前前后后的故事都够写一部电视连续剧,保证比现在台湾"八点档"正播的好看。  相似文献   

11.
陈伟建 《台声》2001,(10):10-11
随着祖国大陆经济的蒸蒸日上和两岸交流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台湾大学生选择到北京求学深造,或观光旅游。笔者由于工作之便,接触了许多的这样的台湾大学生。来听听两个台湾大学生自叙在北京的故事。故事之一:感受北京申奥成功的那一刻 来自台北如今已在北京学习的丁同学到北京之前,我对北京的想象是一片灰茫茫的感觉,我以为北京是一座古老的城市,这里一定是什么都很落后。可是,当我一到北京机场的时候,我发现这个崭新的机场不比国外任何一个现代化大机场差。当车子走在机场的高速公路上,我看到道路两旁都是北京申奥的旗子和招…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的提出台湾《民众日报》1994年4月13日有一篇报道,题为“连横的《台湾通史》台独写得最精采.林浊水劝连战继承祖父遗志”.内容是报道林浊水在台湾“立法院”向连战质询时的情形:“立委林浊水昨天在立法院质询时指出,行政院长连战的祖父连横写的《台湾通史》,其中写得最精采的是台湾如何独立,如何建国,但连战内阁却主张台湾与大陆统一,并反对废省,与其祖父背道而驰,为此林浊水当面奉劝连战要记起他祖父对台湾的感情与寄望.”报道又引林浊水的话说,“但是连院长反对废省,……说如果废省台湾住民情感将无所寄托.但事实上,连战的祖父连横写《台湾通史》,国家才有‘史’,地方的历史不能称‘史’,  相似文献   

13.
台湾作家马森的散文集《旅者心情》中有一篇文章叫《佣人们》,记叙了他在墨西哥时,聘用的几个女佣形形色色、生动有趣的故事。其中,他说到一个农民出身的女佣宝拉,应该是他们最满意的了——“工作很勤奋,态度又诚恳……早上一早就起来,我们起床的时候,  相似文献   

14.
日前,两位大陆游客到台湾旅游时,在野柳地公园的海滨岩石上用石尖刻写了自己的名字。此举引起台湾当地民众的强烈反感,同时也遭到大陆网民的严厉批评,认为这是丢了大陆同胞的脸。  相似文献   

15.
阎崑 《台声》2010,(11):76-77
<正>本来计划接着写另外一个台湾大天使的故事,但是却难以忍受一个个"遗憾"的折磨。说真的,这些"遗憾"从开始筹备第二届海峡论坛两岸大天使的聚会起,就一直如影随形般地伴着我。这是本次活动留给我的遗憾,又是经过我的手而留给一个个有希望但却没有能够参加这次聚会的大天使的遗憾。我决定还是先把这背后的故事一一写出来,毕竟每个故事都有不同,每个故事也都有曲折的看点——郝萌在陕西省歌舞团工作,是一名  相似文献   

16.
寻根认祖记     
30年代初,我在台湾上中学时,无意中在父亲的文书柜里看到简略的家谱,才知道我家祖籍是福建泉州府石狮占宅宫后。父亲说我家门媚上和祖先墓碑写的堂号“廊山”是祖籍地名,还给我讲了祖先、北宋宰相蔡襄在泉州造洛阳桥的故事。那时台湾还在日本殖民统治下,从此我滋长了民族意识,牢牢记住祖籍地址,向往“唐山”(即祖国)。1947年我在台湾“二·二八”起义失败后,到大陆参加革命工作。1960年出差福建时,按所记忆的地址,找到了石狮古宅宫后祖选老家,和蔡章叶老人相认,按辈序,他是我的堂叔公。到现在,我还与族亲们时有往来。1988年…  相似文献   

17.
自从写了“少帅府宴席”一文,许多朋友问我,“少帅府宴席”是张学良将军的家宴菜谱,是如何传人社会的,说来这里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于靖园 《小康》2012,(1):120-123
正台湾眷村是离乱历史的产物。居住在眷村中的台湾老兵,背井离乡40年,怀揣着乡愁渐渐凋零。然而战争背后的人伦悲剧,又绝非"乡愁"二字可一笔带过"这是一个不说就很可能会随即消逝的故事。"赖声川导演的话剧《宝岛一村》的宣传册子上,写着这样一句话。2011年11月25日,北京,《宝岛一村》剧组第三次来大陆巡回演出。舞台上,简单的布景,几张桌椅,衣服古旧的男女,灯光打在那些小人物身上,  相似文献   

19.
永文 《八桂侨刊》2003,(3):42-43
永文,36岁,生于台湾鹿港,东吴大学毕业,后在中学当老师。因其多篇小说在台湾《联合报》上获奖,有明星教师的称号。1988年专事写作。此篇写的是她的亲身经历。她至今未婚。  相似文献   

20.
雾峰林家在台湾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在大陆则很少有人知道,对这个家族惊天地泣鬼神、满门忠烈的悲壮故事更是知之甚少。假如说一个家族出一个民族英雄已经是了不起的话,那么这个家族出了一代又一代的民族英雄、一代又一代在台湾历史上数得着的著名人物,恐怕在中国历史上也不多见。《雾峰林家——台湾第一家族绝世传奇》近期在大陆出版,向更多的民众揭开了这一家族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