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很多到日本出差或访问的国内公务人员都抱怨“日本人太抠门”,理由是没有在日本享受到“对等”的“热情款待”。其实,并非对方不愿意“热情”,实因日本法律和制度对此类款待进行了有效约束。  相似文献   

2.
张海 《党员文摘》2008,(5):26-27
很多企业家都有抠门的习惯.这恐怕不是巧合。有趣的是,在一份面向全球华人富豪的抠门榜单上,最抠门的前三个人正好代表了“两岸三地”:王永庆排第一,李嘉诚排第二,牛根生排第三。从地域角度看.牛根生就成了“大陆第一枢”。  相似文献   

3.
正反鉴     
《先锋队》2000,(10)
一厂长“抠门”得好评 怀仁县城关镇造型材料厂厂长马万贵,勤俭办企业,严格各项管理制度,凭着一股艰苦奋斗的“抠”劲,把一个不起眼的镇办小企业办成了晋北闻名的名星企业。企业连续 9年实现利税翻番,累计创利税近百万元。家大了,业大了,但马万贵“抠门”的习惯不变。镇内规定马厂长每年可专门列支 3000元厂长经费,老马几乎分文不动,年底如数退回厂里。厂里有部小车,老马因私动用,照章自掏腰包垫上汽油费,就连厂里的沙发套、沙发巾也是老马拿回家洗干净了再拿回来……   提起来是奇闻   说起来像笑谈   “抠门”竟致如此…  相似文献   

4.
张晓彤 《廉政瞭望》2010,(24):40-41
“跳”出来的烦恼 小健原来的公司不大,但效益不错。老板有点抠门儿,可挺重视小健的。  相似文献   

5.
正艰苦的革命生涯,使黄克诚养成了开源节流、精打细算的节约作风。事无巨细,凡是能"抠"出一厘一毫的,黄克诚就绝对要"抠"出一厘一毫,因此常被打趣为"抠门佬"。长期以来,黄克诚为民、为国、为军队"抠门",留下了不少令人感动的事迹。亲改军帽军服省布料,为根据地人民"抠门"赢"称号"1941年1月,黄克诚被任命为新四军第三师师长兼政治委员,率新四军第三师在苏北抗日。  相似文献   

6.
老海 《党建文汇》2006,(3):38-38
今年春晚,郭达、蔡明演的小品爆了一个猛料:“郭大宝抠门……他邮信从来不贴邮票,把收信人和发信人的地址写反了,邮局一看邮资不足,退回去,唉,这收信人就收着了。”  相似文献   

7.
梁小民 《共产党人》2007,(15):54-55
在许多人心目中,山西人是最"抠门"的。一则笑话说,山西人用扇子的方法是把扇子固定起来,让头左右摇动,以保护扇子。这是我听过的最挖苦的"黑色幽默"了。风靡全国的电视剧《乔家大院》中塑造了一位代表山西人"抠门"的"天下第一抠"陆大可,由著名演员雷恪生先生扮演,演得活灵活现。  相似文献   

8.
正荷兰有三个举世闻名的特产:郁金香、奶酪,还有抠门。你知道铜丝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吗?——两个荷兰人争扯一块铜板。一向和荷兰人相爱相杀的邻国比利时人为了取笑荷兰人抠门简直是绞尽脑汁。如果你去比利时某个普通家庭吃饭,一定要提前准备一些黑荷兰人的笑话。作为茶余饭后消遣的必备佳品,这会让你迅速赢得比利时人的好感。  相似文献   

9.
在建工集团一建京桥分公司改制中,共产党员徐敬贤承包了第十九项目部。面对建筑施工企业利润空间逐年紧缩的压力,徐敬贤严格管理,对企业的各项开支更是精打细算,成了有名的“抠门经理”。  相似文献   

10.
家住广元市下西坝一机厂宿舍的市民李师傅生活很"抠门",家有洗衣机却很少用,洗衣服用搓衣板,还用皂角代替含磷较多的洗衣粉;老人家里所有的灯都是节能灯,一个月的电费只有20元;淘米洗菜水用来浇花浇菜,出行都是步行或骑自行车;上街买菜也总是提着一个帆布袋子……在居民们眼中"生活抠门"的他过着自己的"低碳生活".  相似文献   

11.
●平时管理严格、精打细算得近乎“抠门”的女院长竟是大贪官●权力成了摇钱树,尝到甜头的她不放过任何一个捞钱的机会●明抠暗捞假正经,画皮揭开入牢狱  相似文献   

12.
破解3w     
省钱不抠门,节俭又时尚,这就是被新女性们备受推崇的新节俭的实质。问题是,怎么才能做到经济与时尚的统一呢?且听笔者将其中3个w一一破解。  相似文献   

13.
他曾在实权岗位上向“朋友们”施展“吸金大法”;他的守财已经到了“抠门”的程度,对情人也不例外。当非法聚敛的财富像肥皂泡一样破碎之后,他问自己:我要那么多钱干什么?  相似文献   

14.
江源县三岔子镇建筑工程队党支部是个连续多年被授予光荣称号的“先进党支部”。党支部犹如温暖的大家庭,把全队党员职工凝聚在一起,党员带群众,群众学党员,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_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工程队经济效益连年递增,现有固定资产20多万元,年创产值50多万元,利税ID多万元。工程队是队长兼党支部书记赵锡恭牵头承包的。他在这个工程队已经当了Zo多年的管家人,对原则问题他从不让步,是出了名的“抠门”。他告诉材料保管员:“没有队里同意,来要材料的人就是我爹也不行。”保管员管理材料比自家东西还严,赵…  相似文献   

15.
瑞士是全球最富有的国家,人均收入高达5万美元,可是,瑞士人却节省得近乎“抠门”。在那里,从来没有攀比时尚奢华,一切消费都以自身的需求为准则。建房子,不是考虑是否豪华,而是首先考虑环保、经济、节能。所以,居民住宅几乎都是简洁朴  相似文献   

16.
日本搞笑艺人几乎顶住日本影剧界的半边天,俨然成了一个重要产业。据统计,日本的搞笑产业,几乎可以与日本的高科技业相匹敌,产业总值高达2万亿日元,如果加上周边产业,更逼近4万亿日元大关。在日本,北野武、田森、明石家秋刀鱼和志村健有“搞笑四天王”之称,他们各有专长,一举一动经常成了日本人耳熟能详的笑话来源。  相似文献   

17.
奚欢  薛琳 《党课》2009,(11):84-87
民主党的上台是战后日本政治中最为重大的一次变化,很多观察家称其为结束了日本“五五体制”,开创了日本政局的两党时代。民主党的上台,不仅要引起日本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变化,也会使日本的对外关系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08,(4):20-21
上个世纪70年代初,正是日本战后崛起、第一次超过西欧列强、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之时。然而此时的日本,举国上下几乎无一句“崛起”之类的评论。相反,一部日本作家小松左京的科幻小说《日本沉没》倒是震动了东瀛列岛。一时间,“日本沉没”成了当时日本最走红的话题。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很早就由日本传入中国,日本渠道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促使马克思主义从日本传入中国的主要力量是留日学生,主要领导人物有李大钊、李达、陈望道等人。日本渠道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从日本传入中国,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提供了主客观条件;另一方面,由日本传入的马克思主义有其自身特点及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正在河北灵寿县城古城西路51号,有一排排红瓦白墙的低矮平房,这里就是灵寿县委大院所在地。如今,县城里高大气派的教学楼、民政事业服务中心、宽敞的广场与朴实无华的县委大院形成了鲜明对照。这些修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建筑,一直被灵寿县委沿用至今。被网友赞为"最美县委大院"。(5月14日《人民日报》)用了60年,按照常理,县委大院早应该盖办公大楼了。是盖不起吗?似乎是。这从灵寿县委对自己的"抠门"就能看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