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工业的力量     
《当代贵州》2013,(32):13-15
2013年10月25日.站在新的起点,全省第二次工业发展人会对工业转型升级作出佰并。此时.距第一次响亮提出“工业强省”战略.时间过了三年。  相似文献   

2.
龙长春 《当代贵州》2011,(15):35-35
省委、省政府提出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后,我州及时召开全州工业发展大会,提出大力实施工业强州战略.做大工业经济总量,推动工业提速增效,提高工业支撑能力。  相似文献   

3.
王秀平 《奋斗》2011,(6):22-23
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走出一条跨越发展的路子,兰西县提出了“全党抓经济、全民抓招商、突出抓工业、重点抓产业、集中抓园区、具体抓项目”的发展战略,进一步树牢了工业兴县、工业强县理念,整合内外力量,推动兰西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希望在工业     
一年前的10月,贵州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工业发展大会,做出工业强省重大战略部署,此后数月,一系列重头文件密集出炉,直奔工业主题。  相似文献   

5.
张辉  陈星雨 《先锋》2023,(5):37-40
<正>一问先锋:成都提出大力发展都市工业,2023年打造“工业上楼”示范点位20个。什么是“工业上楼”?为什么要“工业上楼”?怎样推进实施“工业上楼”?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伴随着新型城镇化进入到快速发展的中后期,部分城市特别是超大特大城市的新型工业化进程与有限城市空间之间矛盾日益凸显,工业用地紧张问题日益突出,亩均产出效益亟待提升,产业工人对就业环境的需求不断升级。为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回顾2002年至2012年间贵州工业的发展,人们不难发现,“工业强省”战略的提出及强力推进,在贵州工业发展史上至关重要。某种程度上,“工业强省”这一战略抉择已经和正在谱写着贵州科学发展的全新篇章。  相似文献   

7.
10年来,贵州省大龙经济开发区工业经济完成了从“原始”到现代化的跨越之旅,诸多大项目、好项目在这片土地上落地开花。梳理往昔,站在“十二五”的新起点上,大龙经济开发区为自己描摹了一个立意更高远的经济新愿景:做大做强工业,以项目为第一抓手,引进更多大项目、好项目,实现工业从一枝独秀到多元支撑的完美转型,实现大龙经济开发区成为“非资源型工业城市科学发展标本”的新梦想。  相似文献   

8.
尹辉 《当代贵州》2011,(9):12-12
调查显示,93%大学生认同“工业强省”、“城镇化”两大战略;“经济”、“民生”、“环境”是大学生关注的焦点。时间走进2011年,贵州已经踏上“十二五”征程。在今后的5年,“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转型”成为贵州发展的主基调;在今后的5年,  相似文献   

9.
李东旭 《奋斗》2011,(3):14-14,16
黑龙江地区是国家老工业基地之一,被誉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黑龙江省进行了重点开发建设,“一五”时期,黑龙江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省份。对黑龙江省工业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  相似文献   

10.
“深化拓展对标行动,引导鼓励每个企业向同行业最优看齐”是石家庄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基本要求,我市要实现“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两大任务,就必须主动对标同为内陆省会城市而发展潜力日益凸显的郑州、长沙等地,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以谋求工业经济的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1.
智大勇 《奋斗》2011,(3):27-28
2010年,哈尔滨市工业经济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经济效益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021.6亿元,同比增长17.1%;完成工业投资748亿元,同比增长37%,工业投资在规模、质量、速度上实现“三个超越历史”。这些成果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北跃、南拓、中兴、强县”发展新战略实施,既为工业经济发展拉开了骨架,拓展了发展空间,也为企业微观主体内生动力增强注入了新活力,集中体现为工业大项目实施的重要牵动和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2.
吕有宏 《党史纵横》2010,(12):63-63
旅游与工业历来被认为是一对“矛盾体”,怎样处理好旅游与工业的关系,多年来,辽阳市弓长岭区在实践中不断摸索,通过深入实践和调研,有效地协调了旅游与工业的发展关系,把看似矛盾的“对立面”转化为相互促进、和谐融洽的“共同体”,赢得了工业与旅游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3.
李冬 《当代党员》2010,(4):23-24
上世纪90年代初,三峡工程上马。 “关闭”、“破产”、“下岗”等敏感词汇扑面而来,砸得万州工业人措手不及。 但万州人没有放弃现代工业梦想。  相似文献   

14.
“比学赶帮”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党领导的一场重要群众性竞赛运动,通过对上海市工业企业档案的解析,可清晰勾勒出党逐步领导上海工业企业进行“比学赶帮”活动的历程。研究表明:在“爱国主义劳动竞赛”“技术革新”“先进生产者”“大跃进”等运动和事件的基础上,党领导上海工业企业于1958年初发动了“比学赶”活动,1959年上海市“比学赶”活动在全国群英大会的影响下变为“比学赶帮”运动,并在上海市各级党组织的动员下出现了“比学赶帮”运动的第一次高潮。上海“比学赶帮”运动是党领导各工业企业在模仿苏联劳动竞赛的基础上,结合上海工业企业的实际情况,构成的中国式劳动竞赛,对社会的各类竞赛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对一个城市的最初印象,除了林立的高楼,便是滚滚的车流。汽车,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作为一个工业大省,辽宁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开始发展自己的汽车工业。半个世纪的求索,经过几多坎坷,辽宁的汽车工业已初具雏形。今年,温家宝总理两度来辽宁调研,提出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特别强调东北振兴“在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整个过程中始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中国“新世纪新的发展阶段中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在举国上下关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时刻,辽宁的汽车工业再度肩负起了神圣的使命。 6月18日,省委书记闻世震发出了“抓住机遇,举全省之力加快发展辽宁汽车工业”的号召。 选择汽车工业,不仅是因为它是新兴工业,前途无量;也是由于它超强的带动能力, “牵一发而动全身”。  相似文献   

16.
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是摆在全省广大干部群众面前的重大任务,是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重要之举,必须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把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作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重点来抓,以抢占工业发展制高点为目标,全面实施工业“五项工程”,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相似文献   

17.
《福建理论学习》2008,(11):F0002-F0002
洪宽工业村创办于1990年3月,是爱国侨领林文镜先生,在福清家乡独资创办建设的全国第一个村级侨办工业村,为国家级融侨经济技术区组成部分。“洪宽工业村”以林文镜先生的家父林洪宽先生名字命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玉门市积极推进工业科技创新和工业品牌建设,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科技创新步伐明显加快,已成为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相似文献   

19.
《天津支部生活》2008,(12):24-25
1993年,天津市委、市政府提出“用八年左右时间,利用外资将国有大中型企业嫁接改造调整一遍”,这是天津市贯彻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加大工业改革开放力度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市实施“三五八十”四大阶段性奋斗目标重要内容之一。从1994年到2001年,全市累计嫁接改造国有老工业项目1167项,利用外资64.82亿美元,企业资产负债率由90年代初的75%降低到2001年的63%。  相似文献   

20.
都市楼宇工业是现代大都市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诸多大城市在工业化过程中发展了比较成熟的都市楼宇工业,近年来我国的上海、重庆等城市也在探索发展中。本文总结了都市楼宇工业的特征,梳理了国内外城市都市楼宇工业的发展情况,分析了成都发展都市楼宇工业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五点建议:一是提高认识,树立“退二进二”观念;二是盘活存量,推进产业集群式发展;三是搭建平台,建立和健全服务体系;四是加强创新,推进技术改造与升级;五是制定政策,引导和扶持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