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中国国际战略学会研究员姜维清所著《交织:国家安全的第三种威胁》于2011年3月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 该书提出了"国家安全的第三种威胁"的概念。该书以"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具有交织关系"这一理论命题为基点,全面梳理了国家安全中的"交织"问题,提出了"交织安全"、"交织型安全"新概念。  相似文献   

2.
随着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愈加综合与复杂,非传统安全研究需要进一步精细化。"多元性"非传统安全威胁针对那类与传统安全因素相互交混的威胁而提出,在缘由、意图、主体、手段、地缘等多方面显示了非传统与传统安全相互交织的"多元性"特征。网络安全威胁是"多元性"非传统安全威胁中的重要议题,其呈现了主权难以界定、合法性难以判定、身份难以限定、过程难以追踪、应对难以依靠单一主体的非常规特征,网络安全维护需要新思维。一些国家奉行进攻型网络安全战略,导致了网络空间的威胁升级与安全困境,不利于全球网络安全维护。"优态共存"基于中国"和合"价值观而提出,主张认同建构与互惠共建,更好地适应了网络安全治理的跨界合作、"大安全"观与超越安全困境的能力要求,是较优的网络安全治理方略,可成为"多元性"非传统安全维护的一般路径。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新时代国家安全能力现代化的核心内涵和实现路径,可以更好推进国家安全能力现代化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新时代国家安全能力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包括协同高效维护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能力现代化的治理共同体;注重法治思维维护国家安全:增强国家安全能力现代化的法治底蕴;注重科技赋能维护国家安全:确立国家安全能力现代化的科技先导;注重基层基础维护国家安全:凸显国家安全能力现代化的立体性构造;打造坚强的国家安全干部队伍:把握国家安全能力现代化的政治关键;加强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培养国家安全能力现代化的深层意识;推进发展和安全深度融合:夯实国家安全能力现代化的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国家安全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中,需要一种包容而不是排斥传统安全问题的非传统安全思维。非传统安全思维不仅体现在国家安全学科10多年来的建设进程及编写出版的《国家安全学》教材中,还体现在一系列的创新性观点中。系统安全观的提出及其在国家安全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中的运用,是非传统安全思维的重要体现。把文化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等纳入国家安全学体系,把国民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核心和国家安全活动的根本目的,把文化的先进性看作国家文化安全的关键,均反映了非传统安全思维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官方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逐渐关注和重视各种非传统安全问题,先是以"新安全观"的名义,在国际场合提出一种非传统的国际安全观,后又以"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的提法,在中国国家安全实践中表达了一种非传统的安全威胁观,最终在2002年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非传统安全观。此后,中国的非传统安全观不断发展和丰富,在理论内在逻辑上既有对安全构成要素的非传统认知,又有对安全影响因素和安全威胁因素的非传统认知,还有对安全保障问题的非传统认知,而且在这些方面又都包括了国际安全与国家安全两个领域以及国家安全中的对外安全与对内安全两个方面,因而成为一种比较全面系统的非传统安全观。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围绕"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展开的国家安全论述,再次从安全构成要素、安全影响因素和威胁因素、特别是安全保障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彰显了中国这种既包容非传统安全问题又包容传统安全问题的综合性非传统安全观,其中最重要的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推进国家安全法治建设",开创了一条国家安全保障顶层设计的新思路,在法治尚不健全的中国具有强烈的非传统安全保障色彩。  相似文献   

6.
论非传统安全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传统安全研究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传统安全研究的反思和发展。非传统安全研究强调人的安全的普世价值取向,但在其他非传统安全问题“安全化”的背后,隐藏着国家利益的诉求。非传统安全问题对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国际无政府状态下康德文化的建构成为可能。面对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的共同威胁,中国政府创造性地提出了“和谐世界”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7.
阿米塔夫.阿查亚著、李佳翻译的《人的安全:概念及应用》一书,2010年5月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此书是余潇枫主编的"非传统安全与当代世界译丛"的译著之一。该书内容包括人的安全与传统安全,人的安全与跨国挑战,人的安全、认同政治与全球治理等内容。该书的主要观点包括:  相似文献   

8.
当前,经济、环境、信息、人口、重大疾病等诸多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危机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认真探讨“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内涵、特点及在我国的具体表现,找出我国防范“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应对策略,对于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冷战结束后,随着国际安全局势的变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非传统安全问题凸显,以维护国家主权、免受军事入侵为主导的传统安全视阈下的国家安全战略存在着明显的不适应。新时期的国家安全战略应具备"价值理念的共存性"、"关注领域的广阔性"、"战略重心的多元化"和"战略举措的多样化"特征;新时期的国家安全战略措施应建立在对国情与世情、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综合考量的基础之上,明确国家安全战略目标与任务,注重国际合作,着重提升国家安全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韩国快速的社会变化引起了一些非传统安全问题。为了应对这些问题,韩国国家警察厅建立了不同的组织和团队。韩国国家警察厅需要有能力的警员处理这些非传统安全问题。韩国国家警察大学和私立大学都努力培养更好的警察人选。在应对非传统安全问题上,警察机关与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建设性合作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党的二十大对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作出了战略部署,为维护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从价值维度上看,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对于国家、人民及世界来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战略影响;从历史维度上看,回望中国共产党推进国家安全体系的演进历程,是新时代深化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研究的重要议题;从实践维度上看,通过多种举措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可以使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展现新的气象、实现新的作为。  相似文献   

12.
作为当今世界的历史潮流,全球化已成为研究当代问题不可或缺的时代背景。国家安全领域中非传统威胁的凸显,同样需要以此为背景进行分析和解决。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国家安全的内涵,接着以全球化为背景,分析了非传统威胁的形成及国家安全的演变趋势,最后联系国际现实,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3.
进入21世纪,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其严重后果不亚于战争,使安全问题深入到社会领域和人的自身,改变了人们的安全意识。作为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的安全之重要力量的公安机关,在应对非传统安全问题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必须早思考、早介入、早有应对之策。公安机关要根据不同非传统安全问题的不同特点,在转变安全观、建立会商制度、做好预案、搞好信息情报工作、完善机制建设等方面进行认真思考,积极应对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非传统安全观的角度分析文化安全问题,是理解全球化时代文化问题的重要理论方法。在文化安全主体方面,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主体是多元的,非传统安全观特别关注的是个体的文化安全与人类的文化安全;在文化安全的威胁来源方面,非传统安全观不仅注重文化安全威胁的外生因素,更注重文化安全威胁的内生因素;在文化安全的价值目标方面,非传统安全观不仅将文化视为国家竞争的"软实力",而且更强调合作共存,强调文化的真善美,强调文化在沟通不同文化群体及个体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安全边界方面,非传统安全观强调以动态思维而非静态思维来看待文化的安全边界问题。  相似文献   

15.
国内非传统安全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随着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人类的进步,人们将注意力从单纯关注军事安全政治安全,逐渐转移到关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及生态安全等;从单纯关注“国家”安全,逐渐转移到关注人与人类的安全、社会的安全及全球的安全,非传统安全问题研究因此升温。非传统安全具有发展性、广泛性、临界性、系统性和依赖性,并且面临安全扩大化问题、可操作性问题和国家主权问题三大理论上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论非传统安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非传统安全”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所谓“非传统安全”是指那些区别于传统军事安全,又能够给国家安全造成实质性影响的安全因素。其内容涵盖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生态环境等多个领域。相对于传统安全观而言,非传统安全观带来了两个方面的变化:从关注国家的安全转向更加关注人和社会的安全;从政治安全和军事安全这些“高级政治问题”扩大到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等“低级政治问题”,从而提高这些问题在安全研究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世界格局的变化使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我国所以面临的非传统安全问题涉及恐怖主义、生态环境和经济安全等。应对这些问题,需要树立"新国家安全观",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解决本国"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根源。  相似文献   

18.
凌胜利  王秋怡 《外交评论》2023,(2):1-21+165-166
当前大国战略竞争加剧,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相互交织,全球安全治理失衡,全球安全架构松动,全球安全形势极为严峻。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积极发挥大国担当,不断推动全球安全治理的变革与完善,提出并践行全球安全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体现了中国与时俱进的安全理念。同时,全球安全倡议也极富理论创新,也即以共同安全取代零和安全、以综合安全超越传统安全、以差异安全取代同质安全和以合作安全超越联盟安全。在全球安全治理中,中国是安全观念的引领者、热点问题的斡旋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和世界和平的建设者:一是维护联合国体系,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二是劝和促谈,探索热点问题的政治解决之道;三是多措并举,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四是对话协商,完善全球安全治理体系;五是统筹发展与安全,推进可持续安全。全球安全倡议也面临安全理念分歧、热点问题不易解决、大国协调困难、全球安全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有待加强等挑战。落实全球安全倡议需要中国与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携手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的前10年,中国安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虽然没有卷入世界战争及外部入侵的危险,但卷入局部冲突的可能性加大;虽然陆地上总体比较安定,但海洋方面面临的问题增多;虽然传统安全问题方面没有多大的变化,但非传统安全问题增多。今后10年,台海问题、东海问题、南海问题、中印边界问题等将加剧中国卷入冲突的可能;中国与各大国之间战略博弈会加剧,中美的分歧与矛盾仍将是中国面临的最大安全威胁;传统安全问题基本平稳,但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地位将得到提升。为此,中国需要更好地进行经济建设,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防实力;加强同各大国以及周边国家地区的安全合作;增强国家的软实力及应对非传统安全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从狭义的国际政治(国家间政治)演进到广义的国际政治(全球政治),始于冷战后期,而全球政治成为国际政治的主流则是在冷战结束之后。全球政治时代的来临,使得安全维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纵向维度看,安全关注层次从国家向上扩展到国际体系和次国际体系、向下扩展到次国家和个体,由此导致安全指涉对象和安全化行为体不仅包括国家行为体,而且包括各种非国家行为体;从横向维度看,全球政治时代的安全关注已超越传统的政治和军事议题领域,拓宽到环境、经济和社会诸议题领域。北极地区的安全层次和安全领域变化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随着全球政治时代的来临,北极地区议题的安全化也日益引人关注。作为近北极国家,中国兼具安全指涉对象和安全化行为体的双重身份,在北极地区议题的安全化过程中,既要关注自身国家安全利益,也要关注超越国家安全利益的人类安全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