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1962年8月15日.年仅22岁的雷锋在执行任务时不幸殉职。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从此,雷锋这个响亮的名字深深地刻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脑海里,温暖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房。一曲《学习雷锋好榜样》曾伴随多少人从幼年走向少年.又从少年走向青年,雷锋不仅是一个名字,他更是一个象征、一种精神。  相似文献   

2.
50年来,学习雷锋的活动长盛不衰,已经成为传承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要举措。在这半个世纪里,有关雷锋的事迹、通讯、故事、传记层出不穷,而以文学形式展现雷锋短暂而又不平凡一生的,首推四川文艺出版社、华夏出版社联合推出的长篇小说《雷锋》。  相似文献   

3.
孟红 《党史纵览》2023,(3):12-16
<正>1962年8月15日,“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不幸因公殉职,年仅22岁。次年3月5日,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公开发表,从此,每年3月成为“学习雷锋月”,学习雷锋活动在全国广泛开展,雷锋事迹及其精神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中得到广泛传播并发扬光大。雷锋的生命虽然短暂,但他就像一团燃烧的火焰,温暖了他人,照亮了他人。本文撷取了几则战友与雷锋的交往经历以及后续故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49年前,雷锋——这位普通士兵的名字在中国城乡家喻户晓,学习雷锋的活动遍及神州大地,历久而不衰,雷锋精神激励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勤奋工作,忘我奉献。以雷锋为榜样,身处高原的青海各族人民也在各自的岗位上,谱写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个新篇章。  相似文献   

5.
孟红 《党史博采》2014,(1):46-48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立场坚定斗志强……“《学习雷锋好榜样i是为歌颂雷锋和弘扬雷锋精神而创作的歌曲,曲子简洁明快、铿锵有力,以其特有的旋律和激情,喝遍大江南北,点燃了无数青春热血,感染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唱雷锋,学雷锋,做雷锋,神州大地上高扬的雷锋精神始终熠熠生辉,已成为我们民族精神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么,由洪源作词、生茂谱曲的《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脍炙人口、昂扬向上的歌曲,是怎么创作出来的,又是怎么广为传唱并经久不衰的呢?  相似文献   

6.
<正>雷锋的故事,陪伴着我们成长。他的名字,我们铭记于心;他的事迹,我们耳熟能详。1963年3月5日,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在《人民日报》发表,从此,每年的3月5日成为“学习雷锋纪念日”,3月也成为“学习雷锋月”。中国社会历经时代变迁,雷锋始终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敬仰,雷锋精神始终是人民心中的一面光辉旗帜。2012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指出,要大力弘扬雷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弘扬雷锋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7.
时代虽然变迁,但有种精神永恒;雷锋并不遥远,也许就在我们身边。这是一座内涵丰富、意蕴深刻的精神宝库,更影响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干部群众奋勇前行。从本期起,本刊开始推出学习雷锋专栏——时代雷锋,生动展示身边具有雷锋精神的人物和事迹,报道各地在学雷锋活动中的特色和创新。让我们共同高唱雷锋之歌,与时代同行。  相似文献   

8.
刘伟 《湘潮》2013,(3):41-44
雷锋,不朽的丰碑,永远的榜样。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曾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至今仍然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精神榜样。中国为产生这样一个人物而骄傲。在树立雷锋这个榜样的过程中,留下了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向雷锋看齐     
在长沙市望城区消防大队的军营里,伫立着一座金灿灿的雷锋塑像。战士们常常聚集在塑像旁,细心地擦拭塑像,摆上一束束鲜花,唱起“接过雷锋的枪,雷锋是我们的好榜样;接过雷锋的枪,千万个雷锋在成长”。像雷锋一样扶危助困、热爱生活,像雷锋一样不畏艰苦、爱岗敬业,像雷锋一样勤俭节约、奉献社会,尽管雷锋牺牲至今已经50多年,一茬茬的官兵们活跃在雷锋精神的天空下,争做雷锋精神的传人。  相似文献   

10.
余玮 《党史文苑》2012,(7):50-52
记者在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林业局副主任科员周恒卿家里,发现了珍藏整整50年的雷锋手迹。这便是当年雷锋给他的赠言:周恒卿同志:您是优秀的共青团员,是我学习的好榜样。请您多多帮助我,让我们共同进步。雷锋62.2.22"老周,您是怎么认识雷锋的?雷锋又是在什么情况  相似文献   

11.
在成都军区某工兵团,“雷锋灯箱”辉煌醒目,雷锋歌曲处处可闻,雷锋故事传诵不衰,与雷锋有关的历史、建筑、道路等更是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12.
张志杰 《党史纵横》2001,(3):F003-F003
雷锋是在常的阳光雨露哺育下成长起来的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是社会主义时期优秀青年的杰出代表。他那响亮的名字连同他那不朽的崇高精神,以其巨大的感召力,激励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全国人民的光辉榜样。   雷锋是一种普通的战士,之所以受到毛泽东等常和国家领导人的赞扬和全国人民的爱戴,除了他自己的先进事迹处,沈阳军区各级党委和首长对他的培养帮助也是他走向全国的重要因素。   雷锋在鞍钢、抚顺等地方单位工作时,就是出名的先进人物;入伍不到一年,又立了功,多次受到嘉奖,并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他所在部队和…  相似文献   

13.
孙隆新 《党建》2014,(4):40-41
正阳春三月,伴随不时飘落的霏霏细雨,人们格外思念一位出生在望城的人民的儿子。这个春天,与雷锋家乡人民一同追思雷锋的队伍中又多了一批尊贵的客人,他们是曾经与雷锋生前朝夕相处的战友。为深入学雷锋,助力中国梦,纪念毛泽东主席为雷锋同志题词发表51周年,由湖南省委宣传部、长沙市委、望城区委与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学雷锋基金管委会、中华雷锋文化促进会共同组织的"雷锋战友走进雷锋故乡开  相似文献   

14.
本期封面推出的是著名版画家吴强年1963年创作的作品《雷锋》。 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等发表了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全国上下迅速掀起了学习雷锋、纪念雷锋、宣传雷锋的热潮。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吴强年满怀深情创作了版画《雷锋》。  相似文献   

15.
<正>2023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60年来,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雷锋的事迹深入人心,关于雷锋的画像也有很多,可鲜为人知的是,雷锋生前就有画像,不过仅有3幅,这珍贵的3幅,都出自时任沈阳军区工程兵七团俱乐部主任杨宝威之手。1960年1月,雷锋入伍来到沈阳部队工程兵十团,杨宝威当时在工程兵七团,二人所在的团是兄弟部队,因此杨宝威有机会多次见到雷锋,同雷锋有较多近距离接触的机会,较为熟悉和了解雷锋。1960年11月,沈阳军区工程兵政治部决定进一步宣传雷锋的先进事迹,  相似文献   

16.
作为雷锋的故乡,多年来,雷锋镇人民用实际行动传承着英雄的遗志,学习雷锋,崇尚雷锋,争做雷锋,雷锋精神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植根于文化名镇建设之中。 弘扬雷锋精神,用文化来引领。文化是精神的载体,发展的灵魂。  相似文献   

17.
《学习导报》2012,(6):39-39
本期封面推出的是著名版画家吴强年1963年创作的作品《雷锋》。 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等发表了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全国上下迅速掀起了学习雷锋、纪念雷锋、宣传雷锋的热潮。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吴强年满怀深情创作了版画《雷锋》。  相似文献   

18.
导读     
《湘潮》2003,(2)
三月的春雨,诉说着英模的先进事迹;三月的春风,追赶着英模的永恒步伐;三月的春光,展现着英模的风采与魅力……3月5日,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40周年;3月11日,是为民书记郑培民去世一周年。雷锋、郑培民,他们是千千万万共和国英雄模范中的典型。我们感怀英模的风范,我们敬仰英模的崇高。这一期的本刊策划就是聚焦英模。在沈阳军区政治部第一干休所,有一群“活雷锋”。他们是雷锋的战友,与雷锋结下了《不解的情缘》。他们写雷锋、演雷锋、说雷锋、唱雷锋、舞雷锋……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宣传雷锋。…  相似文献   

19.
作为雷锋的故乡,多年来,雷锋镇人民用实际行动传承着英雄的遗志,学习雷锋,崇尚雷锋,争做雷锋,雷锋精神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植根于文化名镇建设之中。 弘扬雷锋精神,用文化来引领。文化是精神的载体,发展的灵魂。  相似文献   

20.
雷锋是1960年1月8日从鞍钢入伍到营口的。起初雷锋在新兵连参加训练。一个多月后,新兵训练结束,领导考虑到雷锋在鞍钢曾开过拖拉机,就将他分配到运输连开汽车。这时,我开始了与雷锋的交往。刻苦学习驾驶技术当时,运输连驻地在原212部队附近,1961年移到今营口市天主教堂对面,那几间房子今天仍然保留着。“服从革命需要,革命需要我去烧木炭,我就去做张思德;革命需要我去堵枪眼,我就去做黄继光”。这是雷锋向组织上表明的态度。雷锋到运输连后,首先学习驾驶理论。汽车专职理论教员王光祥负责对雷锋进行辅导。雷锋虽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