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枫桥经验”蕴含的人本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枫桥经验"经历了40多个风雨春秋,跨越由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两个历史时期,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枫桥经验"所蕴含的人本思想,并受其牵引和支撑,才合乎规律地存在下来,并不断向前发展.从"枫桥经验"演进发展的三个阶段看,"枫桥经验"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始终体现着人本思想的脉络."枫桥经验"蕴含的人本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学习推广创新"枫桥经验",必须牢牢把握人本思想,确立新目标,找准新载体,努力推进人的不断解放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刘新池 《政策》2011,(4):58-60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是凝聚人民、推动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撑。近年来,仙桃市委、市政府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努力增强经济"硬实力"的同时,着力提高文化"软实力",有力促进了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张伟光 《公安学刊》2003,(6):22-26,90
“枫桥经验”诞生至今已40周年。40年来,“枫桥经验”历经风风雨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枫桥经验”是枫桥干部群众的成功创造,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公安机关在推动“枫桥经验”前进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从“枫桥经验”和公安工作的发展历程看,公安机关是推动“枫桥经验”前进的重要力量,“枫桥经验”是一个公安工作的好经验,“枫桥经验”对未来公安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4.
"枫桥经验"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深厚的实践基础和独特的理论价值,55年来,在解决社会矛盾、促进平安和谐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15年来,习近平同志关于坚持发展"枫桥经验"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我们创新发展"枫桥经验"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重要遵循和强大动力,并在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形成了新时代"枫桥经验"。作为平安建设主力军的公安机关,每天要面对和处理大量的矛盾纠纷,如何做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有专业素养的人民警察,既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新要求,也是各级公安机关必须应对的大问题。金伯中同志长期工作在基层社会治理一线,与"枫桥经验"有30多年的渊源,是"枫桥经验"的实践者、创新者,也是"枫桥经验"的研究者、推广者。为此,本刊专访了浙江省公安厅党委委员、副厅长金伯中同志,请他谈谈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孕育与发展,以期对各地的学习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长期以来,由于对北京特色文化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因此相关项目的研究、保护、挖掘、传承和发展还比较分散,没有统一的政策和归口管理,这种情况也造成了许多问题。北京特色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积淀过程中所形成和发展的首都所独有的文化资源和艺术形式,它孕育了"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凝聚了首都和全国人民的优秀文化,并一直以来影响着中国和世界的文化艺术发展。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文化已成为一个城市重要的资本和产业,其强劲的发展势头有力地促进  相似文献   

6.
"枫桥经验"是浙江经验和浙江精神的杰出代表和集中体现,更是浙江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具体实践和生动缩影.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枫桥经验"50周年,能参加"枫桥经验"与社会管理创新理论研讨会并被绍兴市"枫桥经验"研究会聘为特邀研究员,我感到非常荣幸.  相似文献   

7.
回顾总结"枫桥经验"近年来的探索实践历程,对于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绍兴市在坚持发展"枫桥经验"的过程中,始终把握党的领导这一前提,依靠群众这一主线,化解矛盾这一精髓,基层基础这一关键,助推发展这一目标。新时期的"枫桥经验"要进一步彰显民本化、社会化、时代化、信息化、法治化的内涵和特征。加快培育法治思维,弘扬法治精神,树立依法治理理念,依法化解矛盾,健全长效机制,是推动"枫桥经验"法治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蓝蔚青 《今日浙江》2013,(17):26-27
"枫桥经验"产生于一个小镇,跨越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而且成为公认的中国经验,半个世纪以后仍然具有普遍意义和持久的生命力,对建设平安中国发挥着重要示范作用。其直接原因,当然是党的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大力倡导,中央有关部门的有力指导,把"枫桥经验"树为全国政法战线的一面旗帜。特别是毛泽东同志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中央两次批转枫桥经验,胡锦涛同志亲自听取了枫桥派出所的汇报,并对"枫桥经验  相似文献   

9.
"枫桥经验"是我们党几代领导集体治理国家、加强社会管理光辉思想和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积极发挥聪明才智伟大实践的结晶. 经验,不仅是固化的做法,经验中还包括了思想认识,它是由理念和实践组成的,它是由风土人情、民俗世态构成的."枫桥经验"不是简单的人民群众和基层管理工作者的好的做法,它植根于浙江绍兴这片热土,反映着绍兴文化的深厚内涵,体现了诸暨独特的地域特色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0.
《炎黄春秋》刊登的尹曙生的文章《谢富治与"枫桥经验"》,既不客观求实,更缺乏学术精神。还原"枫桥经验"的历史真貌,"枫桥经验"是中国社会基层治理模式的创新实践,是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经验。纵观"枫桥经验"的发展历程,"枫桥经验"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其内涵与外延也在不断丰富和创新。"枫桥经验"的精髓和毛泽东批示、讲话的思想核心是"群众路线",而尹文却主观歪曲和恶意篡改为"群众专政";尹文的标题很触目,把一个负面角色与"枫桥经验"紧密挂钩,吸引眼球,使人浮想联翩;用选择性、非客观公允的数据说事,硬往"枫桥经验"上栽赃,实乃尹文不诚实、不道德的一种障眼手法。  相似文献   

11.
“原则”与“数量”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词汇。“原则”,是指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数量”,则是指通过计量单位表现出来的事物的多少。然  相似文献   

12.
格里芬借用的概念—“祛魅”和马克思在早期著作中引入的“异化”概念都蕴含了一个相近的思想批判主客体的分离。但由于两人所处的时代、肩负的使命和建构理论的目的不同,这两个概念又反映出二者思想上的巨大分歧。对此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当代西方哲学,正确评价以格里芬为代表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思想,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西方哲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鲁迅是现代中国迄今无人超越的伟大思想家、文学家。他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他后来走上了“一条中国知识分子唯一正确的道路”,“终于成为了共产主义者”;而在于他为中华民族贡献了别人无法贡献的、他个人独有的东西;而这种贡献是早在五四时期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14.
市场化在农村的推进全面地改变了过去计划体制下农村的传统块状结构组织和整体性社会结构.与此同时,过去"生产队"式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失去了原有的效果.因而要从思维认识上转变到农民现代化的核心主题上,改过去"单位化"动员为"市场化"组织调控,才能使新形势下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发挥有效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文章阐述了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两个论断共同的历史观基础和历史经验基础 ,及其在内容上的内在一致性。从“三个有利于”到“三个代表” ,反映了两代领导集体之间一脉相承的继承和发展关系 ,反映了本世纪最后二十多年历程中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胜利发展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6.
从"认识论"向"本体论"回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发表了《实践论》一文,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创立后又一次将实践问题提上了哲学的议事日程。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人们已经看到,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包括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在内的几乎所有现存的一切,都成了实践的对象。实践的问题不仅是认识论问题,而且是本体论问题。以改造世界为己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提出实践问题并成功地指导了一个多世纪世界性的革命运动后,正在回归到实践本体上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21世纪的发展前景召唤着我们必须重视《实践论》的再研究和再评论。这对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引…  相似文献   

17.
罗静 《前沿》2010,(24):46-48
我们党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思考,经历了从"共同富裕"到"和谐社会"的发展。如何考察"共同富裕"与"和谐社会"理论之间的关系,这种发展也告诉我们在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上永远没有唯一的、现成的、永恒不变的答案。如何正确地认识社会主义,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根据时代主题的变化,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基础上得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是“波浪式”前进。面对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新的变化,江泽民牢牢把握时代特征,提出“跨越式”发展。“波浪式”前进与“跨越式”发展之间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积极探讨高校文化时尚的内涵,着力挖掘高校文化时尚的青年亚文化特征,正确引导从"文化时尚"到"时尚文化"的同构与传承,趋利避害地发挥高校时尚文化的育人功能,对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个性和人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1990-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我国法院工作主题经历了由“稳定”到“公正与效率”的变化。分析引起我国法院工作主题变化的经济原因,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中国司法体制改革的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