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制造苏州"9·11"血案的人,曾是个上访者。他血刃28个无辜的孩子,竟然是为了制造惊天"动静",以使父母非正常死亡之事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郑强教授认为"教育是一把双刃剑","好的教育让人走向善良;反之使人愚昧,而且愚昧得不可理喻."在演讲中,他还指出我国的教育误区为"挖掘式的智力开发",在中国,幼儿园阶段就"讲坐姿,立规矩","超量灌输",孩子"小时候不得玩,不能玩",在"挫伤求知欲望"、"摧残发展潜力"方面,"现在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太能干了!" ……  相似文献   

3.
2009年11月2日,国家总督学顾问、教育家陶西平抨击中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弊端.他说,现在的中小学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教学生"母亲都是善良的",所以每个孩子都写了一个虚拟的母亲.  相似文献   

4.
斯大林有个"怿癖",不论是他在莫斯科的会议室,还是在疗养地的会议室,甚至是在他二战时的地下指挥所的会议室里,任何桌子,包括大会议桌,都不带抽屉.据说这体现了斯大林一个重要的行事原则:别藏着掖着,把一切都放到桌面上!  相似文献   

5.
<蘑菇该奖给谁>(苏教版小语一年级) 清晨,兔妈妈出门采蘑菇,临走时嘱咐两个孩子要好好练习跑步.晚上,兔妈妈提着一大篮蘑菇回来,对他们说:"你们今天谁跑得最出色?我奖给他一个最大的蘑菇!"  相似文献   

6.
强江海 《检察风云》2006,(17):62-64
打架斗殴、逃学说谎、沉迷网络、顶撞父母……程秋杰曾经以为儿子已经坏得无可救药.然而有一天,她发现儿子与十几个和他一样"坏"的孩子,轮流陪一名无家可归的流浪儿过夜,还给流浪儿买来纸笔,教他读书识字.母亲那颗柔软的心被触动,她打电话把其他十几位"坏孩子"的妈妈叫到现场.妈妈们相信,她们的孩子同样有很多优秀的品质,只是上帝让这些优秀品质睡着了,她们要做的,就是唤醒这些睡着的品质.  相似文献   

7.
我相信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孩子!怛是这需要一个前提条件:他必须是一个平安成长的孩子。  相似文献   

8.
小幽默     
当你是孩子法官问了许多话以后对女证人说:"你疲倦了吗?我问得太多了。"女证人:"不妨!我习惯了,家里有个6岁的孩子。"抗议在超级市场的出口,管理员逮住一名小偷。打开他的皮袋一看,全是防盗锁。管理员问小偷:"你偷这么多锁干嘛?""我是为了抗议!你们推销这种锁岂不是打碎了我的饭碗?"  相似文献   

9.
渔舟 《检察风云》2008,(5):20-22
一名法学博士研究生、公司副董事长,在一次听说有一笔2600万元巨额资金转入自己挂靠的公司时,他就抛出了一个"一级市场没风险,肯定赚钱"的诱饵,并许诺为对方解决孩子出国留学费用问题,从中"弄出"了1500万元全部购买了股票.……  相似文献   

10.
2005年9月17日,哈尔滨市道里区公安局守看所里出现了这样令人惊诧的一幕:一个稚气未脱的少年,和6个成年人一起身穿囚衣,泪流满面地静待法官最后的判决。6人中,有孩子的父亲、3个姑姑、一个伯父还有年仅24岁的堂兄!一家7口为何一起身陷囹圄?三个孩子惹出命案吴硕是个在父母溺爱中长大的问题少年。今年17岁的他家住黑龙江省双城市,父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企业家。因为是家里唯一的男孩,打小他就被一家人娇惯得非常任性,小学毕业后,他不顾父母阻拦自己辍了学,从此在社会上游荡,整日惹是生非……“只要你不出事儿,干啥家里都依你!”无可奈何的父母…  相似文献   

11.
27岁的小学美术老师林美娜在南京电视台《法治现场》栏 目连续做完3期节目后,突然自杀身亡!更让人吃惊的是,妻子 死后,丈夫田雨仍旧向法院追诉,要求法院给自己的婚姻"洗 名":宣告他和林美娜的婚姻无效,还他一个"未婚"的身份。 2003年12月,记者经过数天的调查走访后发现,这起悲剧的背 后,隐藏着一个让天下所有痴情男女落泪并深以为戒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声音·花絮     
声音"就算我们老两口没了,他不还有3个姐吗!家里也不能让他委屈着。现在的孩子成熟都晚,不会攒钱,慢慢成了家,过上日子就好了。"——富二代的父母对孩子今后生活的安排。  相似文献   

13.
小幽默     
《江淮法治》2014,(22):40-40
正不忠法官正在审理一件夫妻出轨案件。听了双方的供词后,法官说:"太太,照这样看来,确实是你对丈夫不忠!"太太愤怒地喊道:"不!是丈夫对我不忠!他说要出差一个星期,可是才3天就跑回来了。"我住在他隔壁两个流浪汉被逮捕了,法官问第一个:"你住哪里?"他说:"田野、森林、山丘,海滩。"法官问另一个:"你住哪里?"那人说:"我住在他隔壁。"索赔一个妇女乘车时被夹断了右手食指,她要起诉,向汽车公司索100万元。律师对她说:"一个手指恐怕不能索赔那么多。"妇女咆哮道:"为什么?我那只手指是用来指挥我丈夫的呀!"  相似文献   

14.
麦道夫诈骗案秘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12月8日,伯纳德·麦道夫在他的纽约办公室里主持员工假日舞会.他兴奋地高呼:"祝大家假日快乐!我们又有一个好年景!" 雇员朱丽娅事后回忆说:"那是怎样的一个头脑--再过48个小时一切都会垮台,他还在心平静气地骗他的职员,说我们又有一个丰收年呢?"  相似文献   

15.
"阿基米得定律"是人类伟大的科学发现之一,阿基米得本人也因此而名垂千秋.然而最近,一个名为王木匠的"世纪巨骗"却"媲美"阿基米得,声称自己也有"定律".他说:"阿基米得说过,如果给他一个支点,他能撬动地球.我的定律是,抓住一个政府领导的弱点,就能撬动一座城市."  相似文献   

16.
高歌 《检察风云》2005,(5):38-39
2 005 年1 月19 日,就在人们准备过 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时,甘肃省兰州市有一个曾经威风八面、春风得意的人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他就是挪用公款9124 万余元,制造了“甘肃最大挪用公款案”的原甘肃省外贸厅副厅长周建新。他因为犯受贿罪和挪用公款罪,在这一天被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20 年。曾经的官场“幸运儿” 新中国建立那年,一个胖嘟嘟的小男孩在陕西省勉县一个农民家庭呱呱落地,孩子的父母高兴坏了,随即将孩子取名周建新,希望他长大之后能够为建设新中国做出贡献。还真别说,周建新前半生的发展,没有让他父母失望。 196…  相似文献   

17.
萧峰 《检察风云》2007,(11):54-55
寒冬的黄昏,天空灰蒙蒙的,好像要下雨的样子,人影在朦胧中有点恍恍惚惚.北新泾监狱二大门进来一个身穿工作服的中年男子.值班民警一看是外单位经常来联系工作的业务员,就打开铁门让他进去.就在他闪身进门时,亮光下,警卫发现他手里拎着一只很大的塑料袋:"站住!请你把塑料袋让我检查一下."……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新闻传媒善于塑造典型。这不是,最近又推出了一个典型--一个省会的主要领导人,他自豪地"自白",他是一个"三无书记"--无手机、无文凭、无出国。 看到这样的典型,我不寒而栗了。心想,邓小平严肃提出的现代领导干部的"四化"标准--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是不是要在某些地方泡汤?  相似文献   

19.
1."一步二步三步,好!跌倒了别哭.自己爬起来再走,好!一二一,一二一……" ——父亲这样在教孩子走路,朋友们说他是"开孩子们的玩笑".父亲却回答:"老兄,这不是开玩笑,这是人生之路的第一步,将来在社会上闯世界,全靠这第一步呀!"  相似文献   

20.
美国工会组织下属机构最近在全美征集职场"受气故事",以评选"最坏老板".在已经收到的近2000份"受气故事"中,有一个叫"瓦雷萨"的回忆自己在学生时代在快餐店打工的经历,说是吝啬的主管让他制作超标准的圣代买单,可是当顾客抱怨圣代太小时,这个主管却指责"这些孩子不懂规矩";一个叫"制图女孩"的说她每周要工作50-80小时,而且没有加班费.此外,还有因母亲在重症监护室抢救需要她去陪护,却遭到上司发难的;有因在办公桌上放着一些照片和同事送的生日礼物--一只玩具熊,被老板的太太悄悄扔掉的……(7月21日<新民晚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