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008年北京将举办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这为首都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应紧紧抓住这一难得机遇;“以发展办奥运,以奥运促发展”,把举办奥运会与推进首都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重点对市民进行礼仪教育和法制宣传教育、加大诚信建设力度、更加广泛深入地开展各项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从而切实提高首都精神文明建设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2.
2008年奥运会赛艇、皮划艇、马上项目比赛将在北京顺义举行。首都机场扩建、国际会展中心、国际森林公园、现代汽车城等建设为顺义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给顺义人提出了严峻的考验。面对机遇和挑战,区委、区政府提出“同心全面建小康,打造绿色国际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区委、区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3.
首部民政系统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经验,一是领导高度重视,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首都民政事业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是首都民政系统精神文明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一是重心前移,贴近基层,贴近实际,突出以人为本,把树形象作为精神文明建没的载体,是推动首都民政系统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拓展的重要环节;三是多方发动,资源共享,齐抓共建,形成合力,是首都民政系统精神文明建设保持生机和活力的重要源泉。北京市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赵义同志对“十一五”期间加强民政系统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着眼于首…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北京奥运筹办工作的决战之年,既为首都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机遇,也提出了更高标准和要求,时间紧迫、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今年以来,北京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考察奥运场馆工程建设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经过认真研究,统一部署,在全市深入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活动,动员千百万人民群众投身首都精神文明建设的大潮之中。  相似文献   

5.
建设新农村,就甘肃通渭县而言,就是要努力实现"七个新突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贫困地区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培育新型农民、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也代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就甘肃通渭县而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实现“七个新突破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为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伟大征程指明了方向,极大地激发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热情和奋斗精神。未来二十年,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时期,是实施首都现代化建设“新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关键阶段,也是西城区经济发展和腾飞难得的历史机遇。目前,我区己制定并正在积极实施《西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和《西城区迎奥运行动计划》。西城区这一近中期发展的宏伟蓝图的实现,必将全面推进全区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使西城区在首都率先基本实现经济、社会和城市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前列。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的“两点论”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它们既相互对立、相互斗争,又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并且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化。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时,应自觉运用“两点论”,坚持两个文明一齐抓,全面地分析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现状,辩证地处理正面引导与惩戒邪恶的关系。一、用“两点论”看待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目标,不仅包括实现经济繁荣,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包括实现科学文化和社会道德的全面进步,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基础;精神文明则为物质文明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它正确的发展方向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8.
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中,关于今后十五年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指出:要“实现以社会风气、公共秩序、生活环境为主要标志的城乡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为实现这一目标,每个单位都应围绕实现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推动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直辖市要率先搞好创建活动,要制定规划,到2010年建成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文明城市和文明城区。作为首都,决议给北京市的园林建设和  相似文献   

9.
“十一五”时期是丰台发展史上最好最快的时期之一。通过五年的发展,为丰台赢得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为“十二五”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0年对于丰台区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十分关键,我们面临着首都建设世界城市、落实城南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10.
形势与思路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民政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主要表现在:一是各级党委、政府更加重视民政工作。《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指出,要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保持社会稳定。民政工作多数业务属于精神文明建设范畴,民间组织管理、优抚安置等工作更是关乎社会稳定大局,民政事业发展越来越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社会的普遍关注。二是经济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