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正2003年5月,笔者为参加在北戴河举行的全国第17届中华诗词研讨会,撰写简析李大钊旧体诗创作的论文《革命先驱的"感慨悲歌之篇"》时,发现李大钊在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堂读书时创作的诗歌《登楼杂感》和《岁晚寄友》等,均应与当时正在东北从事革命活动和捍卫北国疆土斗争的中学同窗好友蒋卫平有关,极可能都是他写出后寄给远在北国战斗的蒋卫平的信。  相似文献   

2.
一位是宣扬君主立宪、曾经为洪宪帝制摇旗呐喊、被世人称之为“帝制余孽”的旧知识分子,一位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一位是敢于改过自新、勇于吸收革命思想,并积极投身于革命洪流的旧知识分子,一位是善于用博大的胸襟欢迎迷途知返之人的革命家。杨度与李大钊在特殊的时代里相遇相识,演绎出一幕动人的革命历史画卷。1922年8月,在上海的孙中山寓所,杨度和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中共领导人李大钊见了第一次面。杨度开门见山地说:“我读过你的文章,对我很有启发。我虽然已过中年,我也要弃旧图新,重新选择救国的道路。”面对…  相似文献   

3.
中共一大的筹备工作由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李达、李汉俊两人完成。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正式开幕。会址设在李汉俊哥哥李书城的住宅。  相似文献   

4.
于作敏 《世纪桥》2004,(5):57-60
作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于1918年1月接替章士钊出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主持馆  相似文献   

5.
谭译 《党史纵横》2001,(7):28-29
《东北地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2载有中共满洲省临委“为静默死者事”而发出的《临字通告第18号》,时间是1928年4月20日。这份通告充分表现广省委一班人面对白色恐怖不怕牺牲前仆后继顽强斗争精神,读之催人泪下。 通告指出:“自阶级斗争剧烈以来,我党同志被资产阶级所残害 的无数千百,如李 守常、范鸿 、陈 延年、赵世炎、王 一飞、李启汉、王 荷波、张太雷、郭 亮等,都是五六年是指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借口后,汪精卫和许多国民党地方实力派也对共产党人下了毒手。北方的奉系军阀张作霖也乘机逮捕并杀害了李大钊…  相似文献   

6.
董宝瑞 《党史纵横》2004,(12):22-25
在北京香山的万安公墓中,安葬着革命先驱李大钊的灵柩。1983年李大钊烈士陵园在这里修建时,赵纫兰的灵枢也随同李大钊的灵柩迁葬至陵园里,其墓碑上的镌字由原来的“李夫人墓”改刻成“李大钊夫人赵纫兰同志墓”。作为李大钊同志的结发妻子,赵纫兰对中国革命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一1884年1月21日,赵纫兰出生在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一个富户人家。她与李大钊是同村人,比李大钊大5年零9个月。“纫兰”一名,出自屈原《离骚》中的名句:纫秋兰以为佩”。这句诗在当时的书信中被广为引用,喻对人所施德泽或教益铭感不忘。赵纫兰在家中行三,其上一兄二…  相似文献   

7.
在21世纪的中国,一个响亮的名字响彻在华夏大地,这个人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对党的早期组织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对党的指导思想的形成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科学的态度和不断求索的精神为党形成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也有重要的影响。尽管这个人英年早逝,但是他的事业和思想永远为中国人民所怀念,他的精神永远被中国人民所敬仰。他就是李大钊。  相似文献   

8.
李大钊是党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在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运动中起着主要作用。他参与发起思想启蒙运动,为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创造了基本前提;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并发起创建中国共产党,推动早期马思主义思想运动的发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初步阐述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基本构想,谱写出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最初华章。  相似文献   

9.
10.
本书作者朱成甲 ,江苏灌云县人 ,1933年 12月生。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思想史、文学史和中共党史的研究。这部以研究李大钊早期思想变化——从 19世纪末戊戌维新变法以后至 192 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的史学专著一出版 ,就备受学界关注 ,被专家称为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的力作。本书最大的特点 ,在于恢复李大钊早期思想复杂曲折的变化轨迹。由于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创始人之一 ,因而以往的研究 ,往往回避他早期思想的复杂性 ,如将他在辛亥革命后 ,一系列拥护袁世凯的、反对革命党的、渐进改良的主张 ,说成是反袁的、拥护革命党的、激进革…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1920年8月17日在<晨报>发表<要自由集合的国民大会>论及"民意"时指出:"一世怪杰的袁世凯,以符合民意而再起者,卒以伪造民意而亡."应当说,这句话集中反映了接受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李大钊,对袁世凯一生的大体看法和最终评价.很显然,李大钊并未因袁世凯最后"卒以伪造民意而亡",而全盘否定其曾"以符合民意而再起"等历史功绩,依然认为当时已经死去4年的袁世凯是"杰",只是为"一世怪杰".  相似文献   

12.
石川祯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史》中称:自己考证出了“渊泉”不是李大钊,而是陈溥贤,石川先生的这一考证引起了国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经笔者考证发现:第一、国内学者早在1987年就已经做出了这一考证,第二、石川先生应该能够看到国内学者已经做出的科研成果,第三、中国学术界并没有把“渊泉”误认为是李大钊,第四、陈溥贤以“渊泉”为笔名在《晨报》发表文章时,当时的学界也并没有将“渊泉”误当成李大钊。  相似文献   

13.
李大钊与中国先进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解析先进文化的自然属性切入主题,通过思想史的分析,在历史过程中深入揭示中国现代文化发展中存在的特殊矛盾,具体展现李大钊文化思想与中国先进文化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自从<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之后,又接连在不同场合对"与时俱进"的思想进行了大量理论阐述,殷切地希望全党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他进一步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5.
李大钊作为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对于社会革命的产生根源、具体形式、巨大动力、组织力量等问题均有过较全面的思考和论述,形成了其社会革命观,并在具体实践中促进了中国革命的发展。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李大钊的社会革命观仍有其现实意义,启迪我们要以党的自我革命推进新时代伟大革命,要在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中实现民族复兴伟业,要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坚持和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6.
王德军 《学习论坛》2007,23(3):11-13
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重要内容,坚持以人为本需要研究和认识人的“根本”。人的根本在于人的生存不同于物的存在,人是一种具有多样性需要的存在,人的生存是在自然物质存在基础上的社会存在和精神存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不仅满足人的物质需要,使人能够活着,还要满足人的社会政治需要和文化精神需要,使人能够活得有尊严和有意义,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对中共党史"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一说,提出质疑,认为此说的根据是回忆不可靠.文章认为不能完全否认回忆,但在李大钊护送陈独秀赴天津途中,究竟有没有相约建党一事,这是问题的焦点.文章依据对回忆的剖析,提出当时李大钊与陈独秀并非明确商讨建立"共产党"的问题,而是酝酿建立新的革命组织--社会主义者同盟的问题,并对当年马克思主义者与无政府主义者合作始末作出论述.  相似文献   

18.
季建林 《探索》2005,3(5):22-26
贫困是对执政党最尖锐的挑战。因此,执政成本的支出原则要以解决贫困为中心,执政成本的效益评判要以能否解决贫困为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9.
盛新娣 《探索》2003,(3):54-57
马克思所说的人是“现实的个人”。这一思想既是对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继承和综合,又是现实经验的全面深刻的概括和提升。它不仅对“物质”、“实践”等基本范畴在自己哲学体系中的地位给予重新定位并做出更合理的解释,而且把它们同“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有机地融为一体,确立了社会历史演化过程中真正存在的“实体”——现实个人;揭示了自有人类以来客观物质世界的真实内容——处于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之中的个人,不断进行着实践活动这一生生不已、运动发展的过程。立足于这个基本点,现代人的创造性特征获得了更有价值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配偶名分权与第三者隐私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三者介入他人的家庭生活,侵犯了他人配偶的名分权、对配偶身体的相对所有权、同居权以及对忠诚的维护权,冲击了婚姻的基础--夫妻感情,造成无过错方的精神痛苦.<婚姻法>和相关司法解释对配偶名分权与第三者隐私权的法律界定在一定范围内相互冲突.正确的法律选择应该是:以公序良俗为指导原则,从法律上认可夫妻受侵害方取证的合法性,坚持配偶名分权高于第三者隐私权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