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刘少奇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思想遗产。最近,华夏出版社出版了陈君聪所著《刘少奇的思想理论研究》(以下简称《研究》)一书,这是国内第一本对刘少奇的思想进行全面研究的专著。《研究》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对刘少奇的思想理论作了比较完整和系统的分析。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为刘少奇彻底平反以来,特别是1981年12月《刘少奇选集》(上  相似文献   

2.
袁有为 《湘潮》2006,(12):33-36
花明楼是已故国家主席刘少奇的故里。王光美是刘少奇的夫人。1948年8月21日,王光美在西柏坡和刘少奇结婚。之后,她与刘少奇相濡以沫、风雨同舟,共同生活了近20年。2006年10月13日凌晨,王光美在北京与世长辞。在她身后,留下了一段浓得化不开的“花明楼情结”。  相似文献   

3.
《湘潮》2016,(5)
正1957年3月25日到29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刘少奇偕同夫人王光美来到株洲,先后视察了三三一厂、市委机关大院、六○一厂、株洲麻纺厂等单位。刘少奇一边调查,一边思考,逐步掌握情况,逐项解决问题。在这短暂的5天里,刘少奇给株洲人民留下了珍贵记忆。车窗笑语:平易近人25日下午,刘少奇乘坐的列车,迎着和煦的春风,徐徐开进了株洲  相似文献   

4.
1959年11月,刘少奇在海南岛住了近一个月。当时,他患了严重的肩周炎,党中央特意安排他去那里休假疗养。自担任国家主席后,刘少奇整天忙得不亦乐乎。这次可谓机会难得。此时的海南岛,温暖如春,真是度假的好时光。然而,刘少奇在海南却一天也没有闲着。一、海南读书会在海南,刘少奇集中精力读书,留下了不少认真读书,深入探索的佳话。  相似文献   

5.
正一代伟人刘少奇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他认为,这不仅仅是家事,而且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他严于律己,家风严明。"人们的生活需要理想和奋斗目标"刘少奇一共养育了9个子女,其中何葆贞留下二男一女,即长子刘允斌、长女刘爱琴、次子刘允若;王前留下一男一女,即次女刘涛、三子刘允真;王光美生育一男三女,即三女刘平平、四子刘源、四女刘亭亭、五女刘潇潇。  相似文献   

6.
1939年11月至1940年10月,刘少奇(化名胡服)在皖东生活战斗了约一年。此间,刘少奇不但出色地领导广大军民创建了皖东抗日根据地,使皖东的军政斗争形势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而且留下了许许多多的佳话轶事。  相似文献   

7.
《新长征》2014,(1):35
1942年春夏,刘少奇到山东指导工作。有一次住在东海县夏庄村时,因为房子小、部队多,刘少奇就住在了老百姓的一间屋子里。那屋子右边有个厕所,靠窗口有座石磨。房东经常在半夜三更起来推磨,吵得刘少奇睡不好觉。当身边工作人员为此想要建议房东改换推磨时间时,刘少奇摆摆手坚决不同意,且幽默地说:"你们不让老百姓吃饭还行吗?"刘少奇总是这样首先想到群众的  相似文献   

8.
刘少奇一生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共和国,奉献给了人民,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在教育培养子女方面的风范,同样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启迪。  相似文献   

9.
胡昌方 《党史文汇》2008,(10):34-35
2008年11月,是刘少奇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日。泗洪是苏北革命老区,抗战时期为淮北苏皖抗日民主根据地,也是时任新四军政委的刘少奇战斗过的地方。1940年,刘少奇同志在这块热土上亲自领导泗洪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留下了很多十分动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当你步入刘少奇同志纪念馆时,一幅幅历史照片,一件件遗物,无不在你心头留下深刻的印象。刘少奇已经离开我们30个年头了,但是,他那日以继夜伏案工作的姿态,他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殚精竭虑辛勤操劳的身影,仿佛就在我们眼前。是面对刘少青使用过的件件遗物,更激起我们对一代伟人的深深敬仰和怀念之情……普通的藤椅在复原的刘少奇办公室里,摆放着一把破旧的藤椅。这是一把在当时的普通家庭里都可见到的藤椅,由灰白色藤条编织而成,由于年代已久,有的藤条已断,更显破旧不堪。然而,就是这把平常的藤躺椅,从50年代至60年代,一直放在…  相似文献   

11.
刘少奇同志是我国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的一生为党和人民留下了极为丰富的精神财富.他亲自领导了抗日战争中的减租减息运动、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土地改革中,刘少奇非常注重方式方法.在土地改革中,他一是重视阶级的正确划分,确保土地改革顺利开展和取得成功;二是坚持群众路线,让群众成为土改的真正参与者和受益者;三是坚持区别对待原则,区别不同地区不同对象.这有利于土改的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2.
大家团结起来罢工 1926年10月21日,刘少奇受党的派遣从广州来到武汉。 当时,国民革命军刚刚攻克这座华中的古老重镇。武汉三镇人民正在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热烈庆祝北伐的胜利。刘少奇来到江城看到这热火朝天的场面,非常兴奋。 人们并不认识这个29岁的高个子青年,他长得瘦削白净,身穿蓝色棉布服,头戴蓝布帽,脚穿青布鞋,这一身打扮,叫人一眼望上去,既有点书生气,又给人一种沉静善思的印象。 中华全国总工会和湖北省总工会的负责人李立三、项英、许白昊等迎接了他, “少奇,我们天天盼望你来武汉哩。”李立三说。 “我这不是来了吗?”刘少奇笑道。  相似文献   

13.
黄海 《世纪桥》2010,(10):43-46
<正>从中央档案馆近两年解密的部分中央高层领导档案中获悉:1959年11月,61岁的刘少奇在海南岛住了近一个月。当时,他患了严重的肩周炎,党中央特意安排他去那里休假疗养。然而,刘少奇没有休息一天,他在海南留下了读书学习、理论探索、深入调研、关心民生、关注海防和华侨工作等许多鲜为人知的轶事。  相似文献   

14.
公元1898年,是中国历史上不寻常的一年。这一年,一场“百日维新运动”震撼朝野,谭嗣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绝唱慷慨赴死,惊天地,泣鬼神!这一年,在中国第一大母亲河——长江哺育的土地上,一东一西,诞生了两位历史伟人。东边的一位在江苏淮安,叫周恩来;西边的一位在湖南宁乡,叫刘少奇。  相似文献   

15.
刘少奇尊师     
在湖南宁乡县城东边有一条婉蜒澄澈的小溪。小溪的东岸有一座僻静的院落——当年宁乡的最高学府玉潭书院。1913年至1916年少年刘少奇曾在这里求学三年。1691年,国家主席刘少奇又来到这里。他无限深情地抚摸着院中的旧物,思绪万千……。  相似文献   

16.
父母疼爱子女,乃人之常情。希望自己的子女出人头地、有所作为,更是普天下父母的最大心愿。如何教育和引导子女,使他们能够确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呢?每一位家长所采取的方法和手段各不相同。在这方面,刘少奇同志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作为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他与所有的父母一样,十分爱护、关心儿女。然而,刘少奇却善于把浓浓的父爱化作对子女的严加管教、严格要求,他是慈父,更是严师。他坚持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孩子们高尚的思想修养与道德情操,鼓励他们健康成长,做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刘少奇在教育子女问题上有很多真知灼见,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7.
《党史纵览》2016,(2):54-55
正1961年5月,时任国家主席的刘少奇轻车简从,回到老家湖南宁乡县炭子冲。一天,刘少奇在山边小路散步,路过一根电线杆时,他发现上面贴着一张写着"我们饿肚皮,只怪刘少奇。打倒刘少奇"的纸条,不由一愣。纸条上的字迹歪歪斜斜,像是小孩子写的。刘少奇忽然产生一股冲动,想见见小纸条的作者。童言无忌,也许他能说出许多大人不敢说的意见来。回到住处后,刘少奇将这件事告诉了工作人员,交代他们纸条贴了就贴了,不要大惊小怪。如果有  相似文献   

18.
刘少奇在中央苏区期间,曾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苏区中央执行局委员长、临时中央政府劳动人民委员部副部长、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等职。在刘少奇思想生平研究会、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刘少奇同志纪念馆联合主办的“刘少奇与中央苏区”学术研讨会上,与会学者围绕关于这一专题研究的意义、刘少奇在中央苏区的历史贡献、刘少奇与中央苏区的工人运动、刘少奇担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期间的革命实践、刘少奇与长征、从新角度开展刘少奇与中央苏区研究等几个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成果十分丰硕。  相似文献   

19.
《党史文汇》2007,(5):F0004-F0004
刘少奇同志纪念馆位于湖南省长沙市花明楼镇,是全国唯一一座完整、系统地介绍刘少奇同志生平业绩的传记性专馆,馆藏文物及资料15000多件,是全国最大的刘少奇文物资料收藏中心。馆区占地面积1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主要包括刘少奇同志故居、陈列馆、  相似文献   

20.
<正>1959年4月,刘少奇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这一消息传到刘少奇的家乡,他的一些本家和亲戚便以为,刘少奇在北京当了大官了,办事一定特别容易,亲戚们也可以跟着沾点光了。于是,他们通过写信、托人和找上门来等方式,要求刘少奇买东西、帮助安排工作或调个好单位等。刘少奇不给他们办理,他们便有了一种埋怨的情绪。刘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