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当代世界》2013,(8):80-81
一、奥巴马结束访非美非关系增活力 7月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从坦桑尼亚乘“空军一号”专机返国,结束为期六天的非洲之行:除坦桑外,奥巴马此行还访问了塞内加尔和南非。  相似文献   

2.
今年3月1日至4日,美国总统布什先后对阿富汗、印度、巴基斯坦进行了访问,完成了其任总统以来的首次南亚之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访问中,美印关系得到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3.
2008年新年伊始,布什总统对中东7国进行了8天访问。临行前,布什表示,中东之行有两个目的,一是督促巴以加快落实安纳波利斯中东和会达成的协议,争取双方能在其任内达成和平协议。二是说服中东地区亲美国家组建反对伊朗联合阵线,遏制伊朗在地区的势力扩张。布什高调中东之行能否摆脱美在中东的困境?对地区热点问题的走向又会产生什么影响?值得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4.
亨凯 《南风窗》2012,(21):86-87
作为改革的三大核心人物,总统吴登盛、人民院议长吴瑞曼以及民主派领袖昂山素季都希望在这改革进程中扮演主导地位。三方势力将互相协调也会彼此抗衡。缅甸民主派领袖昂山素季9月16日开始了为期17天的访美之行,其间不仅与奥巴马、希拉里、潘基文等领导人举行会谈,还接受了美国颁发的国会金奖等荣誉奖项。而与此同时,缅甸社会改革的舵手总统吴登盛也于18日开启了中国和美国的访问之旅。与5月份因泰国邀请昂山素季访问而连续两次推迟自己的访问不同,吴登盛此次并未刻意避开与昂山素季"分  相似文献   

5.
雷志华 《南风窗》2012,(7):84-85
中韩高层互动频密,这与同样麻烦不断的中日关系有所不同。但一些结构性问题决定了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两国关系将在矛盾中前行。1月9日,当韩国总统李明博乘专机抵达北京,开始其任内第六次访华之行时,中韩舆论普遍关注,两国关系会否随之"软着陆"。2010年3月的天安舰事件、8月的美韩黄海军演、11月的延坪岛炮击事件以及2011年底的中韩渔业冲突,已使两国民间情感几乎降  相似文献   

6.
2006年12月21日,土库曼斯坦总统尼亚佐夫突然辞世,这不仅使土库曼斯坦国内猝不及防,也引起地区乃至世界对土国政局的极大关注. "政权之争几乎还未开始,便已落下帏幕" 尼亚佐夫是原苏共遗老,1985年成为苏联土库曼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第一书记,直到独立之后成为首任总统,领导土库曼斯坦长达21年,1999年土库曼斯坦人民委员会确定尼亚佐夫为土国终身总统.  相似文献   

7.
新闻眼世界     
《南风窗》2008,(2):9-9
踊脚布什紧盯伊朗鉴于窝在华盛顿与国会缠斗于事无补,美国总统布什1月8日以任内首度出访以色列,拉开了他中东"6天7国行"及2008"国际公关年"的序幕。尽管他此行广泛涉足约旦河西岸、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埃及等地,并声称要把巴勒斯坦建国问题提上日程,但其实最主要目的乃是听取以色列对于伊朗问题的解决方案及向海湾国家阐述美国对此的  相似文献   

8.
■3月16日,摩尔多瓦举行总统选举,执政联盟三党联合推举无党派人士尼古拉耶·蒂莫夫蒂为总统候选人,在反对党摩尔多瓦共产党人党抵制缺席的情况下,获得议会101票中的62票,当选第四届总统,结束了摩持续900多天、在世界选举史上罕见的“总统之争”。摩共认为此次总统选举违宪.拒绝承认新任总统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9.
倪峰 《当代世界》2009,(12):29-31
2009年11月13日。荚闰总统奥巴马开始了首次东亚之行一在这一行程中,要数为期四天的中国行最为丰富多彩。奥巴马在与中国领导人会晤中就经济复苏、气候变暖、开发新能源、防核武器扩散、地区安全等双方共同关心的话题进行了坦率、深入、富有建设性的会谈,共同发表了《中美联合声明》,“双方重申致力于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令面的中美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一、特朗普结束首次亚洲行,美国亚洲政策尚不明晰 11月3—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开启上任后首次亚洲之行,访问日、韩、中、越、菲五国,并出席APEC第25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和美国—东盟峰会.此次"马拉松式"访问是特朗普就职以 来时间最长、行程最密集、外交任务最繁重的一次访问,亦是自1991年老布什访问亚洲以来,美国总统历时最长的亚洲之行.美国明确表示,此访目标为加强国际社会实现朝鲜无核化决心、推动建设自由开放的印度洋—太平洋地区、通过公平互惠的贸易和经济交往推动美国繁荣.特朗普本人对此访高度评价,称在半岛、贸易等问题上"实现历史性进步",是"重现美国繁荣之旅".有舆论认为,特朗普此访展现出难得的"务实"冷静",在双多边领域取得诸多成果,堪称成功.也有西方媒体质疑其主动放弃国际领导权,反映了"美国软实力的整体崩塌".  相似文献   

11.
2012年6月5—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北京峰会,这是普京第三次出任总统以来的首次访华,也是普京重返克里姆林宫后对其他国家进行的首次国事访问,普京如此安排其外事日程表明中国在俄罗斯外交中的地位在上升,预示着中俄关系将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中俄携手并进,不仅关系到两国的发展繁荣,也关系到地区及世界的和平、安全与稳定,关系到国际关系未来和国际格局的走向。  相似文献   

12.
雷墨 《南风窗》2014,(20):25-25
法国总统奥朗德9月19日发表公报说,法国“阵脚’式战斗机已于当天上午开始行动,对“伊斯兰国”位于伊拉克东北部的目标进行了空袭。未来几天法军还将继续采取行动。  相似文献   

13.
[编者按]2005年3月14日,在中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令国际社会瞩目的<反分裂国家法>以2896张赞成票和没有反对票的投票结果高票通过,并随即由胡锦涛主席签署国家主席令予以颁布实施.4月26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开始其大陆八天七夜的"和平之旅";5月5日,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也开启其八天九夜大陆之行.连宋的大陆之行,谱写了两岸关系历史的新篇章.那么,台湾问题的由来是什么?台湾问题为何迟迟得不到解决?为什么"一国两制"的香港、澳门模式在台湾问题上很难施行?<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定对解决台湾问题有何作用?连宋的大陆之行是否有助于台湾问题的最终解决?本刊记者就这些问题专访了全国台湾研究会理事、北京大学台港澳与世界事务研究所所长、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秘书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导师李义虎教授.  相似文献   

14.
《南风窗》2016,(8)
正7年前扛起"无核世界"大旗的奥巴马总统,两届任期内开启了自里根总统时期以来最大规模的核武升级计划。普京缺席华盛顿的核安全峰会,令人担心美俄两国滑向新的核对抗。3月31日至4月1日,第四届核安全峰会在美国华盛顿举行。毫无悬念,这次峰会如此前3次峰会那样,达成了一系列"共识",再次彰显了美国"领导世界"的能力。这是奥巴马任内最后一届核安全峰会。可以想见,学术界、政策研究圈的各种评价会接踵而至,最终可能成为衡量奥巴马总统历史地位的一项指标。路走得再远,也不应忘记当  相似文献   

15.
应联邦德国总统劳的邀请,今年4月8日至13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对德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德国是江主席对欧亚非五国访问的第一站,也是此访中唯一的欧洲国家。这是新世纪我国对欧洲的一次重大外交行动,对于促进中德和中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此外,今年又恰逢中德两国建交30周年。值此之际,江主席访问德国,双方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对中德两国在21世纪发展全面友好合作关系无疑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参加会议的六国元首各为何人?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会议,于2001年6月15日上午在上海举行。参加会议的六国元首分别为: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俄罗斯总统普京、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  相似文献   

17.
美国总统布什11月19日开始了为期40小时的北京之行。此间媒体报道了他在中国的活动,气氛看起来是轻松的。总统先生还花了两个多小时到老山骑山地车,重温青年时代的记忆显然让他开心。这一充满美式风格的安排,为他冬日中的北京之行营造了温馨的氛围。虽然中美之间仍然存在诸多分歧, 但是求合作的政治和舆论环境显然支配了这次访问。在布什总统来访前的几个月里,两个国家的首都为营造这种合作的氛围下足了功夫。彼此的底线在高官们频繁的互动下,早已得到明晰。总的感觉是,一种新的共识正在两个国家之间滋长。  相似文献   

18.
伊拉克战后不久,美国4月30日正式公布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5月,美国国务卿鲍威尔两次访问中东;6月初,美国总统布什进行首次中东之行,推动实施该计划。巴以双方都做  相似文献   

19.
刘明 《当代世界》2021,(10):49-50
2021年9月10日,习近平主席应约同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就中美关系和双方关心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广泛的战略性沟通和交流.习近平主席在通话中指出:"中美能否处理好彼此关系,攸关世界前途命运,是两国必须回答好的世纪之问."  相似文献   

20.
韩国外交政策的"两难"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武铉总统今年初以清新、改革的形象就任韩国新总统,半年来,支持率却由80%下降到50%。支持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卢武铉总统推行了与其竞选时的政策主张不同的内外政策,他的支持者们认为,新政府“没有一贯的政策理念”,“卢武铉变了”。卢武铉总统也坦言,“自己确实变了”。被韩国国内舆论斥为“屈辱外交”的美日之行及对朝核问题的态度,也令韩国国民失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