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发展的试题 1987年高考政治试题出得好: 一、时政题出得“活”。过去,我虽然经过连续几年指导高考总复习,但都没有离开一个“背”字。今年,高考的时事政治命题有创见,出现了贯彻落实赵紫阳总理在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的精神;要认真学习和理解邓小平同志关于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的“三条”标准;启迪考生认真回顾一年来,我国在政治、经济、外交、科学和体育等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应吸取的经验教训;重申了我国奉行的独  相似文献   

2.
高考试题是检测“立德树人”成果的主要载体。2020年高考文综政治坚持“立德树人”的理论逻辑,把“树人”和“选才”统一于情境设计、命题意图和层层设问之中。分析高考试题“立德树人”的情境设计和价值引领的实现方式,对于把握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和高三备考,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值高校录取新生的关键时刻,“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在上海举办,讲台上几位中国著名大学校长,“不约而同地对中国现行高考制度选拔人才的办法,使用了比较激烈的‘批判性’语言”(2006年7月15日《中国青年报》)。校长们说到,高考招生模式被人为地单一化,“学校还  相似文献   

4.
陈菁 《当代广西》2006,(19):52-53
2006年广西普通高考文科最高分672分,数学(文史)科的最高分——150分的“双料状元”被岑溪中学的伍思睿囊括,这一消息使岑溪、梧州甚至整个广西都沸腾了。谈到2006年的高考夺冠,伍思睿的父母总结是“顺其自然,不刻意追求,养成习惯,水到渠成”。而17岁的伍思睿却幽默地说,“那是因为要上名校的高手们打了一个瞌睡,让我有了机会。”  相似文献   

5.
1990年高考政治科评卷工作结束后,各地普遍仅映1990年高考政治试题不仅重视对考生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法制教育等,而且也比较注重对考生分析问题和判断政治是非的能力的考查,整张试卷较好地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同往年相比,1990  相似文献   

6.
《时事资料手册》2006,(2):61-63
2006年的高考政治复习,首先必须重视时代背景……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端,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延续了50多年的“计划”提法首次变成了“规划”,这折射出哪些信号?怎样理解“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这些都需要特别留意。  相似文献   

7.
陈颖  文东 《辽宁人大》2007,(8):44-45
又是一年高考时,精明的商家们不失时机地大炒“高考”概念,推出一系列与高考相关的产品和服务,高考补脑营养品、高考冲刺辅导书等充斥市场,更有甚者,上海还出现了“高考保姆”“高考房”“高考心理咨询”等新花样,招数繁多,让人眼花缭乱。  相似文献   

8.
尽管高考已经结束,但在考生中了解“高考移民”的情况,考生们还是相当谨慎。“‘高考移民’肯定有,我知道的就有不少,但我不会指名道姓地说出他们的,因为谁都不容易。”山东考生小魏这样对记者说,他的几分老成颇令人感到意外。“‘高考移民’在我们那儿这几年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有条件的谁不愿意考个好学校,如果我有门路也会这么做的。”看来,并非小魏老成,而是“高考移民”真的已经深入人心了。"“移民”大军,三路出击"“高考移民”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特有现象。由于我国幅员辽阔、考生众多,且各地区之间教育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实行…  相似文献   

9.
薛涌 《乡音》2014,(4):33-34
2013年,中国多地紧锣密鼓地设计改革高考的方案。10月份先有“英语退出高考”之说,11月又有了“数学退出高考”的设想。这些并非仅仅是决策者的构思。网上的民调显示,有大约九成网民支持英语退出高考,近75%的网民支持数学退出高考。熟悉中国网络情况的人恐怕都知道,这些网民,往往是年轻人。说这些民调多少反映了年轻一代的意见,恐怕并不过分。  相似文献   

10.
今年,江苏省2008年普通高考方案甫一露面,便引起各方的极大关注和讨论。也难怪,很少有一个词汇像“高考”一样牵动着普通百姓的神经。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下,高考成为千千万万学生奋发向上的目标和动力。随着形势的发展,统一高考的弊端愈发明显地暴露出来。首先,随着经济发展的差距拉大,教育发展差距也逐步拉大,拿一把尺子衡量全国各地的教育发展水平显然是不合理的,分配名额的录取方式也有违“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初衷。其次,考试内容单一,导致学习过程的  相似文献   

11.
考高分、上名校,在我国终于用令世界瞩目的“实现高教大众化”的发展速度,拆毁了教育资源稀缺导致的“高考独木桥”后,短短几年时间,围绕着高考,又令人惊讶地迅速形成了一座新“桥”,而这座桥似乎比以前的更窄、竞争更险恶  相似文献   

12.
1999年,广东省高考“3 X”科目改革方案,在经过十年的充分酝酿后出台。回顾我国高考科目设置改革走过的路程,深入研究“3 X”科目改革的成因和实质,对我们进一步搞好高考改革是一件十分必要、颇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13.
《时事资料手册》2006,(2):68-73
为配合考生做好高考时政复习,本期时事复习题的选题范围包括近一年来主要的时事内容。有关十六届五中全会的详细内容请参见本刊2005年第6期“十六届五中全会专题”,有关两会的详细内容请参见本期“两会专题”。  相似文献   

14.
综观近两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和教育部考试中心的有关说明,人们深刻地领悟到: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就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政、史、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改革的现实和发展趋势给政治课教师带来的启示是:  启示之一,迎接新挑战,更新政治课教育教学观念。高考改革作为国家教育改革的重点和热点,历来备受各界的关注,具有指挥棒的功能。众所周知,我国“3+X”高考方案改革始于1999年。当时广东率先进行“3+X”高考方案改革,其“X”部分为“综合能力测试+…  相似文献   

15.
2005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共有5套(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试卷3套,北京、天津各1套);政治单科试题3套(江苏省、上海市、教育部考试中心各命制1套)。所有这些试卷中的政治试题,均依据“2005年考试大纲”,坚持以能力立意、以问题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做到了稳中求进,稳中求改,稳中求新。在考试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等方面保持了连续性和稳定性。本文着重就多套试卷中政治试题所表现出来的带有规律性的特点进行分析,以进一步明确高考的基本要求,从而更为理性地把握复习备考方向,提高教学及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1…  相似文献   

16.
弹指一挥间,从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已整整30年。风雨30年,高考的记忆随着时光的变迁而沉淀,变幻着不同的时代特征,书写着无数中国人的喜怒哀怨。30年来,对于千百万高考经历者来说,高考依然刻骨铭心:“如果没有邓小平,我现在还是个泥瓦匠”,“如果没有邓小平,我现在还是赤脚医生”,“高考为我的人生带来更多机遇”……说话者的身份在变,不变的是话中的追忆和感激。30年前,高考使一代中国读书人“乌鸡变凤凰”,命运轨迹发生重大转变;30年后的今天,高考依然左右着千百万年轻人的命运,但“大学生”的“名片”价值已是今非昔比,“一考定终生”的高考制度也开始受到人们的质疑。但是今天,我们依然感谢高考,崇信高考。因为,一个国家,需要建立必要的考试制度,以选拔人才,壮大国力;一个社会,需要为公民提供公平竞争的平台,帮助他们提高就业率;一个家庭,尤其是贫困家庭,更需要国家建立一种制度来为他们提供改变命运的机会……高考,在一如既往忠实履行着历史使命。而高考制度,也在人们善意的鞭策下,悄悄地进行着改变。  相似文献   

17.
2008年高考江苏数学卷以《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紧扣《江苏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以及《2008年江苏省高考数学科考试说明》的规定.全卷围绕新课程的要求和中学数学教学的实际,多方位、多层次地考查同学们的数学基础知识、理性思维、对数学本质的认识、数学素养和学习潜能.《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的新增内容及传统的重点内容在试卷中得到了比较恰当的体现,具有较强的选拔功能.  相似文献   

18.
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很难有一个考试像中国高考一样被赋予如此沉重的色彩:虽不能说高考将完全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但毫不夸张地说,在中国,高考能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人的命运走向。但这个中国最重要的考试却在2001年因其考录方式遭遇了挑战。  相似文献   

19.
《群众》2017,(12)
正今年,是恢复高考40周年。推开中断十年之久的高考之门,无数人欢欣鼓舞、喜极而泣,因为他们的人生多了一种可能。对于参加1977年高考的不少考生来说,彼时高考确实是命运的分水岭。今天我们纪念恢复高考40周年,当然不能是例行公事般地发几声感慨,而是应把握历史行进的轨道,在重启高考中感受改革的魅力。严格地说,1977年恢复的是高考也是高考制度,是拨乱反正也是一次深刻的教育改革。其中,最让人触动的有两点:一  相似文献   

20.
1.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009年高考政治学科的考试大纲把“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修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