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1957年马来西亚独立后,马来西亚华人的政治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随着华人政治角色的转换,华人对当地政治的参与度越来越高,华人的政治地位和政治作用日益加强.马来西亚华人参政的经验为东南亚其他国家华人的政治发展带来了许多积极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东南亚华人政治参与发展很快,但各国在参与形式、所选渠道、参与层次及绩效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异.本文通过对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三国华人政治参与的比较分析,发现民主化进程的确推动了华人政治参与的扩大,但具体影响方式、影响范围和影响力大小又是不确定的.合作、竞争和依附,至少构成三种不同的路径选择.较之民主化因素,民族身份认同对东南亚国家华人政治参与模式选择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3.
东南亚华人参政的特点和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治权利是族群和个体的根本权利 ,是经济利益的根本保障。近 3 0年来 ,东南亚华人的政治地位有所改善 ,参政意识也随之提升。东南亚华人参与当地政治活动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华人政党或社团代表华族群体参与 ,如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尼 ,但惟有新加坡华族能平等参与社会政治 ;二是以公民身份参政 ,不凸现华族身份 ,不代表华族群体 ,如泰国、菲律宾和越南。  相似文献   

4.
自独立以来,马来西亚华人社群除了透过政党政治、利益游说等体制内方式从事政治参与和影响政策以外,也通过动员体制外的力量,以社会运动的形式,试图介入政策制定过程.马来西亚华人社群透过社会运动,令社会和国家建立了沟通的管道,对政治民主与社会正义做出重要贡献.然而,社会运动的出现,也意味着正常的体制管道存有不足,因此必须将之放在国家与社会的视角中加以解释.因此本文认为,马来西亚华人社群的社会运动需要承担起双重任务,既要抗衡国家,也得服务社会,并把两者有机地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5.
马华公会是马来西亚政治史上最为重要的华人政党 ,本文对马华公会的党员及其政治参与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以来,马来西亚政治的主导因素是种族政治和伊斯兰政治化,伊斯兰党崛起成为主要反对党之一.华人政党马华公会和民政党对伊斯兰党坚决反对;行动党对伊斯兰党的态度是在反对和合作中反复,为了建立公正和民主的马来西亚,行动党与伊斯兰党合作,但因为伊斯兰教国问题,行动党与其决裂.华人政党与伊斯兰党关系的变化,影响到马来西亚的种族关系、种族政治和伊斯兰政治化.  相似文献   

7.
马来西亚是一个令人流连忘返的国家。华人占全国人口的29%,他们在马来西亚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马来西亚的国家建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与其他东南亚国家华人相比,马来西亚华人保留了最为浓重的中华文化特色。你如果想要了解海外华人,那么,你一定要去马来西亚。你如果想知道海外华人是怎样保持和发扬民族文化的,那么,你也一定要去马来西亚。  相似文献   

8.
马来西亚华人的语言在当地多语社会和现代化环境下备受冲击,而作为社会基本单位的家庭所使用的语言也受其影响而发生变化.本文根据在马来西亚进行的实地调查所得到的数据和实例,从夫妻、兄弟姐妹、父子以及祖孙用语四大角度来考察华人家庭语言的现状以及变化,研究对象包括福建、广东、客家、潮州和海南五大华人方言群体.研究证实,马来西亚华人的家庭语言正处于从华人方言逐渐转向华语和英语的历史性过渡中.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马来西亚华马两族执政党的不同地位、政府公共职位的族群分配比例以及选区划分的族群利益倾向,探讨马来西亚族群政治分层以及族群在政治领域存在的结构性差异.结果表明,华人明显处于政治弱势,在族群权益博弈中的地位由此大为削弱.  相似文献   

10.
2011年底,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课题组以"华人对中国的认知"为题对马来西亚华人与其他族裔进行了实地问卷调查。本文通过对这次问卷调查的分析,主要探讨了当代马来西亚华人对中国形象的认知:文化上认同中华文化,认为中华文化对他们的生活、事业产生很大影响;经济上认同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并有参与其中的意向;国际影响力上认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总体扮演积极的角色;政治上对中国的软实力状况有所保留;国民素质上也对祖籍国民众作出一定程度上的肯定。本文还探讨了马来西亚华人在中国形象传播与建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指出共享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是他们发挥作用的动力。  相似文献   

11.
在1999年马来西亚大选前夕,马来西亚2095个华人社团共同向参与竞选的各政治派别提出了一系列的社会政治诉求,旨在改变那些他们认为是不公平的社会政策,特别是种族间的不平等。诉求运动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引发了一定范围内华巫种族关系的紧张。为消除这种紧张关系,双方互有妥协,部分关键诉求最终被迫搁置。该诉求是一次典型的政治参与运动,有着特殊的历史与现实背景。新经济政策实施以后,华社已有多次诉求提出,1999年的大选和巫统的分裂则为其再次提供了现实机遇。然而,由于诉求提出的民间性、偏向性、时效性等特征,该运动因遇到诸多问题并未坚持久远。不过,诉求事件为华社政治参与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使之日益成熟。  相似文献   

12.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推动了马来西亚社会和政治的伊斯兰化,并影响到马来穆斯林妇女的权利和地位.本文从分析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妇女观入手,探讨马来西亚政府、政党、宗教部门和非政府组织如何从法律、法特瓦、政策、宣传来规范妇女的行为,并分析联邦政府与州政府、执政党与反对党、乌来玛与非政府组织围绕妇女权利展开的争论和斗争.  相似文献   

13.
文莱现有华人3.76万,集中在城镇居住,是文莱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族群.在"马来、回教、君主"政治制度框架下,华人的公民权受限制,加入其国籍非常难,没有政治诉求的机会;在经济领域里马来人优先,但华人有较大发展空间;在社会生活领域,华人可组建社团,参与公众活动,政府允许华文教育生存发展;华人宗教信仰自由,可维持华人意识和华族认同,但必须效忠苏丹;华人和马来人能和睦相处,没有种族纠纷.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星洲日报》和《南洋商报》及其他马华主要报刊相关言论和社论的文本分析,揭示了20世纪80-90年代期间马来西亚华人政治参与意识的变化,包括民主政治思想的启蒙,民主政治实践的探索,以及超越种族政治的发展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5.
Based on a large-scale territory-wide questionnaire survey, this study purports to delineate the pattern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the Hong Kong Chinese. It is found that though the overall level of participation remains low, political activism has nonetheless increased since the early 1980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Hong Kong is primarily parochial and conventional in nature, yet there also exists a significant expressive and unconventional component. The mode of participation is fragmented and largely individualistic. Hong Kong Chinese are increasingly inclined to take collective actions, but participation mobilized by political groups is still limited. Hong Kong Chinese however pay much attention to politics. In view of the coexistence of high cognitive participation and low behavioral participation, Hong Kong Chinese can be appropriately described as “attentive spectators.” He is the author ofSociety and Politics in Hong Kong (1982) andHong Kong Politics in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in Chinese, 1993)  相似文献   

16.
印尼总统佐科维自2014年10月上台以来,重视与中国发展政治与经贸关系,与中国缔结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族群政策方面,他采用公平对待各族裔、各宗教的政策,继续改善包括华人在内的少数族裔的地位,华人的政治参与、经济参与和社会文化权利都有所提升。在此背景下,外界认为印尼华人正处在历史的最佳时期。但在较好的现状和光明的前景下,依然存在影响华人生存状况的隐忧。印尼经济发展疲软、政府控制力偏弱以及歧视华人的社会基础深厚,是造成隐忧频现的原因。如果佐科维政府的经济改革仍不奏效,政府对社会现状持续失控,针对华人的大规模骚乱事件仍将有可能发生。  相似文献   

17.
功能异化的马来西亚《内部安全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60年制定的<内部安全法>在马来西亚政治生态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该法原本是马来西亚政府打击马来亚共产党等左派势力的重要手段,但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其功能发生严重异化,逐渐成为政府与当权者打击体制内反对派乃至执政党巫统内部不同势力及社会民权运动人士、控制新闻媒体的法律借口.自20世纪90年代末起,政府滥用该法引起许多政党、社会团体特别是持不同政见人士的强烈反感和不满,国际社会对此也给予高度关注.目前,马来西亚国内废除该法的浪潮日趋高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政治参与、经济参与、社会文化参与等各方面考察菲律宾华人与当地民族的关系。菲律宾华人与当地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 ,就是华人正在逐渐地被同化 ,或叫菲律宾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