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解曦 《党史博览》2022,(4):21-24
1947年8月7日,蒋介石到延安是一件引人注目的事件.当时,全面内战爆发一年多时间,国民党军也由攻势变为守势.此前的3月,国民党胡宗南部进攻延安,虽然占领了延安,但得到的仅仅是一座空城.毛泽东、中共中央及延安民众其实在胡宗南部进攻之前早已撤离,胡宗南部因此深陷陕北战场的泥潭.陕北战事久拖不决,使得蒋介石颇为烦躁.而榆林...  相似文献   

2.
解放战争初期,我在延安中央军委三局实验室做无线电技术工作.为前方部队装配实验无线电收、发报机,也担任军委总部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和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维修工作,那时,我们的实验条件差,任务重,后来领导让我们把实验室的装配间搬进了广播电台的大播音室里.这样,我们对广播电台的重要性了解得更多了.如原国民党空军上尉飞行参谋刘本善驾机起义,飞抵延安,就是因为听了延安广播电台的播音.此事,震动了国民党蒋介石,他们很害怕我们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声音,想破坏延安广播电台.其实,我们早有预见和准备,当敌人攻占延安时,我们已在瓦窑堡某地一个  相似文献   

3.
淬火征途     
从北安到延安,是漫漫长途.我们是一路乘飞机、换汽车,最后坐火车走过来的."从延安到北安——跟党走、奋斗行"大型主题采访第一分队于2021年4月19日抵达延安. 从延安到北安,是长途漫漫.1945年11月15日,党中央派出奔赴东北的干部团用双脚跑赢了国民党的飞机、轮船,抵达北安.他们这一路,走了两个多月,很多路程靠双脚丈量.  相似文献   

4.
延安谋面1937年11月7日,革命圣地延安虽是秋末冬初,但天气并不太冷。这天下午5时左右,毛泽东、张闻天、叶挺、项英、袁国平、周子昆一行,一起走进凤凰村李家窑一座坐西北向东南的院落———毛泽东的家。毛泽东今晚要摆家宴为项英接风,为叶挺饯行。叶、项都是应中共中央的邀请来延安的。叶挺当时在南京,得知邀请后,立即转道武汉,乘飞机去西安,再乘汽车于10月下旬来到延安。项英接到通知时在赣南游击区,几经辗转来到南京八路军办事处,乘火车去西安,再转汽车来延安,因此,比叶挺晚到延安一个多星期。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对新四军的组建和华中抗日根…  相似文献   

5.
林玉华 《学习导报》2011,(13):31-31
延安整风运动以后,作为一个正在走向成熟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应该有自己正式的旗帜。1943年4月28日,在延安杨家岭窑洞里,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作出了关于制作中国共产党党旗样式的决定":中共党旗样式:长阔为三与二之比,左上角有斧头镰刀,无五角星。"  相似文献   

6.
一、不朽的名字 1944年9月8日,在延安枣园的沟口操场,中共中央直属机关约1000人在这里举行了一场隆重的追悼大会. 不过,这次追悼会所悼念的并不是什么声名显赫的重要人物,而是中共中央警备团一名普普通通的警卫战士--张思德.  相似文献   

7.
1946年7月21日,晋绥根据地创始人、八路军120师政委、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关向应因肺病在延安逝世,年仅44岁。 噩耗传来,晋绥500万人民缠黑纱一周致哀,延安 《解放日报》发表中共中央讣告,毛泽东、朱德、刘少奇、任弼时、彭  相似文献   

8.
这幅照片来自东北烈士纪念馆.它拍摄于1945年的秋天,背景为延安的宝塔山,左为毛泽东,右为当时正在延安炮兵学校任校长的朱瑞.谁也不会想到,这幅照片上的毛泽东,后来会被加工成为开国大典上首次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的领袖画像.  相似文献   

9.
刘强 《党史纵横》2007,(12):32-37
1939年11月12日,来华参加抗战的著名医生、加拿大共产党人白求恩,在晋察冀边区抢救伤员时不幸中毒牺牲.毛泽东于1939年12月21日写下了著名的《纪念白求恩》一文,高度赞扬了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国际主义精神.此后,还有经宋庆龄介绍来延安的印尼籍德国共产党人毕道文、由斯大林派来延安的苏联人阿洛夫以及率公谊会医疗队来延安的英国人叶彼得等多名外国医务人员参加援华医疗工作.然而一直以来,这些洋大夫在延安战斗岁月里的工作生活情形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0.
1941年10月3日,远在苏北担任中共中原局书记、新四军政委的刘少奇收到中央的电报,通知他速返延安,并参加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次年3月19日,刘少奇从苏北阜宁单家港出发,踏上了回延安的漫漫征途.此后,刘少奇一行行程数千里,途经苏、鲁、豫、冀、晋、陕六省,一路餐风宿露,历尽艰险,终于1942年12月30日抵达延安.后来,人们把刘少奇的这次远行称为"小长征".  相似文献   

11.
<正>1.毛泽东与黄炎培的"延安对"1945年7月初,为巩固民主团结、促成国共谈判,黄炎培等6名国民参政员造访延安。虽然只有5天时间,但中共领导人的朴实稳重,红色延安的民主祥和,让黄炎培不禁感慨:"延安五日中间所看到的,当然  相似文献   

12.
"你为人民做了好事" 1942年2月20日,延安.毛泽东在为中共中央书记处起草的给新四军政委刘少奇及华中局的电报中说:"除吕振羽、贺绿汀外,其他高级文化人亦望抽一批来延安从事学术研究,他们在苏北游击环境无研究学术可能,不如来延安成就较大."后来,在党的安排和保护下,吕振羽与贺绿汀等同志辗转来到延安.  相似文献   

13.
"亲爱的爸爸,当你被国民党的顽固分子杀害了的时候,我还在妈妈的肚子里,已经就是一个没有爸爸的孩子了."亲爱的爸爸,你死去十二年后,妈妈不知道受了多少苦,流过多少泪,一直来到了延安,我们才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我长大了,一定要做革命工作,为爸爸报仇."这是一篇1944年6月22日写于延安、被收载于<中华之魂--养教篇>的少年日记.  相似文献   

14.
2021年4月19日,"从延安到北安——跟党走、奋斗行"大型主题采访第一分队来到革命圣地延安.站在巍巍宝塔山下,听着延河水潺潺流淌,我们依稀可以感受到革命先辈们当年的激情岁月.  相似文献   

15.
云选 《党史博览》2007,(3):28-29
1947年3月8日,延安各界召开了保卫延安战斗动员大会,参加会议的大部分人是从延安周边赶来的农民和民兵.彭德怀在会上挥起有力的手臂说:"蒋介石、胡宗南调动大军打我们的边区,破坏和平,我们一定要消灭它."此时,在延安的主力部队,只有2.6万人;装备很差,山炮和迫击炮每门只有20发炮弹,每支步枪子弹不到30发,每挺机枪子弹不到500发.  相似文献   

16.
1937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开赴前线,对日本帝国主义作战.9月25日,平型关大捷,歼灭日军一千多人,振奋全国人心.消息传到延安,大家欢欣鼓舞.就在这欢呼胜利的庆贺声中,延安的宝塔山下,却发生了一起历史悲剧:红军将领黄克功因逼婚未遂,枪杀了青年女学生刘茜.这件事当时在延安引起了不小的震动.笔者当时在延安抗大学习,亲身经历了这个事件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3月20日至22日,山西省委党史办赴延安开展了"弘扬延安精神写好红色家谱"主题党日活动,大家的灵魂受到很好的洗礼。以下是一组坦陈心扉的感言,似汩汩清泉从心田流出……延安的窑洞王卫香初春时节,单位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到延安参观学习,这一下子勾起了我对延安的记忆。回忆延安的第一瞥还是20多年前的事。那时,因为是匆匆路过,停留的时间很短,延安给我留下的印象,仅是那画儿一般的宝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办了一所史无前例的敌军战俘学校——延安日本工农学校,先后接受了900多名学员.这些学员在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和优待俘虏政策的感召下,逐渐觉悟,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反战活动,和中国抗日军民一起,谱写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新的篇章.1 1940年4月,日本共产党的创建人之一、时任日本共产国际代表的野坂参三来到延安.5月,他向中共中央建议设立一所专门的学校,把日益增多的日俘组织起来,集中进行反战和平教育,提高对日俘训练、教育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中共中央很快接受了这个建议,并委托八路军总政治部筹建这所学校.征得毛泽东同意,学校定名为“日本工农学校”.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和筹备工作,10月,日  相似文献   

19.
1945年8月15日日本全面投降,抗日战争取得全面胜利。当时我正在延安。消息传来的时候,天已近黄昏,延安数万军民都跑出窑洞,沿着延河的宽阔地带,大声欢呼跳跃,可惜那时没有鞭炮,但所有的腰鼓都搬了出来,真是鼓声震天,随后又举起无数的火把,像是点燃了整个延安的天。每个人的脸上带着狂欢兴奋,同时又有不少人泪流满面,经历了八年的艰苦卓越的战争,我们终于胜利了!在1945年春季的时候,已经估计到胜利即将到来,在延安抗大、陕公、党校的许多学生,开始陆续开赴多处敌后根据地,准备与日军作最后拼搏,也预防国民党军队开到敌后摘桃子。我当时住在党…  相似文献   

20.
1941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这是对即将开展延安整风运动的动员.9月10日至10月22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拉开了中央领导高层整风运动的帷幕.1942年2月,毛泽东作《整顿学风党风文风》(即《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的报告,全党普遍整风运动由此开始.1945年4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