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龙里县地处黔中,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迅速。2015年,龙里在全省88个县(区、市)增比进位考核中名列第6。尽管经济社会快速赶超发展,但至2016年1月,全县仍剩余贫困人口7734户(其中2172户为纯低保户和五保户)24244人,约占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原因在于龙里的山区性、民族性、历史性和不平衡性。针对至今仍未脱贫的每家每户每个人,龙里县充分利用并深入贯彻中央、省有关脱贫攻坚的政策措施精神,结合  相似文献   

2.
罗士朝 《当代贵州》2013,(14):55-55
"龙架,本山名,卫治其下,因此以龙架山之龙,乡里之里,而得‘龙里’之名"。"龙里"成为行政区域名称,始于元朝至元二十年(1283),至今已有730年历史。地处黔中腹地的龙里县,自古就是贵阳的东大门,是东出三湘南下两广的要津。古时商道驿道横贯,站铺相望,商贾接踵;境内山水田园俊秀,文人流连,墨客竞书。说起龙里的文化,不能忽略几个关键词。冠山——龙里文脉。冠山,位于县城东部,面积百余亩,高十余丈,  相似文献   

3.
《当代贵州》2008,(14):F0002-F0002
放马草原,长相思——龙里记忆龙里县地质地貌丰富多样,自然景观多姿多彩,是省会贵阳东郊绿色生态旅游休闲度假胜地,贵州东线旅游第一站。  相似文献   

4.
汪永丽 《当代贵州》2014,(21):42-43
正龙里县紧扣全省"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主题实践活动,继续深化"德行龙里"工程,以"孝"文化为突破口,全面提升全县公民道德建设。2013年以来,龙里县充分结合本地道德建设实际,创造性实施以"诚、爱、礼、孝、仁"为核心内容的"德行龙里"工程,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一年实践,"德行龙里"工程在全县引起强烈反响,有效促  相似文献   

5.
在2001年全国科技扶贫工作会议上,我省龙里县"种植、养殖、沼气"的生态农业模式被国家科技部誉为"贵州龙里模式",这为喀斯特山区提供了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正5月24日,汽车缓缓行驶于龙里县城大街小巷,透过车窗,只见街道干净整洁,车辆摆放有序,号召讲文明树新风的标语随处可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彩绘文化墙图文并茂……"文明创建的目的是给居民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龙里县文明办副主任莫岱维说,龙里县重点围绕加强环境治理、秩序治理和城市基  相似文献   

7.
《理论与当代》2020,(1):40-41
龙里县启动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以来,以"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德行龙里·志愿黔行"为主题,以"感恩携行、发展齐行、自治同行"为路径,以"唱响一首感恩歌、争做一个文明人、找准一条发展路径、共建一个美丽村寨"为切入点和主抓手,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德行龙里"精神文明创建成果。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龙里县供电局被评为贵州电网公司“安全生产先进集体”,2001至2003年度、2004至2006年度贵州省文明单位,2000年以来黔南州“文明单位”,以及行业内“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营销优质服务技能竞赛中获组织奖、(业扩报装专业)集体奖、(用电检查专业)集体奖。从2004年以来,一跃成为龙里纳税大户之一。2006年的税收占当地财政总收入的7.3%。荣誉和成绩,离不开龙里县供电局抓好党组织建设,凝聚力量,开拓创新,团结协作的努力。  相似文献   

9.
正4月2日一早,记者在龙里县湾滩河镇见到了村民口中的"老农哥"罗应君。罗应君话不多,来到地里他才打开"话匣子",说起了这20多年的农技历程。1992年,从黔南农校毕业后,罗应君被分配到龙里县最偏远的巴江乡农技站,开始了农技推广生涯。巴江乡距龙里县城70余公里,其中最边远的平坡村距乡政府20余公里。这里农业基础薄弱、种植观念落后,生活十分贫困。1993年,乡政府领导挑选踏实肯干的罗应君住到平坡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龙里县以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为契机,把乡镇环境整治工作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有机结合,采取"三着力"工作方法,确保乡镇环境整治常态长效。2019年以来,龙里县乡镇环境整治工作连续5个季度位列黔南州第一位。一是着力机制建设,压实环境整治责任。将乡镇环境整治工作纳入县委经济社会发展"三个一"调度会重要内容,确保工作常抓常推不断档。制定《龙里县乡镇环境整治督查工作方案》,组建专门督查队伍,常态化开  相似文献   

11.
贵定县位于贵州省中部,隶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设置有新添卫(卫所在今县城处).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析新贵县的平伐司、定番州的丹平司、龙里卫的把平司及大平伐司等地设置新县,县名取新贵县的"贵"、定番州的"定",合称贵定县.县治在今贵定旧治.贵定县与新添卫两个行政区并存,辖地各有所属.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裁新添卫,贵定县治移至卫城(今县城).1952年,贵阳专区改为贵定专区,专员公署移至贵定县城,直至1956年撤销贵定专区.  相似文献   

12.
福泉市位于贵州省中部,隶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作为行政区划名称,出现较晚,是1953年才有的。在此以前,这片区域一直叫平越。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置平月长官司,明洪武八年(1375年)改为平越安抚司,十四年(1381年),置平越守御千户所,十五年(1382年)升为平越卫。二十一年(1388年),裁平越安抚司。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置平越军民府,府卫同城。清康熙十年(1671年),裁平越卫,置平越县,为府附郭。二十六年(1687年),平越军民府改为平越府。嘉庆三年(1798年),平越府改为平越直隶州,同时裁平越县。民国3年(1914年)撤州改县。1953年7月,改平越县为福泉县,得名于县城内的福泉山。1996年,撤县建市。  相似文献   

13.
正龙里县快递物流园作为贵州打造的以物流服务为主的服务业聚集区,经过短短4年发展,快递物流业在龙里裂变式增长,逐步成为贵州乃至西南地区的快递、物流和农产品集散中心。收到订单、拣货员拣货、包装封口、上车运输……在龙里县的贵州快递物流园里,天猫超市贵阳分拣中心的人员正在有序地将货物发往全省各地。这个占地14000平方米的天猫超市仓储中心,2018年8月  相似文献   

14.
晴隆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与关岭,兴仁,普安,六盘水市毗邻。面积1325平方公里。居住有布依、汉、苗等民族。年均降雨量1564.7毫米,为全省最多。 今县境在唐时称来南县。宋属绍庆府。元置安那州,隶普安路总管府。明洪武十五年(1382),置普安卫。二十一年(1388),置尾洒堡。二十三年(1390)十二月,改置安南卫,隶贵州都司。二十五年(1392),迁卫治于尾洒堡,  相似文献   

15.
正龙里是"中国刺梨之乡",是全国集中连片最大的人工刺梨基地。目前,龙里正纵深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一幅产业兴、乡村美、百姓富的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走进龙里县湾滩河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村民忙着整地、栽种育苗、翻耕农田、蓄水集肥……一片欣欣向荣的农忙景象。湾滩河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地势平坦,气候环境优越,是龙里最大的蔬菜种植基地,也是省级重点农业园区。近年来,湾滩河镇依托优势发展农业,许多农民依靠产业致富,家家户户都修起了小洋房,开上了小轿车。  相似文献   

16.
天下之本在家。尊老爱幼、耕读传家,中华民族传统的家庭美德早已深深融入中国人的血液,成为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财富和文化符号。走进黔南州龙里县洗马镇金溪村百年银杏树掩映的一座座农家小院,家家门前悬挂着一块别样的小木牌,上面镌刻着内容不同的家训,成为一道独特的文明风景线。2018年,龙里实现整县出列,一举摘掉穷帽子,群众有了新追求。  相似文献   

17.
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位于我省西南部,隶今安顺市。 紫云建县始于唐代,迄今已有1300余年。该县历史建置隶属纷繁,唐代在今县境置琰州降昆县,宋置和武州。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置和弘州,后改镇宁州,属普定路。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置康佐长官司。正统三年(1438年)以康佐长官司属镇宁州,直隶贵州布政司,嘉靖年间徙镇宁州治于安庄卫(今镇宁县城)。清雍正五年(1727年)废康佐长官司,七年1829年置威远营,八年(1730年)置归化厅。民国2年(1913年)改厅为县,因此归化县与  相似文献   

18.
龙里河大桥     
管云 《当代贵州》2023,(Z2):88-89
<正>【桥梁名片】位于龙里县境内,是龙里县黔中龙溪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先导区连接龙里草原片区的控制性工程。大桥为双塔双索面钢混叠合梁斜拉桥,建成后桥长1260米,桥高288米,主桥跨径528米,建成后将成为世界首座车行道与玻璃观光步道共桥面的斜拉桥。目前正在建设,预计今年底通车。  相似文献   

19.
正一个支部就是一块"磁铁"。今年4月,黔南州龙里县在全县458个党支部10241名党员(含预备党员275名)中创新开展组织生活"磁铁行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使党群连心、争创先锋,基层风貌焕然一新。"磁铁",顾名思义,能够产生"磁场",具有吸引铁磁性物质的"磁力"。龙里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委党建办主任胡伟谊告诉记者,"开展‘磁铁行动’,就是要规范和创新基层党组织生活,把‘三会一课’开成‘议事会’、村级重大事务‘质询会’‘忆苦思甜’精气神提振  相似文献   

20.
正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龙里县经济社会发生了全方位、历史性的巨大变化,描绘了一幅生态美、百姓富的新画卷。70载砥砺奋进,70载铸就辉煌,70载岁月峥嵘!地区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城乡面貌日新月异、脱贫攻坚喜报频传、乡村振兴谱新篇、民生工程大发展……这里早已今非昔比,取而代之的是一幅生态美、百姓富的新画卷。这里,是龙里。"先导区"联通贵阳经济社会发展跃升新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