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现湖北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必须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发挥比较优势,以武汉为龙头,以工业化为突破口,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改善投资环境,打造带动湖北经济高速成长的“发动机”。  相似文献   

2.
“中部崛起”中湖北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岚  李双胜 《理论月刊》2005,(10):76-78
改革开放后,由于国家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陷入了"塌陷"的境地,曾经的经济强省更是被日益边缘化.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为湖北的重新崛起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湖北要立足现实,扬长避短,实行跳跃式发展战略以加快自身的发展,力争在中部崛起中起领军作用.  相似文献   

3.
4.
关于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论和政策依据上,对中部崛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做出了四个基本判断:“取中战略”是促进中部崛起的政策依据;中西部共同开发是促进中部崛起的合理要求;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的“国内经济大循环”战略是促进中部崛起的必然选择;建立全国性的新的经济增长极是促进中部崛起的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5.
<正> (1)我们认为,“在中部崛起”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概念,不仅仅意味着若干经济指标的增长率和经济排序,更重要的是经济素质的提高;不只是在经济方面的比较,还包括科技、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素质的提高;它不是指某一时点的水平,而是一个较长时期内综合水平的变动趋势。实质上,这是一个将湖北置于外部环境之下的区域综合发展战略,它要揭示的是湖北应当在中部地区长期保持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领先地位,保持稳定的发展趋势,良好的发展路子和足够的发展后劲。因此,这个战略的主要内容应包括经济增长的速度  相似文献   

6.
<正> 衡量一个国家、省、地区优势的重要标准是商品的覆盖率。用这个标准来衡量,我省轻工业除少数产品外,多数竞争力不强,覆盖率不大。相反,在重工业中,汽车、水电、居全国第一位,钢居全国第三位。以“一、二、三”为主体的重工业才是我省的真正优势。其中汽车工业又是优势中的优势。水电和钢属原材料和能源工业,是发展工业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业,虽然它的覆盖率大,但由于两者自身的特点所限,对全省工业的优化组合牵动作用不大。而汽车工业则兼而有之。一九八七年我省汽车生产仅二汽一家就达到12万多辆,其产量、质量、销售量均居全国第一。以二汽为主体的东风汽车工业集团是全国第一个也是  相似文献   

7.
实现中部崛起的关键在于加速推进工业化(一)实现中部崛起是各级领导干部肩负的崇高使命和重大责任。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中部地区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  相似文献   

8.
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湖北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在武汉城市圈建设正式启动一年之际, 我们在《特别策划》栏目中推出这组文章:几位作者对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战略定位、发展思路、政策措施和实施进展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不乏真知灼见。希望广大读者能从中了解这方面的情况,同时,也企盼各有关城市和有关部门继续共同努力,进一步加快武汉城市圈建设。我们相信:只要扎扎实实地按照四个“一体化”的总体思路做好工作。一个生机勃勃的武汉城市圈就一定会崛起在荆楚大地,成为全国的重要增长极!  相似文献   

9.
<正> 1.随着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全国出现了改革开放的新格局。为了迎接挑战,湖北省广泛开展了发展战略的研究工作,不少专家学者、志士仁人艰苦探索,献计献策,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和对策。但是,从总体上看,具有湖北特色的经济发展的新路子还没有明确,湖北发展的战略目标也十分模糊。从而加剧了这一问题的紧迫性。本文在总结前段战略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借鉴国际大循环的思路,结合湖北的实际情况,提出“内外循环,湖北崛起”的经济发展战略,并作出初步的论证。  相似文献   

10.
<正> 面临严峻的挑战形势近几年来,我省对外开放取得了显著成就。目前,我省已同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外贸工作完成了以调拨为主到全面自营出口的转变。1987年,全省外贸出口额达9.55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5倍多;利用外资已初见成效,1983年至1987年,全省(不含中央在我省直属企业)吸收外资共达1.7959亿美元,截至1988年6月底,外资企业已达100户;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交流关系;旅游事业迅速发展,1978年至1987年旅游创汇累  相似文献   

11.
<正> 为实现湖北“中部崛起”,集思广意,献计献策,本刊特举办实现湖北“中部崛起”有奖征文活动。热忱欢迎广大理论工作者、企业家和实际工作者踊跃应征。具体要求如下: 一、征文内容:①“中部崛起”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意义;②探索“中部崛起”  相似文献   

12.
《思想工作》2005,(1):25-25
五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五年以来,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累计投入约4600亿元,财政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累计安排5000多亿元,长期建设国债有1/3以上用于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左右。五年来,西部地区农村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迈出重要步伐,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初步得到改善。西部地区已经建成了贫困县出口公路1郾7万公里、通县油路2郾6万公里,开工了4郾6万公里的县际公路。国家累计投入170多亿元,支持西部地区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投入80…  相似文献   

13.
在去年12月5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部崛起”的提法,首次出现在今年经济工作的六项任务当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鲁志强认为,这是继“五个统筹”以后,中央针对“中部塌陷(发展速度落后于西部、发展水平落后于东部)”现象进行宏观调控的又一个举措,表达了中央试图尽快解决这个焦点问题的决心。鲁志强表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曾提出过类似“中部塌陷”的预警,而如今,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预警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1980年中部地区人均GDP相当于全国平均数的88%,1990年下降到83%,而到了2003年,中部地区只相当于…  相似文献   

14.
<正> 我省粮食在经过“六·五”期间的超常增长之后,近两年来出现了新的情况,突出表现在1985年的粮食减产和1986年的缓慢回升,粮食问题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报告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如何引发粮食发展机制、培植粮食增长后劲的基本思路和政策定向。两点说明:  相似文献   

15.
中部崛起战略为中部各省发展经济提供了良机。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是国家财富和个人收入持续增加的根本动力。丰裕的人力资本为湖北构建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如何解决人力资本利用率不高、配置不当、投资不足、回报不高的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而解放思想、改善人力资本环境,实现人力资本的市场配置,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完善收益分配制度,是实现湖北乃至整个中部地区板块崛起的必然路径。  相似文献   

16.
<正> 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报告中指出:“在产业发展的地区布局上,既要重点发展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作用,又要逐步加快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开发,使不同地区都能各展所长,并通过相互开放和平等交换,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和地区经济结构。”这是我国调整产业布局和发展地区经济的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17.
<正> 实现“在中部崛起”的战略目标,我们有着许多有利的条件:湖北地处祖国中部,交通方便,资源丰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经过三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全省已经有了较为雄厚的经济基础和经济实力。尤其是十年来的改革、开放,给湖北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因此,只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加上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在中部崛起”的战略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正> 湖北实现在“中部崛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的干头万绪,是错综交织、回环呼应的。这种复杂性表现在社会有机体运动的各个部分、各个过程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限定上。这种相互制约与相互限定,使得社会总体好象是一种层层相选的环形组合,要变动其中的任何一部分,都要先变动另外一部分。于是,湖北在“中部崛起”这一社会系统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就出现了所谓“悖论”,即复杂的社会现实导致理论的徬徨与对策的两难。  相似文献   

19.
中部工业化发展滞后严重制约着中部经济崛起,构筑中部产业增长极是促进中部崛起的必然选择。按产业结构优化、合理布局及集群化发展思路,促进中部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成为产业增长极,有利于彰显中部资源优势及产业优势,加速推动中部工业化进程,稳健提升中部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严锴 《学习与实践》2012,(5):134-140
晚清时期湖北工业化起步比上海晚了将近30年,但发展势头却很快赶上上海。这与张之洞个人的作用密切相关。张之洞在湖北的任期长,使他的施政比较稳定;他的中体西用思想和振兴实业以塞漏卮的主张,使他的政策具有现代性;他罗致中外各方面人才到其幕府中效力,使他的事业具有人才优势。张之洞的督鄂,也使得当时的湖北于中部地区迅速崛起,武汉亦成为华中腹地的重要工业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