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如约翰·博伦斯和亨利·施曼特在他们所著的《美国政治腐败》里所说的那样,“政治腐败象流行性感冒一样,是美国生活中的痼疾”。从殖民地时期到现在,腐败问题始终困扰着美国,成为政治生活中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但在美国的历史上,政治腐败的程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考察美国政治腐败程度的演变过程,对于我们不无裨益。从17世纪初开始,英国当局在北美建立了13个殖民地,并通过英王任命的殖民地总督和受地业主进行殖民统治,同时允许各殖民地建立自己的议会维护自身利益,殖民统治和地方自治之间的紧张关系由此开始。腐败现象在英…  相似文献   

2.
经验传统与历史选择:英国早期人权进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立伟 《现代法学》2002,24(1):62-68
英国历史经常出现于学者们的视野中 ,但从人权的角度对其早期历史进行的研究尚不多见。之所以选取这一进路是希望通过本文对英国早期人权进程之初步探究 ,以期收到抛砖引玉之效 ,故不揣浅陋 ,见笑于方家。本文认为 ,英国人的人权进程具有早发性、经验性、稳定性、渐进性等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点。这与英国特殊的传统文化背景及地理环境有关系。从《自由大宪章》开始 ,到《权利请愿书》、《人身保护法》 ,再到《权利法案》 ,英国人权的早期历史发展状况 ,正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3.
美国《国别人权报告》纯粹是美国国内法的产物,它只谈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避而不谈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它片面强调人权的普遍性,而否定人权的特殊性;它坚持人权高于主权,认为美国可以对任何国家的人权状况予以横加指责;它肆意干涉别国内政,否认人权在本质上是一国的内政。《报告》无中生有、颠倒黑白,大量捏造、歪曲事实;而自身人权状况糟糕的美国,根本就没资格、也无权对他国的人权状况进行评判。  相似文献   

4.
<正> 亚非各国宪法监督制度渊源于其宗主国之宪法理沦与实践,通用英语法语各国之宪法监督制度始建于英属法属殖民地时期。不列颠君主制设有枢密院,有权宣布不符合殖民地宪章或普通法的殖民地议会通过的条例非法无效。非洲通用英语的国家之宪法最早由英王钦赐,由宗主国法学家主持制定。这对在一些国家推广宪法监督制度起了决定性作用。亚非各国宪法监督制度为宗主国政治上限制殖民地议会立法活动的目的服务。各国宪法监督制度,经过民族独立运动虽然尚未从旧的宪法监督框架完全摆脱出来,但已开始发生较大变化,现正为着确保宪法的至高地位、维护各该国政局稳定、保护本国公民合法权益发挥着应有作用。本文仅就亚非各国宪法监督机构及其形式和程序问题作如下初探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涉及人权方面的国际公约有许多,目前中国已经加入了21个国际人权公约。在所有国际人权公约中最基本的公约有两个,这就是《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国政府继1997年10月签署了《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之后,又于1998年10月签署了令人瞩目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2001年2月2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批准了《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目前,《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正有待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任何一个公约的加入,都意味着国家要承担相应的国际法义务,成员国要定期向公约监测机构就执行公约的情况提交报告,联合国将以公约的标准衡量该国的人权状况。因此,这就要求国内法律的许多内容与国际社会接轨,尤其是现在  相似文献   

6.
人权问题既有普遍性,又存在特殊性,人权必须由各国人民自己来实现,不能割断该国历史,不能脱离该国国情,人权是一个由很多要素所构成的多层次多方面的系统。  相似文献   

7.
美国商法典之所以冠以“统一”一词,缘由涉及美国的历史和政治。美国原先是由英国在北美的十三个独立殖民地拓殖而来。在首届联帮政府按照美国宪法成立时.组成美国的每个州各有一套在一百多年的殖民  相似文献   

8.
1991年11月1日我国政府发表的《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强调指出:“中国主张的人权,不只是生存权和公民政治权利,而且包括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不言而喻,本文题目所称之经济人权,即是指当代人权概念中有关经济方面的若干权利而言.应该看到,作为上层建筑的经济人权,必将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对个人经济状况的改善与民族经济的发展表现出日益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将于1999年回归祖国、目前仍受葡萄牙管治的澳门,长期以来作为葡萄牙的“殖民地”或“海外省”而生存和发展,绝大部分的立法权均操在葡萄牙这个“宗主国”手中,澳门本身只亨有非常有限的立法权自1976年《澳门组织章程》颁布实施后,澳门本身陆续制订相当一部分的属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领域方面的法律,形成了澳门现行法律,可以说是葡国立法与澳门立法兼有并存的状况。  相似文献   

10.
1998年《人权法案》及其对英国宪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权是一个必然的、永恒的、但却是历史的概念 ;换言之 ,是一个永远随着人类社会进步而发展的认识理性。中国人在追寻宣扬人权的同时 ,西方人也在做着类似的努力。李树忠之文至少可以给我们提供以下几方面的思考与启示 :第一 ,英国的“宪法性”规则同样是其法治实践的结果 ,且长久地存在和体现于法治实践中 ,在此情况下 ,英国人是如何实现了人权保护呢 ?其政治条件和法治机制是如何对此发生作用呢 ?第二 ,1 998年《人权法案》进入英国法治实践 ,在何种程度上发生了影响 ?它对英国的政治体制和法治机制能够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第三 ,《人权法案》的精神与权利宣示究竟有什么样的实质性效力 ,它与国内的公共权力、司法操作以及人权文化会发生何种联系 ?所有这些均可从此文中获取一、二信息与观点的传达。英国宪制之独特及其走入世界大流之状况 ,亦可由此知之点滴而激发自察 ,是故以首篇荐之读者  相似文献   

11.
蓝若兰 《中外法学》1991,(3):62-65,45
<正> 加拿大是英联邦的成员国,实行联邦制的国家结构形式.其法律制度,除魁北克省属于大陆法系外,其他九省和两个地区都沿袭了英国的法律传统,具有以普通法系为主的两大法系长期并存的明显特征.加拿大的联邦制起源于1867年的《英属北美法》,突破了英国传统的单一制格局,是一项富有加拿大特色的创举. 一、加拿大的法律传统从历史上看,加拿大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以英属北美殖民地和英帝国自治领的面貌出现在世界舞台上,其国家主权是经过了一系列演变才逐步获得的.因而,英国的法律制度对加拿大产生了多方面的无可置疑的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际社会和学界对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可裁判性仍然存在较大分歧。从理论层面分析,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具备可裁判性,从实践角度来看,由于国际人权监督机制的不完善,各国司法实践呈现复杂的局面,完全确立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可裁判性还有较大困难。《〈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任择议定书》(草案)的通过,表明进一步确立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可裁判性成为国际人权保护的重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美国是联邦制的国家,联邦与州具有不同的立法权。与公司有关的立法在北美殖民地时期沿袭英国传统,特许公司由英国国会批准设立。后来,地方当局开始具有颁发特许状的权力。美国独立之后,各州顺利成章地成为公司事务的规制主体,而联邦则一直对这一领域保持克制。随着美国公司规模的扩张,联邦政府开始进行反垄断立法,1890年《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是其开端。1929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联邦政府加强了对金融市场的监管,颁布了《1933年证券法》和《1934年证券交易法》。这些立法对于公司也具有规制作用,而且其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美国公司法呈现出以州为主导,联邦通过反垄断法等法律同时进行干预的二元规制格局。  相似文献   

14.
刘杉 《中外法学》1991,(2):59-61
<正> 死刑制度从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就已成为北美司法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发展过程中,很少有人对美国开国元勋赞同的死刑制度提出根本的质疑.联邦首席法官沃伦曾经指出:"在我们整个历史中一直延用死刑.因此,当死刑仍被广泛认可的时候.不能说它违背了宪法上的残酷概念."他的死刑观可以说代表了美国司法界. 20世纪前,报应刑和威慑刑思想几乎主宰了美国的刑事立法和司法,死刑被认为是一种既经济又实用的刑罚手段.直到19世纪30年代,马萨诸塞州立法院议员罗伯特·兰塔尔发起了一场否定死刑遏制力的刑事司法改革运动,才开始动摇死刑在美国的传统根基.  相似文献   

15.
人权的推定与推行——米尔恩人权观点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评述了英国学者米尔恩的下列人权观点:其一,《世界人权宣言》将西方人权充作世界人权,其实,从西方人权概念中推导不出世界人权概念,不存在超社会、超文化的人权;其二,应该从最低限度的道德里推导出低度人权,进而推导出普遍人权,这种权利推定方法不同于自然法理论;其三,推行人权要依靠法治,分权政治和商品经济本身并不能保障人权,人权不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手段。作者认为,米尔恩的观点是“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的调和,它反映了英国的权利推定传统,有助于全面了解西方不同派别的人权思潮。  相似文献   

16.
《基本法》对香港司法审查制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峰 《法学家》2001,(4):109-117
一、香港殖民地时期的司法审查制度 (一)《皇室训令》与司法审查 司法审查的范围与一国宪法架构中的权力分配密切相关.在英国,司法审查主要是集中于审查行政部门之行为是否合法和恰当.由于英国没有成文宪法,而其议会是至高无上的,故英国国内的法院不能对议会法令的合法性有任何质疑.然而在美国,审查法律的合宪性,则是司法审查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7.
从美国早期司法审查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司法审查的理论基础是自然法与制衡分权学说:自然法是高于人定法的高级法,这种高级法促使了法院宣布制定法无效这种观念和实践的出现,但这种观念和实践在殖民地早期处于萌芽状态,甚至和当时的议会至上是矛盾的,因为制衡分权学说尚未取得主导地位。随着殖民地脱离英国,制衡分权学说逐渐取代议会至上学说成为北美的主导性学说,议会的地位下降为三个平等部门中的一个,因此宣布议会立法无效从而捍卫自然法的观念逐渐变得清晰,司法审查获得更加坚固的理论支撑。自然法和制衡分权学说是美国司法审查的理论基础,司法审查制度是应自然法和制衡分权的需求而产生的独特制度。  相似文献   

18.
拉丁美洲国家实行宪法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其宪政史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 一、民族独立战争期间的拉美早期宪法独立战争前夕,在西班牙统治的约13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民约1600万。其中有印第安人,印欧混血人,克里奥尔人和黑人。所有殖民地居民都处于无权地位,只有出身高贵的欧洲来的官员、职业宗教者才是真正的统治者。他们占据了殖民地所有的行政、军队、法庭以及教会的高级职位,操纵和垄断了殖民地的工商业和对外贸易,他们的一切特权均受到宗主国法律的保护。当时的经济,是典型的殖民地经济。西、葡等宗主国均实行所谓“重商主义”,殖民地的全部贸易、赋  相似文献   

19.
张西林 《法制与社会》2010,(24):155-156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是我国制定的第一个以人权为主题的国家规划,是一份落实"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推进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行动纲领性质的政策文件。制定实施《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明确未来两年我国政府在促进和保护人权方面的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并将这些目标措施落实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各个领域,落实到立法、执法、司法和执政、行政各个环节。颁布人权行动计划的意义在于,体现政府对人权保障的重视;到强化政府保障人权的观念,规范政府的执法行为,更好地保障人权。对于提升全社会尊重和保护人权的意识,全面推进人权事业发展,推动现代化事业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人权的含义、发展历史及我国发布人权行动计划的意义等方面,对人权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冤假错案与人权保护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一、免受司法迫害是最基本的人权人的生命、安全和自由是最基本的人权。这些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 ,其他权利就无从谈起。对这些基本人权的侵犯 ,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方面来自个人的暴力 ;一方面来自国家有组织的非法暴力。后者主要是因司法权的专横和滥用而产生的冤假错案。近代社会宪法发展的历史 ,就是关于人权保障的历史 ,首先就是反对司法专横和司法权滥用的历史 ,是从制度上防止产生冤案、争取正当司法程序保障的历史。第一个宪制国家———英国1215年颁布的第一个宪法文件《大宪章》第39条规定 ,任何自由人 ,若未经其同级贵族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