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谢荣 《党政论坛》2011,(14):23-23
在上世纪2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就已经认识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革命武装对革命取得成功意义重大。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在培养精通马列主义理论的工人运动干部的同时,很早就开始注意培养自己的军事干部。中国共产党与苏联共产党和共产国际有组织和有计划地培养干部的合作开始于1921年。  相似文献   

2.
上海平民女校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初创建的一所培养妇女革命干部的非学历教育初级学校。该校办学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突出政治思想教育,传播红色文化。中国共产党最早培养的妇女干部从这里走出,是上海红色文化的一抹亮色,因此,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锻炼干部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培养干部的有效途径和成功经验。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百年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锻炼干部的方式方法:注重从工农运动中锻炼干部,强调干部是从实践斗争中出来的,从群众中培植干部,到经济建设一线锻炼干部,在关键时期的斗争中考察识别干部,抓好基层一线干部锻炼课堂,完善相关党内法规制度。这其中蕴含着十分重要的经验,即围绕时代发展确定具体目标,针对现实问题搭建锻炼平台,结合自身短板提升能力本领,立足成长规律创新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是一场伟大革命。四十年来,我们废除了领导职务终身制,实行了干部分类管理,建立起公务员制度,探索了竞争性选拔实践,完善了考核与监督机制,并探索推行干部"能上能下"制度。这都源于干部制度改革坚持了以下做法:服务于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大局;着眼于建立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体现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总要求;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并不断改进管理方式;不断抓好年轻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工作。认真总结并借鉴这些成功经验,对于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背景下继续领导并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党推进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理论和实践的内在动力、基本逻辑。从理论和历史相结合的角度,厘清中国共产党在自我革命中践行初心使命的理论逻辑和历史经验,明确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实践要求,对于在新时代把党的自我革命引向深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把初心使命转化为担当作为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作为我国乡村基层政权组织的管理者与政策执行的实践者,村级党员干部是党和国家联系农村与农民的纽带,在我国基层政权组织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村级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是促进村干部不断发展的措施。中共在抗战时期就针对干部教育培养提出了干部训练政策并实施。解放战争时期,太行区为适应当时的革命形势与革命任务的需要,继续加强对本区内村级党员干部的训练,完善训练机制。这为继续开展革命,培养和发展了干部队伍,储备了干部资源。  相似文献   

7.
李君如 《求知》2008,(7):4-6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共产党是这场伟大的革命的领导核心。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自己也在这场崭新的革命中经受了考验.并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完善自己。在总结改革开放30年经验的同时,总结一下党的建设的经验,应该讲,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相似文献   

8.
<正>红色家书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与亲友交流情感、交换看法、交互信息的亲笔信件,是见证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红色文化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我经常讲,党员、干部要经常重温党章,重温自己的入党誓言,重温革命烈士的家书。”新时代中国青年要从红色家书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深刻品悟革命烈士坚定执着的理想信念、深厚浓郁的家国情怀、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相似文献   

9.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党的七大郑重地把毛泽东思想写上了自己的旗帜;党的十四大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又郑重地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写上了自己的旗帜。党的十五大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是中国共产党经过20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作出的历史性抉择。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我们党历来都重视旗帜问题。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确立和巩固的根本原因就是有伟大的科学理论作旗帜。而选择和…  相似文献   

10.
国家政权问题,是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作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当然也不例外。可以说、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起,就把夺取国家政权,使自己上升到统治地位,作为直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锻炼干部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培养干部的有效途径和成功经验。中国共产党在百年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锻炼干部的方式方法:注重从工农运动中锻炼干部,强调干部是从实践斗争中出来的,从群众中培植干部,到经济建设一线锻炼干部,在关键时期的斗争中考察识别干部,抓好基层一线干部锻炼课堂,完善相关党内法规制度。这其中蕴含着十分重要的经验,即围绕时代发展确定具体目标,针对现实问题搭建锻炼平台,结合自身短板提升能力本领,立足成长规律创新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2.
陈阳 《求知》2012,(8):27-28
我们党历来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历来重视干部的理论学习和能力培养。《党校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党校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的、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党委的重要部门,是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13.
深刻理解把握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的辩证关系,是新时代谋划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和伟大社会革命的基本前提。勇于自我革命与进行社会革命相互依存、相辅相成。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统筹推进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以下简称"两个革命"),不断完成历史任务、一步步实现历史使命。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要清醒自觉协同推进"两个革命",就必须保持革命精神和斗志,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加强党自身的革命性锻造。  相似文献   

14.
李庆刚 《理论探讨》2004,2(1):123-126
中国共产党是具有世界眼光的政党。这种世界眼光,不是随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而天生就有的,而是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历练而成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是这一过程重要的一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对于培养中国共产党人的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全局意识、对外开放等世界眼光,起了重要作用。周恩来、邓小平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15.
辛亥革命虽然未能取得彻底胜利,但它对中国革命及十年后诞生的中国共产党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辛亥革命熏陶、培养了早期共产党人,对早期共产党人有思想启蒙作用,并对我党的成立培养和准备了干部;辛亥革命为我党成立扫除了最初的政治障碍,并教育和锻炼了群众,为我党的成立奠定了群众基础;辛亥革命促使了各种思潮学说的争鸣,宣传了民主和科学、宣传了社会主义,因而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还打破了封建统治秩序,有利于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逐步成长壮大。因此,辛亥革命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着突出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6.
《民主》2016,(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全面回顾了中国共产党95年来建立的丰功伟绩,深刻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略,明确提出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工作要求。在学习讲话过程中,我不由地想到了参加中组部在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举办的"第六期省部级干部党性教育专题培训班"的所见、所闻、所思。在井冈山学习期间,通过体验式教学、专题教学、音像教学、社会实践、访谈教学和学员研讨等丰富多样的形式,使我们循着革命先辈的足迹,风雨兼程,"追寻"井冈  相似文献   

17.
正对于一个先进的政党来说,干部队伍是一切事业发展的基石。正如毛泽东所说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最引人注目的成就之一,就是创建了五十多所干部学校,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治党、治国、治军的优秀人才,形成了一支志存高远、信仰坚定、德才兼备、廉洁奉公的干部队伍。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之所以取得重大成就,就在于全党深刻地认识到,干部教育"重要的问题在于转变学员的思想"。  相似文献   

18.
史经营 《理论导刊》2001,(10):13-15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产物,自她成立的那天起,就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并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此,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都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与教育,以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提高全党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的能力和自觉性,保证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认真回顾和总结党自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经验和教训,对今天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对新时期党的建设,对自觉地学习邓小平理论无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适应形势需要选好用好干部高月梅,张少波干部工作者的历史使命政治路线确定之后,于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所以,我们党历来一贯非常重视干部队伍的建设。毛泽东反复阐明过于部队伍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必要性,他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在一个几万万人的大民族中领导伟大革命斗...  相似文献   

20.
推动和组织政治学习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前和建国后推动和组织干部和职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党在各个时期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极大地提高了干部和职工的政治思想水平和参加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了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