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6 毫秒
1.
关于犯罪动机的跨学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动机是刑法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又一直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本文在对现代心理学关于动机概念和基本理沦的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将心理学中的一般动机概念与刑法学中的犯罪动机概念进行了比较,分析了犯罪动机所独具的特点和功能;并从犯罪动机形成的角度出度,提出了犯罪动机的性质应当具有的刑法评价。同时,对犯罪动机不明显问题的实质进行了考察。综合前述研究,并结合我国刑法的具体规定,本文还进一步探讨了犯罪动机的刑法意义。  相似文献   

2.
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它在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很重要,但是,目前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显然是一个薄弱环节。犯罪动机和犯罪目的问题涉及到心理学领域,是犯罪心理学的重要内容,本文试就犯罪动机和犯罪目的的心理学意义,作一些简要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3.
所谓女性性犯罪,是指女性以色相、肉体等性诱惑手段进行的性违法犯罪行为。近几年来,女性性犯罪活动,在女性犯罪中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加。这种犯罪行为无视社会公德,破坏社会风气,腐蚀青少年的身心,不能不引起重视。为预防和治理这种犯罪,有必要分析一下其心理动因。心理动因就是驱使犯罪主体实施某种犯罪行为的内心动机。心理学理论认为,动机的产生是由于人的需要所决定的。犯罪动机也不例外,也是由个体占主导地位的需要所决定的。根据女性性犯罪的不同需要结构,女性性犯罪动机主要有以下五种类型。一、由贪图物质享受的需要引起的…  相似文献   

4.
刑罚,是按照刑法的规定对罪犯执行的一种强制手段。按照古典刑罚学者的观点,刑罚是一种政治的阻力,以恐吓的作用制止人们犯罪。刑罚的目的就是预防犯罪。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任何有意识的行为都受其动机的支配,而动机则受需要和社会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制约。这种满足需要的动机如果不超越社会行为准则和道德  相似文献   

5.
群体犯罪是相对个体犯罪的一种犯罪类型,在犯罪学、犯罪心理学中经常使用此概念。同个体的犯罪行为相比较,群体犯罪无论在社会危害性方面还是在犯罪心理的感染力方面都更为严重。运用犯罪社会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对群体犯罪及其犯罪心理进行分析,有助于丰富我国刑事科学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6.
在刑法学中,由于法律制度不同,对犯罪动机的认识也存在差异。犯罪心理学对犯罪动机的研究更加广泛而深入,其研究成果对刑法学、犯罪学研究具有借鉴意义。在分析不同学科对犯罪动机的认识、解读犯罪动机内涵的基础上,尝试构建犯罪动机的理论模式,并着重对模式中的三个要素(内在起因,外在诱因,自我调控机制)及其相互关系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7.
新技术犯罪是伴随着高新技术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犯罪现象,本文试图对此种犯罪的概念、种类及对刑事立法的影响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犯罪心理学著作中,均将犯罪心理学分为狭义犯罪心理学和广义犯罪心理学。其实,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应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犯罪心理学应有独自的研究对象。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犯罪心理现象,它是犯罪心理的表现形态,而犯罪心理则反映犯罪心理现象内在的实质。犯罪心理现象的研究内容包括有意犯罪心理现象、随意犯罪心理现象和无意犯罪心理现象。  相似文献   

9.
犯罪,是阶级社会里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它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将随着阶级的消灭而消灭。但是,犯罪概念的形成,由于受到人类认识能力的限制,比起犯罪现象的产生,要晚得多。人们从对各种具体的犯罪现象的感知,到把各种具体的犯罪现象进行抽象,形成反映犯罪行为的本质属性的犯罪概念,是对犯罪的认识的一大进步。从在形式上认识和概括犯罪行为的本质属性,到从实质上认识和概括犯罪行为的本质属性,进而对犯罪的概念作出全面的、完整的定义,是对犯罪的认识的又一大进步。从法律史的角度进行考察,可以看出,人类对犯罪的认识的这两大进步,都始于中华法  相似文献   

10.
王志红 《政法学刊》2011,28(4):67-70
“黑哨”作为近年来在体育运动中出现的新型的职务犯罪,在诸多的犯罪原因中,行为主体的个体心理原因是引发“黑哨”职务犯罪行为的原动力。“黑哨”职务犯罪主体作为具有正常思维人,他的行为是建立扭曲的需求欲望下引发的犯罪动机支配下的一种有意识的故意行为。文章运用普通心理学和犯罪心理学中心理与行为分析的理论,从行为主体的意识、需要和动机的层面深层次的揭示“黑哨”职务犯罪行为主体的个体心理诱因,以预防和减少此类职务犯罪,真正实现体育竞赛中的公正、公平、公开。  相似文献   

11.
<正> 一、犯罪的因果关系问题在犯罪学中研究犯罪现象问题时,可以看到诸如"成因"、"原因"、"动机"、"根源"、"滋生情况"或者更普遍的"病源"、"犯罪发生因素"这样一些概念被作为相同意义概念使用的情况。要整顿好达类术语是相当困难的,因为在这  相似文献   

12.
有组织犯罪的理论研究从其一发端便面临着一种巨大的尴尬———概念的艰难。直到目前为止 ,我们还始终看不到一个有关“有组织犯罪”的统一的、能为世界普遍接受的概念。当然 ,过份注重概念容易陷入文字游戏和文牍主义的怪圈 ,但不可否认 ,概念作为研究的理论起点和逻辑底线 ,又是极为必要和不可或缺的。因此有必要对当前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清理 ,揭示其现下的理论困境 ,并提出可能的突破路径 ,以期推动有组织犯罪基础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五十九岁”犯罪现象时有发生——即将要离退休的领导干部不时有人走上犯罪道路。由于这些犯罪主体的特殊性(绝大多数是身居要职的领导干部),故这一犯罪现象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在此,笔者试就这一犯罪现象进行犯罪心理学的分析,以期能警示社会。  相似文献   

14.
<正> 在司法实践中,经常发生把犯罪动机、犯罪目的、犯罪手段混淆起来,从而影响正确处理案件的现象。因此,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对于准确地定罪量刑是十分重要的。一、犯罪动机和犯罪目的的区别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动机和目的是靠得非常近的。犯罪动机,是指推动罪犯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犯罪目的,是指罪犯通过犯罪行为所希望达到的结果。内心起因是人的内在的能够激发人去行动的需要,但它还没有直接地具体地指向外在某一对象;而希望达到的结果,则是一种由人的内在需要所直接指向的某一外在的具体的对象。前者  相似文献   

15.
略论吸收犯概念的存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罪数形态概念应当是着眼于对客观现实中所发生的具体犯罪现象的一种描述,至于这些犯罪现象该如何处理在概念中并不涉及,而吸收犯概念直接着眼于对某些犯罪形态该如何进行具体处理(即吸收)这一问题上。可见,吸收犯与犯罪形态中其他概念表述的对象是两个层面的问题,这一点正是这一概念与其他的犯罪形态概念不同的根本所在。因而,严格地讲,"吸收犯"这一术语不能作为表述犯罪形态的概念。为吸收犯这一概念所努力设定的各种吸收形式有的根本就不属于罪数形态的研究范围,有的则完全可以被罪数形态中的其他概念消解。  相似文献   

16.
我国成年人犯罪研究多侧重类罪、特定类型犯罪人等问题,鲜有涉及成年人犯罪动机的基本发展规律,原因是受传统刑法学、犯罪学和社会学的研究视角限制。目前成年人犯罪动机已经面临发展瓶颈,应引入毕生发展观和认知心理学等新视角,以寻找新的预防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政策立足点。  相似文献   

17.
共谋共同正犯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共谋共同正犯是日本刑法共同犯罪理论中特有的概念 ,是共同犯罪中共同正犯的一种形式。我国刑法理论对其关注的不多 ,且有些问题尚无一致的看法 ,但我国刑法总则对集团犯罪中首要分子刑事责任的规定 ,以及刑法分则对属于“共谋共同正犯”的犯罪现象亦有规定。本文对共谋共同正犯的理论根据进行了回顾 ,并对其法律性质以及条件和刑事责任问题进行了必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汪璐 《法制与社会》2013,(9):272-273
在网络走进千家万户的信息时代,犯罪分子利用网络技术开发了新型的犯罪方式。网络犯罪侵害的领域愈来愈多,危害性极大。这种犯罪已经成为刑法所打击的一种典型犯罪。因此,对于网络犯罪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对网络犯罪的概念、特征以及它与计算机犯罪联系都进行了说明,分析了各国网络犯罪的现状,并且就网络犯罪的应对做了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19.
研究犯罪概念的目的就在于认识犯罪的本质属性。无论如何,一种理论在认识犯罪的本质属性时,这种由该理论所揭示的犯罪的本质属性要能使犯罪从根本上与其他有关社会现象,特别是与犯罪类似的现象区别开来。这应当是我们认识犯罪概念的出发点与归宿。(一) 我国刑法第十条给犯罪概念下了一个科学的定义: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危害无产阶级专政制度,破坏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破坏社会秩序,侵犯全民所有的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相似文献   

20.
概念特征“群体犯罪现象”是相对于个体犯罪现象而言的,是指在一定地区(国度)、一定时间段内,所有个体犯罪的总和。作为犯罪社会学所设定的重要范畴,是以历史和社会的角度,抛开犯罪的具体性和个别性的表现形式,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加以确定的。对犯罪现象而言,即是一种划分形式,又是一种研究方法。群体犯罪现象同其他社会(群体)现象一样,具有其特有的集合性、整体性、有序性和可变性的特征。群体犯罪现象是由相对独立的个体犯罪现象组成的集合体,其形成是个体犯罪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和范围内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结果,是一定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