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简历注水,考试作弊,论文抄袭,毁约随意,拷问“天之骄子”,诚信何在?说东道西,聊天室里讨论正热时。不做大学生已经好多年,对学生的生活也淡忘了很多。闲来无事,看看报纸,上上网,发现拿大学生说事似乎成一种时髦了:大学生心理素质差,自杀、杀人现象层出不穷;道德水准下降,女大学生卖淫、被包养……大家一看到这类事情,想也不想就抡起“板砖”,呼呼地砸过去。笔者一向喜欢凑凑热闹,也来聊聊大学生的事。近来看到的最受人诟病的要算大学生丧失诚信了:读书不认真,考试作弊;做学问不踏实,论文抄袭;找工作时给简历注水;骗取助学贷款,毕业逃贷;恶意…  相似文献   

2.
孟伟阳 《政府法制》2012,(19):34-36
“府谷不出事不正常!出点事人们才能注意到煤老板的存在!你去调查一下,近年来那届领导没有被恶炒过?”榆林市一位领导如此感慨。5月16日晚11时43分,网络上了出现了《陕西府谷司法局正副局长被曝履历学历均造假副局长初中未毕业爹是煤老板》的帖子。尽管府谷县相关部门事后对此作了回应,司法局副局长刘利荣也因学历造假而遭调查,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考试作弊已成为当今大学校园的常见现象,而且学生作弊动机不一。论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考试作弊问题背后来自于社会、家庭、学校、学生自身的原因,并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大学生作弊问题的五点建设性思考。  相似文献   

4.
浅谈公务员考试在大学生择业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知名调查机构实际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考公务员,因为公务员队伍不仅仅代表了在国家中的地位,同时也是铁饭碗金饭碗的象征,很多高校毕业生只为了求个稳定,所以决定做考霸一心一意考公务员。2011年国考中央机关加大了从基层招录公务员的比例,这促使没有2年基层工作经历的考生向门槛较低的职位集中,低门槛职位竞争越来越激烈,这成为国家公务员考试的一个趋势。面对当前公务员考试热的现状,国家及相关部门开始对公务员考试进一步地完善与改革。  相似文献   

5.
陈雍倩 《法制与社会》2011,(28):234-235
当前,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极为严重,主要表现在作弊人数广泛,作弊手段多样。造成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因素主要有自我提升错觉、从众心理、习得性无助、逆反心理等。最后,基于这些作弊心理,文章提供了行为矫正建议。  相似文献   

6.
如今,劳动争议日益增多。每一位因劳动纠纷进入法院的当事人都以受害者的面目出现:劳动者诉说被欺骗、被苛责的不幸,用人单位倾诉遭背叛、遭欺瞒的辛酸。却不想,这些劳动纠纷背后暴露的多是诚信危机,关涉劳资双方。简历"注水"对众多的求职者来说,一份高质量的简历往往是打开用人单位大门的敲门砖。所以,在制作简历时,求职者或多或少地都会为简历"注水"。然而,他们不知道,每一  相似文献   

7.
窦鳕邈 《法制与社会》2012,(30):181-183
当我们社会在高速发展,经济、社会、文化建设取得极大进步的同时,一个不得不令全社会反思的问题出现了——大学生的犯罪。大学生的犯罪情况多样复杂,本文从大学生犯罪的现状、出现的问题、及其犯罪的原因、特点分析,从而寻求预防大学生犯罪的措施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正"看到身边一些同学都顺利毕业了,而我早已被学校开除学籍,意味着永远拿不到毕业证,心里很不是滋味。"虽然距离毕业的时间过去了一年多,但是,2014年8月5日,远在深圳的张成接受电话采访时坦言:"这是永远的痛。"事件的发生要追溯到2013年4月19日。在毕业前的考试中,大四学生张成因夹带纸条进入考场,被监考老师发现后立即终止其答题。江西理工大学对张成作出了开除学籍的处分决定,理由是:"张成同学在几年前一场考试中请他人代考,学校已经给予了留校察  相似文献   

9.
正应聘工作意外就职骗子公司2008年7月,周兵在期盼与忐忑中迎来了大学毕业的日子。家境贫寒的他苦读多年,却在原本属于收获的季节,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迟迟没有找到工作。在一趟趟奔走于人才市场、一次次网上投递简历之后,杜丰科技公司向周兵抛出了橄榄枝。周兵暗下决心,一定好好工  相似文献   

10.
任剑涛 《法人》2007,(7):13-13
隐蔽性的腐败也是腐败.这在观念上很容易被接受和认识,在司法实践中却很难贯彻,特别是当前强调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更是被人有意无意地“念歪了经”。将本应属于从严处理的腐败犯罪.也作为从宽处理的范围。什么“没有谋利情节”等等.一概成为了不认定犯罪的理由。所以,只有把严惩权钱交易的政治决心.转化为具体的司法实践,才能确保反腐败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1.
宪政初论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正> 引言 《成文宪法的比较研究》的《前言》部分有段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的话:“当一个刚刚升入天国的人询问圣彼得,他是否可以得到一部当地的宪法时,他惊奇地被告知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根本就没有这种东西,天国里的居民是宁愿不要宪法的。”人不得不反思:看来宪法纯粹是世俗的制度,不具有永恒价值。那么,宪法究竟为何物?人国里为什么需要宪政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是多样的,成因也是复杂的,从成因分析对策是文章的基本结构。文章从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和学校、教师、社会等方面分析了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提出了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课程考核与学籍管理方式要灵活,严格考试纪律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张天潘 《江淮法治》2014,(24):40-41
正学历作为文化资本,在贬值与升值的泾渭分明式的分道扬镳背后,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已经不再是教育的问题,而是成为中国体制的一部分,暴露出体制惯有的沉疴:唯利是图、权力至上又是一个考研季,就在广大学子为即将到来的考试忙碌奋斗之时,却有些新闻"大煞风景"。有新闻称"研究生招生规模10年增1.17倍,学者担忧学历贬值"、"研究生就业率低于本科生",这些都在直指当下中国研究生教育乃至整体教育体系的严峻问题,让人不得不反思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  相似文献   

14.
上市公司蓄意造假,中介机构知假护假,有关部门放任作假,类似的事屡屡发生,这是不争的事实,并且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最近重点查处的几个典型案件着实让场内外人士彻底大开眼界,让广大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损失惨重。尽管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少,但落实来落实去,效果总是不尽人意。最近,又有新招,说是要鼓励股东通过民事诉讼获得赔偿。姑且不论股东们最后能否得到赔偿,就这个招法而言是否奏效不妨来分析一下。首先,从监管部门的方向来看。部分上市公司一开始就是假的,或者在你监管部门的眼皮底下造假,证监会无论是审核也好,核准…  相似文献   

15.
医疗问题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医患关系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与难点。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资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虽然我国的医疗技术水平发展迅速,但医患关系却没有相应地得到改善,有关医疗纠纷的恶性事件不断发生,我们不得不深入反思医疗纠纷问题产生的背后原因,努力寻求解决医疗纠纷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尤兰芳 《法制与社会》2011,(15):230-233,235
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方法,首先根据2001~2009年南京某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档案记载资料,对大学生作弊现状及作弊特点,包括作弊类型、作弊处罚和作弊新趋势等,进行总体描述。本文深入分析了作弊行为的心理、作弊后的影响。最后提出对策建议,针对当前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现状及其个体心理因素,需要根据作弊状况改进教学和考试机制。同时,也需要根据大学生作弊的心理,针对性地开展诚信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17.
狱思撷拾     
在迎接与参与监狱体制改革之际,我们要做的另一件事情也许是清醒而认真地清理一下地基,看看我们双脚所站立的大地实况。只有弄清楚我们现在究竟站在哪里,才能知道该往哪里去。我们不应该再把我们所钟爱的观念、理想、制度笼罩在美丽的迷雾中,以为好的全都是好的,没有任何缺点,没有丝毫需要我们警惕,加以防范或克服的缺陷。  相似文献   

18.
搜索一下"王立军",第一项是他的简历,第二项是"王立军的妻子怎么死的". 这是社会上一直存在的一个传言:他因为打黑过严,被迫与所有亲人断绝往来,每天枕着手枪和防弹衣睡觉;妻子、女儿惨遭黑社会杀害,有人还把录像寄给他看……  相似文献   

19.
1 全国刑侦系统开展的模拟刑事犯罪现场勘查考试, 得到了各地公安机关的认可,受到了各地公安机关的好评。有的参加这次考试的公安局长很有感触地说: “我主管刑侦和刑事技术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像这次考试这样在现场上真枪真刀地干过,看来我还真得认真学习。”有的公安局长说:“这样考试确实好,多花点儿钱也值得,确实对我们有促进和提高,很多问题过去我们都没有注意到。”安徽省没有参加考试的公安局长都积极要求组织人员参加观摩。准北市公安局长虽然没有参加考试,听说这次考试要求严格, 确实动了真的,立即带人到南京购买技术器材。由此不难看出,公安部提出岗位大练兵的意义深远,也不难看出这次模拟现场勘查考核给全国各地带来的深远影响。我认为,这次模拟现场勘查考试是一剂提高办案能力和技术水平的良药。既然吃了有效,就不能停下来。建议以岗位大练兵为动力, 以全国命案会战为基础,以这次模拟考试为契机,在近年内, 采取不同形式和方法继续进行刑事技术和现场勘查的考试、抽查和评估,以推动刑事侦查和刑事技术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没有立法明确规范高校与学生关系,导致校生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十分复杂.大学生与高校①的关系历来被认为应纳入行政管理关系.之前高校对学生的各种管理行为不可诉,尤其是学籍、学位等涉及学生教育权利方面的利益,学生没有法定制度化救济渠道,导致生校诉讼困境重重.当前,立法应当建立校规审查制度,把高校学籍注册和毕业证书颁发作为外部行政行为,并且是可诉的具体行为.在诉讼之外,建立申诉、听证制度,是调节双方关系、及早解决纠纷的正当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