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乡融合发展不仅指称城乡社会关系的变迁,也涉及城乡空间关系的重构。从城乡关系演进的一般规律上看,城市空间与乡村空间经历了此消彼长的动态演化过程,并且在不平衡发展和空间差异效应的动力作用下,实现了城乡关系的相对平衡。结合空间生产理论,我国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空间生产异化现象,具体表现为城市生产的空间极化和空间同化现象以及乡村空间生产的空间隔离和空间重构危机。城乡空间生产异化的出现与空间正义、空间权利和空间规划的疏失密不可分。新时代城乡关系应当在尊重城乡空间差异的基础上,重塑城乡空间正义,通过赋予城乡平等的空间权利,将城乡空间视为整体统一规划,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
崔翔 《人民论坛》2014,(5):81-83
由于过分追求空间的经济效益,我国以往城镇化进程是资本逻辑驱动下的空间生产,忽略了城市空间的公平与正义,导致了许多空间问题的产生。要实现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就必须实现资本的空间正义转向。以空间正义的价值目标和原则对资本加以规范和引导,克服其贪婪本性,促进城市空间生产更加合理有序。  相似文献   

3.
空间生产的历史嬗变使城市空间呈现出异质性的现实面貌,但美好生活的追求始终是城市空间生产的价值归旨。活力化的城市空间在动力论、生存论、价值论等方面勾勒出城市空间生产全新理论图景,既在理论上破除了现代性视阈下的空间"隐忧",也在理论上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提供了合理诠释。本文基于伦理视阈,试图建构以"现实之人"为理论轴心的活力激发路径。  相似文献   

4.
市域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治理层级,多元主体价值诉求彰显城市空间治理的多维挑战。地摊空间是城市空间治理的复杂场域,存在与发展凸现城市治理能力与水平。本文基于空间生产理论,框定秩序建构、日常生活、尺度重组分析框架,对地摊空间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资本与权力“联姻”主导空间生产,建构排斥摊贩存在的空间秩序,不断异化日常生活。摊贩群体诉诸多种策略进行权利争夺、寻找空间机会。城市治理者与摊贩的互动与调适,呈现模糊与平衡治理表征。疫情发生后地摊经济的活跃带来空间尺度重组,城市治理者的尺度下推与摊贩的尺度上推相对而行,地摊空间不断彰显城市人本底色。城市空间治理要把空间正义作为重要价值准则,更新城市治理理念,注重摊贩空间权利维护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陈薇 《学习与实践》2009,(9):126-131
“社区服务信息化”不仅仅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抑或社区建设的必然要求,其本身更是中国城市社区在资源来源多样化背景下进行空间生产的过程。本文把空间理论放置在“社区服务信息化”领域,以96596超市进入某社区为例,检视各个主体如何在“想象的”、“真实的”、“生活的”的空间中实践,塑造出新的表征性空间。  相似文献   

6.
资本主义所主导的城市空间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促使了西方社会空间理论的形成。以批判为导向所建构的西方社会空间理论,在演绎与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空间政治经济学批判、城市空间分异批判以及人文主义空间批判等多维度面向。为了回应当代资本主义城市发展所面临的新问题,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从批判到治理的理论导向转换,对当下西方城市更新与治理实践产生了深刻影响,促成了新型大都市区域的空间治理、城市内部空间分异的治理等新理论议题的形成与兴起,对我国城市发展与治理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公共空间的兴起,构建了一类以空间使用和空间生产为目标的社区自组织。本研究对“706青年空间”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田野调查,考察了推行“共建共治共享”模式的新型青年自组织。研究发现,首先,以706为代表的新型青年自组织以去中心化运营形式为基础,以组织共识为纽带,以内容服务和社交服务为核心,吸引了城市中的青年创意阶层进行文化创意消费。其次,706通过移动主体的行动者网络,再造了一种“有人心却无固定组织”的流动公共空间。此外,706还融合了线下社区和线上社群、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以再现、模拟的方式将媒介公共空间化。借由上述空间形式,706促进了空间关系的再生产,从而反作用于青年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8.
高晓溪  董慧 《前沿》2012,(19):12-16
空间城市化与现代化作为空间发展的必然趋势,目的是为城市主体提供更好的生活,忽视空间正义的价值取向等同于历史必然性的丧失.城市发展的空间与活力转向以及政府、市场与个人三者的空间博弈导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一现实语境为空间正义的彰显提出严峻挑战.本文试图在分析空间的物质性与社会性两大特征的基础上阐述空间正义原则的基本内容,梳理提出背景、原因,进而反观我国城市空间发展的现实境遇,以期在城市空间生产与消费过程中通过空间正义的彰显构建活力化城市空间.  相似文献   

9.
张品 《前沿》2011,(15):140-143
空间一直是城市社会学研究的合理领域。从城市社会学学科的高度,梳理空间研究的历史,在此基础上解析空间研究的范式,总结空间研究的理论内涵,使我们认识到城市社会学研究的空间是社会建构出来的,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空间,其物质性、社会性和发展性将社会、空间和时间三者辩证地结合在一起,为当下社会研究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解释工具。  相似文献   

10.
王欢 《前沿》2014,(15):68-69
空间正义是社会正义和空间的一种联接。城市的发展使得城市空间的剥夺、排斥、隔离、分层日益突出,这要求城市发展必须考虑空间正义的诉求,即弱势群体的利益,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建立城市以每个人的更好生活为目标的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