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继陶渊明、谢灵运之后,山水田园往往成为文人墨客的精神家园。盛唐时期的山水田园诗达到了高潮,出现了王维和孟浩然等代表诗人,借助自然风物来寻求精神的圆满,将自我消融在景物当中,中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有了比较大的变化,一方面,山水自然意识渗入了日常生活,诗人往往能在身边发现自然的意趣;另一方面,诗人们难以忘怀自我,在山水描写中,自然的意趣往往表现得冷清孤寂,甚至索寞幽怨,尽管如此,他们的诗歌创作仍不失为中国山水田园诗的典范。  相似文献   

2.
盛唐前期,张九龄是人们所景仰的时哲和文宗,他当时创作的山水诗歌,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的山水诗大多作于贬谪外放时期,诗人将自己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人生思考、怀京恋阙、进退出处等复杂心情,寄寓在即日所见的山水景物的描写之中.透过其山水诗,可以了解诗人遭贬后的心态.  相似文献   

3.
华锡兰 《学理论》2010,(23):196-197
自魏晋时期开始,山水田园诗被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表现形式而固定下来,并开始得到广泛发展。特别是在唐代,山水田园诗得到了高度发展,出现了大量写山水田园生活而著称于世的杰出诗人。而唐代山水田园诗创作繁盛的主要原因就在于道、儒、佛的思想影响力,隐逸之风的盛行,以及魏晋时期山水田园诗所提供的艺术借鉴。  相似文献   

4.
孟繁蕊  尹传兰 《学理论》2012,(6):101-102
瑞恰兹是新批评的先驱。他在平衡冲动说的文学理论的基础上建构了他的美学原理,即将相互对抗的心理冲动进行平和和调和。衡量艺术作品是否成功的标准在于艺术家本人传达经验的共同性、准确性和真诚度。  相似文献   

5.
曾纪鑫 《各界》2013,(10):59-63
文武双全,一代儒将俞大猷(1503年),出生于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一个世袭百户的军官家庭.百户之职属明军中的最低武官,正六品,年俸120石.生于世袭军官家庭,从小习武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而俞大猷在《饮马长城窟》一诗中却写道:"臣十有五着青襟,十年稽古志何深."据此可知,他5岁就入私塾念书,15岁即中秀才,被时人称为"十才子"之一.长辈并不希望他继续世袭武职,而是通过科举之途获取功名,改变家族的命运.  相似文献   

6.
黄真伊被称为“松都三绝之一”,她传奇的人生及卓越的才华被世人所称道。她是时调创作的杰出代表,她一生作有大量杰出时调,但流传至今的只有六首。黄真伊时调的创作常借助于自然山水来表达人生虚无感及对世事无常的感叹及惆怅。  相似文献   

7.
“彭水诗案”暴露出“换届敏感症”的恶果和基层法制环境存在的严重问题重庆市彭水县教委借调干部秦中飞今年9月因一则针砭时弊的短信诗词被刑拘,继而被批捕。一个半月后,彭水县政法机关无罪释放秦中飞,并向他道歉和发放赔偿金。这件错案被舆论称为“彭水诗案”。《瞭望》新闻周刊调查发现,在“换  相似文献   

8.
叶金梅 《学理论》2009,(28):169-170
晚年的叶芝,在《驶向拜占庭》中道出了对青春不再的悲叹和对永恒生命的向往。诗中迟暮与青春、灵魂与肉体、自然与艺术、情欲与理智等重大主题碰撞融汇成了复杂的哲思。一直以来,这首诗被推作像《希腊古翁颂》那样歌颂艺术的典范,被视为诗人重灵轻肉的高贵精神的体现。然而,它的伟大动人之处,似乎潜在于更深刻的蕴含。本文通过文本细读,从字面意义和象征意义入手,拟在发掘该诗的深层意识。  相似文献   

9.
杨斗 《学理论》2009,(17):192-193
魏晋年间,中国诗坛被玄言诗垄断,是他,在诗坛吹起一阵清新的风,开一代田园诗派;他,挣扎在入仁与出世的矛盾中,最终与黑暗的官场决裂,归隐田园;他,在儒家与道家的思想中游弋,将儒、道的思想寓于自然的语句中;他,以平淡自然之语,成就了千古佳句;他,把金刚怒目的情怀深藏于那颗壮志成空的心中……他,就是陶渊明,爱酒、爱菊、爱书,安贫、固穷、乐道,悠闲于南山采菊的他,却将满腔的政治理想写在了《桃花源记》中,这就是充满矛盾的陶渊明,中国诗史上开宗立派的陶渊明,为后世诗人敬仰称道的陶渊明。作此文,只是想通过陶渊明的诗、陶渊明的经历找寻一些隐藏于他内心深处的思想,了解一下他诗中的自然平淡与胸中的慷慨忧愤。  相似文献   

10.
谈风 《瞭望》1984,(10)
在河北省的一次表彰精神文明建设者大会上,被人们称为“返乡教授”的王佑民老先生用一首诗结束他的发言:“夕阳无限好,莫道近黄昏。后生诚可畏,老树亦争春。盛名与富贵,于我如浮云。春风育桃李,广荫抵万金。”诗声朗朗,全场轰动,许多年轻人拥  相似文献   

11.
黄裳 《瞭望》1987,(44)
苏东坡的“乌台诗案”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也一直被认为是因文字而受迫害的好例。东坡所做的是政治诗,他为了这些诗而得罪下狱,差点儿断送了“老头皮”也是事实。不过人们往往忽略了他这些诗几乎全部都是反对王安石的新法的。他  相似文献   

12.
水墨峡谷     
汤世杰 《党政论坛》2010,(16):48-48
艺术家倾心山水、师法自然,从来都不该是句空话。还别说水光山色天地灵气会滋养艺术学子的心性智慧,大自然不时小试身手,便有石破天惊之作垂耀人间。秋末冬初去长白山,分分秒秒都像在上艺术研修课。当今大师、名人满天飞,殊不知真正的艺术大师恰是自然,是长白山的那场初雪,在悉心指点我领略艺术的要旨和真谛。呵呵,大自然教给人的,怎么都比教科书更多更管用。  相似文献   

13.
王晓红  蔡乐焕 《团结》2013,(4):70-72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著名诗人艾青的这句诗用来形容民革党员叶桂昌再适合不过。叶桂昌出生在新叶古村,成长于斯,快乐于斯。他因工作短暂离开这片土地。却如风筝一般.始终有根线将他的心牢牢地牵在这里。为了让新叶这方自然恬静的净土被世人所识.这位平凡的叶氏后人默默地奉献着他的炽爱与热血。  相似文献   

14.
吉广华  孙大光 《侨园》2022,(11):4-6
<正>挽着时间的手走进生命的罗盘一个旋转的思索负载着另一个不灭的生灵时间留下的砝码称量着无限的生命时间与生命属于太阳的永恒。这首诗的作者是美国纽约全球艺术家联盟文学委员会主席,纽约华文作家协会会员,北美华文作家协会终身会员,中马文学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院士,美籍华人赵汝铎。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似波澜不惊,  相似文献   

15.
一个海外艺术家同大陆丝织工人共同创作出高水平的艺术作品,似乎还是第一次。这就是美籍华裔艺术家姚庆章先生与上海丝织业的专家们紧密合作,经过江苏如皋丝毯总厂丝织工人精工制作的“超写实主义”织锦画。 今年三、四月间,纽约斯蒂莉亚画廊首次举办了《姚庆章“反映”系列织锦画展览》。画展引起纽约画界人士的极大兴趣,被认为是超写实主义绘画的一个新的创造。《反映》组画原是姚庆章先生反映纽约现  相似文献   

16.
正在西方哲学史上,柏拉图被称为哲学的罗盘。哲学奠基性工作由他开启并定调。与通常所认为的哲学就是由一堆抽象玄奥的理论、概念、范畴所组成的不同,柏拉图的哲学由无数篇对话所构成。我们称之为哲学戏剧。《斐多》就是他众多的哲学剧本之一。戏剧有自身的规律和元素:时间、地点、人物、故事情节等,《斐多》一应俱全。《斐多》主题是讨论灵魂不朽问题,对话发生在苏格拉底与他的众追随  相似文献   

17.
北宋时期,中国出了一个非常有名气的大文人苏东坡,真可谓:"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他写的诗文"大江东去,浪淘尽"及"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被天下文人称为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连他的政敌王安石读苏东坡书,也竞拍案称奇;欧阳修吟苏东坡诗后自言自语地说: "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相似文献   

18.
蒋勋功 《党政论坛》2014,(20):51-51
有人说,没有比指出别人缺点更高兴的事。这不,就是名人奇才有时也不能免俗。苏东坡被称为旷世奇才,学问深不可测。一天,当他看到宰相王安石写的《咏菊》诗,其中有一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遍地金。"他心生质疑,认为菊花耐寒抗霜,哪能一起风就被吹落一地呢?就自作主张改成:"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当时还悠然自得,直至那一回,他在某地赏菊,一阵风起,菊花便片片飘落,洋洋洒洒,遍地金黄,果然应了王安石诗中的景象。他疑惑不解,一问,方知此地有小气候,菊花耐不住秋风,不比别的地方的菊花的耐寒性,  相似文献   

19.
中国彩电业当前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仍是核心技术问题。集成电路被业内专家称为“彩色电视机的灵魂”,而我国彩电生产所用的关键集成电路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相似文献   

20.
徐超 《党政论坛》2009,(23):56-56
北宋时期,中国出了一个非常有名气的大文人苏东坡,真可谓:“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他写的诗文“大江东去,浪淘尽”及“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被天下文人称为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连他的政敌王安石读苏东坡书,也竞拍案称奇;欧阳修吟苏东坡诗后自言自语地说:“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