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戒毒人员脱毒后复吸率很高,半年内复吸率一般为90%-99%。戒毒人员复吸与吸毒者自身的心理、生理因素,以及与社会、家庭环境等方面有关。寻找引发复吸的主要原因和规律,探索行之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是提高戒毒成功率,延长操守时间的根本途径。通过公安实践和文献调查的方法,研究我国戒毒人员复吸的相关问题,结合我国禁毒工作实际情况,适合我国国情并具有可操作性的戒毒模式应为复吸综合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2.
对吸毒人员后续教育模式和生活方式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减少吸毒人员,巩固禁吸戒毒成果,是当前我们急需要探索的路子,而对那些戒毒人员复吸问题和后续生存教育问题又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经调查研究认为:降低复吸率,巩固戒毒成果需要营造一个“洁净”的社会环境,创造就业条件,组织培训劳动技能,使他们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同时实行社区戒毒管理模式,加强公安机关维护社区的治安力量和加大对复吸者的惩处力度,从而改变目前“吸毒———强戒———复吸———劳教———再强戒”的恶性循环状态。  相似文献   

3.
戒毒人员复吸情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海洛因依赖者复吸的行为、原因以及与复吸有关的问题和依赖者的社会心理学特点。方法 :谈话访问 ,问卷调查。发现 :海洛因依赖者复吸 ,与其家庭背景因素、吸毒环境及其社会心理因素有着极大的关系。结论 :要有效降低复吸率 ,需要加强家庭干预、社会干预、心理干预等等。  相似文献   

4.
戒毒困难,复吸率高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其中女性复吸尤其值得关注。由于社会性别因素,吸毒女性的心理压力比男性更大,复吸率更高。基于此,构建防治女性吸毒者出所后复吸的社会支持网络体系至关重要。这一体系的建立,可使女性吸毒者心理行为得到矫正,增强其适应社会的能力,并与社会形成良好的、正常的互动,顺利回归主流社会。  相似文献   

5.
阿片类物质是我国滥用最严重,危害最大的毒品类别之一。如何有效的治疗海洛因等阿片类物质依赖,防止复吸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一大问题。研究当前的阿片依赖治疗方法,探索新的有效的方法,是解决阿片类物质滥用问题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6.
毒品戒治工作是全球性难题。戒毒工作实践证明,加强戒治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对戒毒者行为的引导作用,有利于预防吸毒,提高戒毒工作成效。因此,着力发展戒治文化,依靠文化的力量来断绝吸毒者"心瘾",把他们从落后文化的受害者变成先进文化的参与者,彻底戒绝毒瘾,成为当前我国毒品戒治工作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通过对戒毒应向社区延伸原因的分析以及对怎样开展社区戒毒的方法和模式的探讨,达到降低复吸率,远离毒品,告别毒品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海洛因成瘾脱毒后,高达90%以上的复吸率一直是困扰人们的重大难题,如何防治复吸已成为广泛关注的热点.导致复吸的原因很多,但海洛因稽延性戒断症状是导致复吸的主要原因之一[1-6 ].近年来,中医针灸治疗海洛因稽延性戒断症状的临床研究,已经陆续开展.相关研究结果提示:通过针灸、中药治疗,在减轻稽延性戒断症状,改善心理依赖,促进康复,降低复吸因素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和应用前景.兹就中西医对海洛因稽延性戒断症状的认识、中药和针灸治疗稽延性戒断症状的临床研究等方面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家庭在禁毒教育工作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主要表现为:1.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是诱发毒品滥用的一个重要因素。2.家庭的支持是戒毒成功的重要保证。3.家人关系不好,是造成复吸的一个重要原因。4.家庭往往还是戒毒后第一次复吸的场所。5.构筑家庭防线是毒品预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在对131名强制戒毒人员进行访谈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毒友劝诱戒毒者的心理动机和经常采用的手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策略,对戒毒人员在回归社会时提高警惕、防止复吸有重要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论心理戒毒     
毒品可能与大脑中引起兴奋的化学成分比较接近,戒除吸毒心理成瘾比较难。这主要表现在:吸毒带来的快感难以替代;吸毒快感的记忆难以消除;吸毒人员自我遗弃感强;吸毒人员的人格产生变异;戒毒人员经常受歧视。心理戒毒的对策有:增强戒毒意志;分散求毒注意力;培养戒毒者自尊心;矫正戒毒者自我中心的个性;同伴教育;挫折教育;正确对待戒毒者。心理戒毒者及其亲友则要注意制定计划,分初期、后期进行不同处置,并要结合康复治疗、治疗社区进行。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戒毒康复模式多元化,把毒品成瘾者的治疗放在家庭环境中去考虑变得尤为重要。针对毒品成瘾者家庭心理治疗的方法和应用进行研究,家庭治疗为戒毒工作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更宽广的视角,对毒品成瘾者的戒断和阻止复吸的作用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戒毒人员离开戒毒场所回归社会之后重新吸食毒品的问题,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联合国禁毒组织专家指出:全世界戒断海洛因的有效巩固率一般为5%。 目前,单纯的戒毒治疗,其戒断率是很低的。据一些资料表现,许多因素可影响戒毒后的复吸,尤其是短期戒毒。尽管现实中确实存在符合国际标准的真正戒断者,可复吸率仍然是有目共睹的不争的客观事实。广州的戒断率如何?到底我国的戒断率是多少?还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 归纳起来,复吸原因大致有6个方面……降低复吸率的措施也在逐步完善。广州市在1998年5月制定了《关于开展吸毒人员接茬帮教的实施方案》,这个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如能较好地贯彻执行,定能收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保山公安传承和发扬“忠诚、担当、爱民、善战、争先”的保山禁毒精神,深化禁毒人民战争,狠抓毒品“堵源截流”工作,创新应用大数据禁毒模式,缴获了大量毒品,有力遏制“金三角”毒品渗透危害,禁毒工作取得新成效。缴毒数居全国、全省前列,吸毒人员复吸率降幅28.07%,新发现吸毒人员数下降47.51%,连续6年呈现下降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15.
女性吸毒者具有低度社会联结特征,其薄弱的社会联结与吸毒行为密切相关。女性初次吸毒的主要原因是朋辈影响和寻求新鲜刺激,影响复吸的关键因素是社会排斥、毒源难绝、生理成瘾,吸食的毒品主要是海洛因和冰毒,吸食合成毒品呈上升趋势,主要吸毒场所具有社会控制程度较低的特征。女性吸毒者有较强的就业服务和社会融入需求。从毒品需求侧开展毒品治理,应从实际出发,建立"不想吸、不能吸、不敢吸、不必吸"的禁毒戒毒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6.
我国戒毒治疗社区实验始于20世纪末“美国戴托普治疗模式”在昆明的移植。随着戒毒者复吸率的持续上升与政府购买服务的深化,深圳等地于21世纪初提出“无毒社区”概念,尝试探索治疗社区的本土经验。在回顾中国社区戒毒历程后,文章以深圳社区戒毒社会工作为例,探究社会复归理论下中国互助型治疗社区的理念与实务路径。研究发现,在戒毒者回归社区的自立自强中,需要积极建构互助型治疗社区的外部支持环境。同时,透过个人层面的激发改变动机、强化认知行为、重建支持性的家庭关系,以及环境层面的同辈互助、同事互助、自组织互助、正面文化营造等实务干预路径,社会工作可以协助戒毒者实现从“排斥”到“复归”。  相似文献   

17.
戒除毒瘤要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确定长远规划和奋斗目标。对吸毒人员要形成一套完整的监控体系,即预防—戒毒—帮教—监测—戒断,一环扣一环,不给他们复吸的机会和条件。环境对戒毒尤为重要,只要社会上存在吸毒人员和毒品市场,复吸就难以降低。因此,创建无毒社区既是最终目标,又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戒毒复吸率之高,一直是戒毒工作的顽症,如何加以攻克?本文运用社会学的再社会化理论,从分析湖南戒毒管理模式入手,阐述了戒毒管理是实现戒毒者由强制再社会化向主动再社会化转变的一种催化剂,提出了“提高巩固率,延长巩固时间“这一目前检验戒毒管理成效的核心评价标准,以及实现戒毒管理目标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在目前的禁毒立法和执法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提出完善有关禁毒立法执法方面的建议,系统地研究毒品违法犯罪立法执法问题也刻不容缓。例如:增设非法提供制毒设备罪、惩治以规避法律制裁而进行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有关特殊人员、对劳动教养后复吸者又犯罪的量刑应从重……另,加大严肃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效果和水平、建立执法活动的内外监督机制……均为有效遏制毒品泛滥和根治毒品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当今,由毒品所引发的社会、家庭等问题层出不穷,给戒毒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对戒毒方式的探究历来着重点在药物脱毒,对脱毒后所隐藏的更大的困难关注度不高,复吸率居高不下,给戒毒工作带来无穷的隐患。急需一个可操作的、有效的方法以降低复吸率。中医推拿集合了中医传统特色,结合各穴位相对应的心肝脾肺肾等器官,利用适宜的手法、力道作用于负性情绪记忆分子机制,从而调控负性情绪,降低复吸率。中医推拿与心理治疗相结合等戒断方法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