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法制史上,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重视法治建设的皇帝.贞观元年(627年),李世民一上台,就命长孙无忌、房玄龄主持修订和完善唐高祖李渊时期制定的《武德律》,历时十年,于贞观十一年(637年)完成了《贞观律》(12卷,500条).《贞观律》的颁行,对"贞观盛世"治国安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身份证在中国并非是现代人发明的.据考,最早的身份证是在隋代开始出现的,不过真正意义上的身份证,是唐太宗李世民在贞观年问发给官员们的"鱼符".  相似文献   

3.
张彩超 《法制与社会》2013,(16):145-146
现阶段我国的腐败的形势依然严峻,要使反腐倡廉取得实质成效,法治反腐是必然选择。法治反腐根在良法。法治反腐重在打"虎"。法治反腐更要关"虎"。法治反腐命在"善治"。  相似文献   

4.
大唐帝国在李世民执政期间,曾出现过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代。据史书记载,当时“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牛马布野,外户不闭,因而人民以身试法的也少了,所谓“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虽然难免言过其实,但多少反映了贞观之治社会秩序井然的景况。李世民所以能够“致  相似文献   

5.
开国元勋 长孙无忌的父亲去世较早,他与妹妹一同在舅父高士廉处长大,从小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高士廉很有慧眼,早在李渊父子太原起兵之前,他就发现李世民是个非常之人,并把长孙无忌的妹妹嫁与李世民。后来,李世民做了皇帝,册封长孙氏为皇后。长孙无忌的年龄与李世民相仿,二人从小相识,结了姻亲后二人关系更加亲密。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代明君,他在位的二十余载中,唐王朝在文治、武功等方面都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缔造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唐太宗的英明不仅仅在于他知人善任、虚心纳谏,还在于他切实"以人为本",重视生命,甚至对待犯人也有种种人性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大唐之所以能在南北朝和隋朝等"短命王朝"之后,历经武周变乱、韦后之乱、太平公主之乱以及安史之乱等诸多"坎坷",仍能存续两三百年,关键就在于李世民在贞观年间为整个唐朝奠定了坚  相似文献   

8.
唐太宗李世民28岁登基,在位23年,他接受了隋亡的教训,励精图治,与民休养生息,使社会逐渐安定下来,国势空前强盛,开创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时期。  相似文献   

9.
一个国王和他的朝臣们在一次冬季的狩猎中迷了路,走到了一个人烟罕至的地方.当夜晚来临之际,他们好不容易才发现一处农人的房子.于是,国王说:"我们在这儿过夜吧."  相似文献   

10.
大唐初年,李世民当政。一个叫载胄的为他的大理寺卿(即大法官)。载胄为人秉直,不畏权势,也就是·刚正不阿。李世民有个重臣,人称“赵国公”,名叫长孙无忌。其妹姿色倾国倾城,于是,被李世民立为皇后。有一日长孙大舅子奉召进官,因一时情急,竟佩剑见驾,此一疏忽连皇宫侍卫都未发觉,依大唐律法,长孙无忌该当死罪,而大门侍卫同样杀无赦。 案子一发,引起一片争议,当朝宰相封德彝说:“长孙大人对大唐功高盖世,如今盛世浩荡,这与长孙大人的治国方策紧密相连,若无长孙大人当年出策发动玄武门之兵变(李世民因此继位),哪有今…  相似文献   

11.
1.傅德志:"打虎"第一人 2007年10月12日,陕西省林业厅宣布周正龙拍到野生华南虎照片.10月19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种子植物分类学创新研究组首席研究员傅德志具名在博客中指出华南虎照片造假.  相似文献   

12.
孙文泱 《政府法制》2010,(14):23-23
贞观之治的成功,原因之一即在于君臣相得,这一点没有争议,只是有意无意间被夸大了。 看看李世民如何处理与尉迟恭、房玄龄这些心腹大臣的关系,其中的微妙,大可玩味。  相似文献   

13.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众多封建帝王中的杰出代表.在他统治期间,唐朝初期出现“东至于海,南至于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的繁荣局面,史称“贞观之治”.李世民在统治时期之所以成绩显赫,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重要一条是他积极倡导和推行了进步的人才观.他在人才理论和人才实践上有极高建树,从人才的作用到人才选配、考核、奖惩等都有精辟论断和具体实践.他的人才观直到今天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开林 《政府法制》2013,(23):13-13
"坑爹"这个词是近年才出现的网络新词,但"坑爹"之举古已有之.客观地说,父子之间,并非只有单方面的儿坑爹,还有另一方面的爹坑儿.只不过坑法各有各的巧拙,也各有各的轻重. "有其父必有其子",这话确实包含了几分朴素的哲理,但结论过于绝对化.从古至今,虎父偏生犬子的事不断发生.清代诗雄龚自珍的儿子龚橙就是典型,他没能继承父亲的天才,却遗传了父亲的狂妄.尤其可笑的是,他阅读老爸的文章,身边总离不开两件道具,一是龚自珍的神主牌(灵位牌),二是木棍,每当他读到自己不认同的地方,就用木棍敲打神主牌,厉声斥责道:"老鬼,你又错了!"像龚橙这样的犬子是绝对不会把虎父放在眼里的.然而某些虎父也很容易出现误判,耳根子硬时听不进儿子的忠告,耳根子软时却将儿子的歪主意照单全收.我们审视历史,爹坑儿,儿坑爹,正反两面的例子比比皆是,就像狗咬尾巴一样团团转.  相似文献   

15.
腰斩告密者     
唐太宗李世民在用人方面举贤任能,用则不疑,在20来岁未成大器时就有了不俗的表现。一次,李世民率兵与薛仁果大战,一举破城,杀敌数万,薛仁果被迫投降。战  相似文献   

16.
前段时间,发生在沈阳森林野生动物园的"老虎被饿死"事件,引起外界强烈关注.有人指责东北虎饲养者良知泯灭,有人痛斥野生动物行政管理部门失职,更有人强烈要求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但现行法律并无一个准确的罪名来对此事定性追责.  相似文献   

17.
“当官力争,不为面从”,是唐朝李世民鼓励文武百官要敢于直言进谏的一句名言。这里有一则故事。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许多官吏贪赃枉法,收受贿赂,引起百姓不满。为此,李世民十分忧虑。为了刹住这股歪风邪气,他想了一个办法,即派人故作行贿,看是否接受,如果接受,就严加惩办,借以杀一儆百。有一天,他派人给刑部司门令吏送绢一匹,司门令吏果然收下了。李世民  相似文献   

18.
在喜马拉雅山脚下。生活着一种大蜜蜂。它的个头比家养的蜜蜂大许多.是世界上最凶猛的蜜蜂之一。凡是见到大蜜蜂巨形蜂巢的人,无不感到一种强大的震撼。但有一种鸟却不怕它,这种鸟叫蜂虎。它是大蜜蜂的天敌,蜂虎捕食大蜜蜂并不偷袭,  相似文献   

19.
严爱华 《检察风云》2008,(15):38-39
去年年末的一场罕见大雪,将这个临近黄浦江南岸的小村庄裹上了一层厚厚的银装.在奉贤区南桥镇一栋农民旧宅楼内,笔者找到了李贞姐妹俩.屋内很简陋,只有一张破旧的床及一张桌子.就是在这儿,曾演绎了一起"负心郎"被强行拘押长达46个小时的非法拘禁案件.……  相似文献   

20.
小玉 《政府法制》2013,(20):36-37
李建成的一班文臣当中,只有魏征受到了李世民的重用。李世民就喜欢听魏征讲实话,常常“引徵入卧内,访以得失”。魏征私下庆幸自己遇到了一个好君主,便“思竭其用,知无不言”。李世民曾经感喟万分:“卿所陈谏,前后二百余事,非卿至诚奉国,何能若是?”一次,有人状告魏征结党营私。李世民就让御史大夫温彦博核查。温彦博经调查,证明此事查无证据,纯属诬告。他回奏李世民说:“魏征身为大臣,行为举止理应回避嫌疑,但他没有注意到这些,因此才有了这样的诽谤。虽然他并未犯罪,但是也要承担部分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