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五、以法治吏,建立严格的制裁惩罚机制1.“以法治官”与“治官之法”我国当代法学家张晋藩指出:“中国古代社会所说的人治,其实质就是官治。为了发挥官治的作用,就需要治官。”吏治的好坏,关系到国家的治乱兴衰,所谓“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左传·桓公二年),这是古人对于官之于国的重要性的基本认识。韩非所说:“明主治吏不治民”,被历代封建帝王奉为圭臬。为此历代王朝对于职官的活动,除监察机关进行行政监督外,都注意“以法治官”,并且颁布治官之法,通过立法的形式对职官严加约束,防止渎职贪婪。公元前536年,在郑国执政的子产首先创制新法,…  相似文献   

2.
2009年5月4日,4000多名法国监狱警察举行罢工,抗议监狱拥挤、工作条件糟糕和经费紧张.这次监狱警察罢工是由三个监狱警察工会组织的,罢工席卷了法国的绝大多数监狱,其中120所监狱的警察参加了罢工.罢工的监狱警察停止转押犯人,禁止犯人家属探视,阻断监狱与外界的联系.警方在狱警罢工后立即到现场控制局势,在巴黎郊外封锁监狱附近道路的狱警与警察发生冲突,双方扭打在一起.在埃松省的弗勒里·梅罗吉监狱,警察为了确保押解犯人的车辆通行而使用了催泪瓦斯来驱散罢工的监狱警察.  相似文献   

3.
法律是用于调整社会关系,规范人们行为的.法律的威力再大,也不可能离开人直接作用于客观物质世界,而只能通过人的社会活动来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讲,依法治国,归根到底是治人.从社会的分工来看,人有官、民之分,相应的就有了"依法治官"和"依法治民"之说.  相似文献   

4.
自焚要挟被逮捕 "我只是想自己活不下去不活了,但我又不想在一个别人都不知道的地方死去."老赵说. 据目击者说,那个时候的老赵非常"勇猛":携带了10公升汽油,一挂鞭炮.接到报警的警察赶到现场的时候,他已经点燃一挂鞭炮.老赵见警察来了,情绪顿时激动起来,向警察叫嚷:"不要过来!再过来我就要点燃汽油自焚!"  相似文献   

5.
正古代封"县太爷"为七品官,俗称"芝麻官",意思是官职不高,权势较小,不太被朝廷大员们看得起。那时"县太爷"到底是个有多大权势的官儿,今人不得细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县官是古代官吏队伍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绝对不是"芝麻官"。这一点从《贞观政要》的某些记载可以得到佐证。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侍御史马周向唐太宗李世民上奏疏说:"治理天下的人要把百姓看作根本。想让百姓安居乐业,在于选好刺史、县令。县令人数甚多,不可能每一个都十分优秀,若每个州都能任用一个优秀的刺史,那整个州境之内就可能正气主宰,劳顿的人民也会得到复苏与安歇……自古以来,郡守、县令,都要精心选拔那些贤良与德性好的人来担任。准备提拔担任将相要职的人员,最好也要他们先在地方官职上磨砺,逐步成长,或者直接从俸禄二千石的郡  相似文献   

6.
软件辨凶     
阿碧 《检察风云》2008,(21):30-32
在许多人的眼中,警察就是一些身手敏捷的壮汉,他们往往在影视剧中把犯罪分子打得嗷嗷叫.然而,现实中的一些警察如果不穿警服,看起来也和大学里的老师一样文质彬彬,这些人就是技术警察.在世界各国的警用技术研究所里,技术警察正在研究各种有利于破案的新技术,电脑破案软件技术也是他们的重点攻关项目.……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靖宇县原县委书记李铁成,东窗事发后,面对办案人员,侃侃而谈,大发议论,他说:“你我都是县处级干部,但实际权力有本质的区别。在实质意义上,你在省直机关,只能称做‘吏’,我是靖宇县县委书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官’。‘官’与‘吏’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是管人的,能够决定别人的命运;后者是管事的,所以即使级别再高,也没有当家做主的‘官威’。”李铁成阁下这段高论,一下子把我弄蒙了。我好赖也算是个知识分子,但想不到“官”和“吏”有这么大的区别。李铁成虽然是个大贪官,但不影响人家是个“大学问家”。我爱钻牛角尖,为了落实一下“…  相似文献   

8.
警察在工作中经常要遇到"持刀"威胁。无论对方是训练有素的杀手、一个绝望的歹徒还是粗心大意的人,只要手中持有刀具,都对警察构成了威胁,都会使警察受伤甚至殉职。然而,不管什么人,在动刀行凶之前,都有一定的"信号"或"苗头"。警察如果能够留意发现并"读懂"这些"身体语言",就会给自己多留几秒钟反应防备的时间。本文所说的持刀威胁中的"刀具",是指可以被公民合法携带使用的能够劈、刺、划的工具,这些东西可能是各种刀子,也可能是梳子、发夹、指甲刀等等。很多警察在工作中遇到"持刀"威胁时往往不认真对待,结果受到了不应有的损失。有的警察认为手中有枪不怕持刀威胁,但是,一旦被持刀者伤害,无论是致残还是致死,对家庭对事业都是很大的损失。这并不比其他方式的殉职灾难小。一名毫无杀人经验和技能的人一次偶然性的一击,也可能用刀具将警察杀死,这并不是笑话,而是很严肃的话题。  相似文献   

9.
中华法系,源远流长,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较早地明确规定了司法官吏的责任制度。本文就这个问题作些初步探讨。 (一) 我国古代司法官吏的责任制度,首创于夏周,早在《吕刑》里已有了明文规定。公元前廿一世纪,当我国古代社会从氏族公社制度过渡到奴隶制,即国家、法律刚刚产生的时候,夏《政典》就要求司法官吏和其他官吏在执行任务时,必须严格遵守命令和制度,宣布:“先时杀无赦,不逮时者杀无赦。”(《尚书·胤正》)夏朝还规定一条著名的刑事政策原则:“与其杀无辜,宁失不经。”(《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就是说,宁肯不依常规办事,也  相似文献   

10.
警察是人,盗贼也是人。若在其他地方,这可能是二者惟一 的共同点,但在长期治安不靖的菲律宾,警贼相似之处远不止这 么多。警察是政府维持社会治安的武装力量,但在这里,警察们 履行神圣职责的所有凭据--警服、警徽、警枪、警棍、手铐乃至 警车等一经各种渠道落入了犯罪分子手中,就成了助纣为虐的 帮凶。 仿制警服能乱真 马尼拉郊区奎松镇的全国警察总部正门的对面,有一排"靠 山吃山"的裁缝铺,警察总部的大小官员就是他们的衣食父母。  相似文献   

11.
汉武帝视察朗暑时,见到一位白发苍苍、步履蹒跚的老朗官。因为一般的郎官都是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汉武帝就奇怪地问他:"公何时为朗,何其老也?" 老郎官回答说:"臣姓颜名驷,江都人也,以文帝时为朗。" 汉武帝又问:"何其老而不遇也?" 老朗官答:"文帝好文而  相似文献   

12.
勤修官德     
勤修官德,是落实党的德才兼备的干部工作方针的要求,也是以德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以德治国重在以德治官,以德治吏。因为我国历来有“以吏为师”的传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各级官员无论是主政一方,主管一线,还是主持一个单位,都居于领导地位。位高于人,理应德高于人,行高于人。领导身正行端,堪为楷模,才能带动下级,影响群众,教化一方。  相似文献   

13.
警察的来历     
“警察”两字源于日本,清末传到中国.而行使警察职能的官吏,中国古代早已有之.我国“警察”的起源,可追溯到尧舜时代.那时,地方分权,讼狱渐兴,刑罚已备,如“士师”一官,就是当时最高法院的首长.既有司法机关,自然就会有执行刑罚的“警察”,可以说是我国“警察”的萌芽时期.《周礼》记载,“司民”,“掌登万民之数目,自生齿以上(男孩出生八个月,女孩出生七个月),皆书于报,”类似现今的户籍管理.“司爟”,“掌行火之政令……凡国失火,则有刑罚焉”,与现今消防监督相似.“野庐氏”,规定“凡道路之舟车(?)(音激)互者,序而行之”,似乎今天的交通警察.“禁暴民”,有“掌庶民之乱暴,力正者(动辄以暴力相威胁的歹徒),若不可禁,则搏而戮之”.“司稽”,“掌巡市,而察其  相似文献   

14.
出门在外,特别是跨出国门,最好是别与警察打交道,这也是大多数人的心理.但是,话又说回来,你一旦遇到意想不到的危难之事,比如遇险求救、钱包被抢、护照被偷了等需要帮助的事,你不找警察还能找谁?但警察也有让你扫兴的时候,笔者去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旅游,刚下车就因为私自给当地警察拍照,有了一次与当地警察不愉快的接触.  相似文献   

15.
于晓明 《检察风云》2007,(20):30-32
一个不惹事的女孩失踪了   一般来说,纽约市每年就有6500人失踪,多数是逃走了,也有人是自杀.对此,警察部门直言不讳地讲,这些案子通常也就不了了之了.但纽约市警察对这一案子却放不下,那便是35岁的玛丽亚·克鲁兹的失踪案,她于4月一个星期天午后失踪,这案子让警察颇感蹊跷.……  相似文献   

16.
做官必须先学会做人、做事。做人是根本.做事是基础.做官是职责。做什么样的人,当什么样的官,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不是一个小问题。当一个人民满意的好官,就需要实实在在地做人.脚踏实地地干事.清清白白地为官。  相似文献   

17.
上篇:官场腐败"心声" 许多腐败官员落网后,反思自己走向腐败的历程,深究内心动因,其中不乏发人深省的"贪墨心态",而这些"贪墨心态"都有着浓厚的传统"贪墨文化"的印记.这些心态概括起来,无非涉及当官的价值取向、对腐败行为的自我开脱以及官场潜规则.在这里,我们罗列一二: 当官不发财,请我也不来 ——贪官的价值取向 中国是个官本位的国度.一般来说,当官总是人们首选的人生目标,而且,权与势相关,权与利相连.当官就有势,有势就有利.当官的目的是"利". 在旧中国,当了官,就有了一切.升官总是与发财紧密相连,因为利用官位来谋取私利是人所皆知并且默认的官场图景.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贪官们追求财富,以权谋利,将人的趋利本性发挥得淋漓尽致,恰恰丢掉了为官本应恪尽的职责操守.这就是腐败的本质.  相似文献   

18.
遭殃的机关     
现在知道"遭殃的机关"的人已经越来越少,看来已经到了我向人们谈谈是什么事使我们机关遭殃的时候了。 本来我们的机关和别的机关没有什么不一样,充其量只是我们的勃朗特·尤若夫局长比别人更威严一点就是了。一进机关大门,迎面就是他一人高的站立塑像,这是局长60寿辰之际全局600个业余雕塑家应征作品中被评选委员会挑中的那个。塑像的一只手威风凛凛地指着进来的人,另一只手指着挂在墙上的横幅。横幅上写道:"你今天打算做什么来让我对你感到满意?"局长在厕所里也打发人挂上他的肖像,下面写的话是:"别在这里偷懒,你不想想,连我也把烟戒了?"  相似文献   

19.
刘冰  吕新建 《河北法学》2005,23(3):153-156
人类历史上文官制度的创始者归为中国,而尤为封建官吏制度备受世人推崇。中国古代的封建官吏制度是中国 古代封建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封建制国家的产生、发达产生过重要影响。试图从中国古代封建官 吏的选任、考核、奖惩、监察等方面揭示一些带有共性的,已被历史证明是成功的,可供我们现在参考、倦鉴的一些 法律和制度。  相似文献   

20.
孔子云:“徒法不足以远行”。现实就是这样,再好的规章制度、法律法规,要是连起码的遵守意识都没有,甚至执行起来讨价还价,那么,即便职能部门再努力,制度终究还是“挂在墙上”,效果是不会持久的。真所谓禁得了一时,管不了一世。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监督和遵纪守法意识”就显得比制度更重要了。据说,芬兰的赫尔辛基就没有交通警察。有人曾问当地的一位市民,“这么大的一座城市,怎么能没有警察呢”?那位市民指着十字路口的红绿灯风趣地说:“怎么没有,那不就是最好的警察么!”是的,对于没有交通管理意识的人来说,设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