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司法公开是保障公民知情权、监督权的有力途径,司法工作人员作为司法公开的执行者,他们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司法公开的效果。媒体是司法公开的有力助手,但媒体是把双刃剑,使用不当则可能有损司法的公信力。为了更好地发挥媒体在司法公开中的作用,必须加强司法人员媒介素养教育,使其更好地判断、理解媒体信息,进而更好地使用媒体。  相似文献   

2.
推进公民有序参与 提升执政水平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下,由于公民参与不足导致我国立法民意基础薄弱,公共行政管理水平不高,司法公信力下降。我国公民有序参与不足的原因主要在于,思想观念上缺乏民主的习惯和传统,工作机制上缺乏保障民主制度落实的措施,民主参与的具体措施和群众基础不足。要推进我国公民有序参与和提升执政水平,就必须大力培养民主精神,营建民主文化,加强民主政治机制建设,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公民有序参与。  相似文献   

3.
媒介公信力是大众传媒理论研究中的基础性课题,同样也是“传媒普法”需要深入了解的基础问题.两项媒介公信力的调查,显示了不同大众传媒在公信力表现上的差距,为有针对地开展普法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传媒载体功能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大众传媒不仅是普法工作的载体与工具,更是普法工作的主体力量.培育公民意识是普法工作的重要着力点与落脚点.“传媒普法”应当充分发挥媒介主观能动性,不断增强培育公民意识的力度与效度.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学媒体的发展与教师媒介素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现代教学媒体的发展历程入手,探索分析现代教学媒体应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而提出培养和提高教师的媒介素养对策,这对合理运用和发展现代教学媒体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晓宁 《行政与法》2005,3(2):21-22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把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是新时期对党提出的新要求。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是党执政能力是否加强的重大体现,政府在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时应根据党执政能力建设的目标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提倡公众参与;坚持依法行政,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落实贯彻党的执政精神。  相似文献   

6.
钟艳 《法制与社会》2013,(3):221-222
提升农民媒介素养是农村社区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需加强农民媒介素养教育、开展媒介下乡服务农民、社区主导整合社会资源、分层培养发挥意见领袖的辐射功能,着力提升农民的媒介素养,以此切实推进农村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7.
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一个信息激增、知识更新飞快的时代,把媒介素养教育纳入高校思政治教育体系中去,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而崭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与民主党派的参政能力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中共的执政能力不强,民主党派的参政能力也不会强;反之,如果民主党派的参政能力不强,中共的执政能力也不会强。当中共提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问题时,如何提高参政议政水平,也成为作为参政党的各民主党派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9.
倘若你是一位中国公民。想到政府机关了解一些重要信息,哪怕是以往一些极其“敏感”的“内部机密”。只要没有逾越法定限制。政府机关都必须提供,否则,你可以上法庭告它! 这曾是许多人想都不敢想的假设。但自2008年5月1日起。开始变为法定的事实。这一深刻的变迁,正是缘于从这一天起正式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相似文献   

10.
《法治与社会》2008,(8):8-11
2008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早在2007年4月24日即已公布,其间准备期长达一年,这对谋求“高效行事’’的行政法规而言,几成孤例。  相似文献   

11.
《公民与法治》2011,(16):21-21
今天的中国,民众的诉求日益多元,舆论质疑时有耳闻。各级政府的回应能力,已经成为衡量执政水平、检验执政理念的重要标杆。  相似文献   

12.
《公民与法治》2013,(22):16-16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已有5年多时间,但随着全社会信息需求的快速增加,特别是伴随着新媒体崛起步人“微政时代”后,与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期望和要求相比。政府信息迈向真正的公开透明,仍隔着几道“玻璃门”。  相似文献   

13.
依法执政是一个复杂的政治与法律问题.执政是一种介于国家与社会之间、用以连接二者的活动,依法执政在西方国家与社会分立的背景之下并不成为问题.在当代中国,由于政党、社会与国家之间的界限比较模糊,讨论依法执政的意义才较为突出.中国共产党必须以宪法政治、政党政治和民主政治为前提和条件,并需要解决执政党与国家的分开、调整自身地位、从政治思维转换为法律思维等难题,才能实现依法执政的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14.
年初,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的城镇调查失业率为9.4%,而政府工作报告报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是4.6%,相差巨大。是不是政府工作报告不说实话?对此,温总理要求:社会劳动保障部应该赶紧上网,或者赶紧开发布会来说明。今后只要网上出了个什么东西是需要解释的,“不用请示我”,各部委赶紧上网去解释,别把问题拖成一个不得了的大问题!(3月26日新华报业网)  相似文献   

15.
“执政能力”的法理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执政能力”可以诠释为包含(不完全等于)执政的权力能力,即执政者依宪享有被授予行使国家权力的宪法资格。这是成为执政党的前提。“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政党要取得执政地位,必先“依宪当政”。执政后还要求“依宪执政”、“依宪担责”。执政党不仅处于领导地位,还要自觉地将自己置于为民服务的工具、依法治国的工具地位、受监督对象地位。执政地位不是集体世袭的,要扬弃“打天下者坐天下”的身份特权,实现“由身份到契约(宪法与宪政)”的历史转变。以不断为人民立新功,来巩固和延续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16.
毛磊 《江淮法治》2009,(21):1-1
作为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选举权是实现其他基本权利的重要基础。对选举权的制度安排,往往成为一个国家民主政治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17.
随着司法信息化战略的推进,新媒介对法官逐渐具有了三重意义。首先,新媒介是法官的传播手段。法官负有实施和宣传司法公开之职责,新媒介急剧提升了传播的速度和范围,但可能会弱化司法文化价值。其次,新媒介是法官的裁判辅助。以智能化媒介为代表的新媒介逐渐被应用于司法审判之中,提升了司法效率,但可能会改变法官认识过程,影响其个案参与程度、理性能力培育和真理判断标准。最后,新媒介正在成为法官之替代方案。新媒介为审判过程引入了技术要素和科学权威,削弱了法官在审判过程中的主导权、话语权,最终可能会危机法官审判权力资格。这三重意义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法官应当合理、适度和理性地对待新媒介,以提升司法宣传效果,发展审判能力并捍卫审判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8.
《中国律师》2005,(8):81-81
“依法执政理论与实践——首届中国法学家论坛”于6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依法执政是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执政的必然性与艰巨性”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研讨。这次论坛由中国法学会、人民论坛杂志等单位举办。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中国法学会会长韩杼滨、人民日报副总编陈俊宏等出席论坛。韩杼滨会长说,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坚持依法执政,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这是对党的执政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也是对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依法执政是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  相似文献   

19.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是这次四中全会讨论的重要问题.关于法治政府的标准,这次四中全会的《决定》相对提出了比较形象、准确的描述,就是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清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但是这个重点是讲政府法治实施领域的标准.在此之前我们也看到中央其他的文件,包括国务院决定文件,其中也提出比如法治政府应该是有限有为、公开透明、廉洁高效、高效便民、诚实守信的法治政府等等,概念不太一致,但是内容是大同小异的.  相似文献   

20.
登益辉 《政府法制》2013,(10):26-27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出台至今,已经蹒跚前行了近5年。从这部法律诞生之日起,便不断有律师、学者,甚至普通公民,向多个部¨提起信息公开申请,呼吁“阳光行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