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现行宪法公布实施25周年和“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出10周年之际,十七届中共中央政治局2007年1t月27日下午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为题进行了第一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并发表讲话.他在讲话中就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出四点要求,其中一点是要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他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为全社会作出表率”。  相似文献   

2.
依法治国是一个长期、艰巨的历史进程,需要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个环节共同发挥作用,检察机关作为国家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 一、深刻认识依宪治国的重要意义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处于核心的地位.因此,依法治国,首先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宪法,树立和维护宪法的权威,保证宪法的贯彻实施,做到依宪治国.实践证明,现行宪法施行30多年来,始终为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保驾护航.全面深化改革、确保人民安居乐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离不开宪法的保障作用.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奋斗的成果;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的共同意志;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亿万人民幸福生活的实现;弘扬宪法精神,就是要让“依法治国”从观念力量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现实动力.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公民的法律信仰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石之一.但我国正处于转型期当中,社会发展阶段转变、社会体制的转变和社会多元信仰等冲击着我国公民正确法律信仰的形成.因此,在现阶段培养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应大力发展经济,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培养公民的法律认同;完善法律信仰的制度条件和法律运行的体验感受.  相似文献   

4.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大背景下,中国的涉外法律服务业如何乘此东风,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为中国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提供全方位、高质量法律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问题。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发展涉外法律服务提供了史无前例的政策支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多处、大幅提出要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这在党的如此重要的文件中如此提及,充分反映了党对发展律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分析介绍习近平总书记在从政经历的不同阶段逐步形成依宪治理思想的历史线索出发,较为全面和系统地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依宪治理思想的理论来源、思想特征以及在党的十八大之后对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作者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正式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决定》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决定》等等重要文献为依托,详细分析了习近平依宪治理思想的重要特征及制度化要求,指出习近平依宪治理思想的最重要的理论价值是树立宪法至上的法律权威,其实践意义是推动宪法实施,使宪法作为根本法在实际中能够真正起到法律所应具有的调整人们行为、约束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的行为规则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2014年9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宪法》第12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所以,通过检察机关的严格、公正执法,来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同时,维护尊重宪法权威也是要通过严格、公正执法来体现,两者相互依靠促进、相辅相成.要确实加强宪法监督和程序,严格公正执法,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全面实施依法治国.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十二届全国人大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实施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对宪法宣誓的主体、誓词、形式等做出了明确规定.各地也纷纷出台关于宪法宣誓的具体措施办法和规定,宪法宣誓在各地迅即开展得如火如荼,甚至就连提供宣誓使用的规范法器的生产与销售也都变得红火起来.实行宪法宣誓是向依宪治国目标的迈进,也是约束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忠诚于宪法和法律的强效措施,其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自这一制度实施以来,很多地区却存在这样一种倾向,即过分渲染宪法宣誓的形式,而对宣誓者是否了解宪法文本和掌握宪法内容却并不关心,忽视了宪法宣誓应当达到的目的效果,将宪法宣誓做成了一场“政治走秀”.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应当引起警惕,切莫让宪法宣誓流于形式,从根本上损害了宪法的权威.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强调,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把宪法法律列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列为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必修课。领导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法律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具体提出要"推进法治专门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完善法律职业准入制度,建立从符合条件的律师、法学专家中招录立法工作者、法官、检察官制度,健全从政法专业毕业生中招录人才的规范便捷机制,完善职业保障体系。"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进一步加强律师队伍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强化  相似文献   

10.
沙闻麟 《中国司法》2014,(10):21-23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强调:"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党委政法委要带头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领导政法工作。"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提出,为新时期党和  相似文献   

11.
王耀国 《法人》2015,(2):19-20
建设法治企业,为实现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要强调在企业的依法治理中要和依法治结合起来,通过建设法治企业为企业的发展来提供法治的保障党的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劝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决定》,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化改革法律体系会不断完备,市场经济规则会更加规范司法改革会更加深化,对企业依法决策、依法经营、依法管理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从《决定》中可以看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开头,包括其他几个部分,这些内容对于全面推进企业依法治理建设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法律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社会长治久安方面的作用愈发突显出来。受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法律在我国公民心中的至上权威尚未确立。党的十六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治国方略,因此树立法律权威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化进程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现实中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板於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四中全会《决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了战略性部署和战术性安排。为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一系列司法改革新举措,其中『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特别引人瞩目。  相似文献   

14.
2014年10月下旬结束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中共中央阐於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推出了一百八十九项举措,其中有两项关於宪法的举措,都是涉及观念层面的:一是设定『国家宪法日』,二是建立宪法宣誓制度。  相似文献   

15.
王振民 《中国监察》2013,(18):14-14
对法治国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靠党自己,由党组织开展经常性的、系统性的清理工作,确保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与国家宪法法律一致。在清理基础上作出相应处理的原则是“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指导新形势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件,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全省政法机关和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要把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全面准确理解、领会《决定》的精神和要义,统一思想和行动,凝聚智慧和力量,充分发挥法治建设实践者、推动者的作用,切实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7.
全会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法治本质要求法律至上,法律应具有独立权威,是良法。而我国法治进程主要依靠国家权力推进,属于外生型法治进程,法律权威来自于政府权威,法律成为国家重建的工具,缺乏对权力控制。所以,依法治国必须树立起法律独立权威,法律应具有独立的目的和价值,而不仅仅是发展经济和维护秩序的工具。  相似文献   

19.
《政法学刊》2015,(1):5-6
<正>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规划了依法治国的目标和明确了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这是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时期的第一重要部署,是保证全面深化改革顺利进行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条件。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是国家建设的一个新起点,之后展开的将又是一个伟大的改革时代。在依法治国的目标规划、建设中,我们将看到一个成熟的法治中国会逐步地崛起。推进依法治国集中反映着执政党要将自身的活动、社会管理纳入法律运行的轨道的宏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布局之下,习近平立法思想逐渐形成,对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科学民主立法起到了重要指引作用.这个思想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树立宪法权威、完善宪法监督体制机制是基本前提;完善立法体制是基本要求,要求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发挥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制度建设、实现立法和改革相衔接、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等;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是基本途径;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是基本内容,要求推进公民权利保障法治化,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民生与社会治理、生态文明法律制度等.新常态之下的立法工作,唯有坚持以习近平立法思想为指导,深入推进立法理论和实践创新,切实提高立法质量,才能为建设法治中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