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论研究》2014,(4):59-64
内蒙古县(旗)域经济协作是完善区域经济功能、优化区域经济资源配置、提升区域经济发展力的重要着力点。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调整应立足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式,从现代市场经济理念视角考量县(旗)域经济协作在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区域经济发展力中的重要价值,探索打破目前县域经济僵化现状,创新县域经济运作模式,形成区域协作联动的经济运行体制机制,推进区域经济资源优化整合和集约化运营,提升区域经济综合发展力,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长征》2002,(1)
王保安在2001年11月22日《人民日报》撰文认为,当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制度因素主要有:1、宏观资源配置体制尚不完善。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点,就是转变资源配置方式,让市场而非计划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目前距实现这一目标还有很大差距。行政审批虽然其规模和比例都在明显  相似文献   

3.
江西区域经济发展与老区建设胡育丽正确处理好省域经济发展这个全局与老区建设这个局部的关系,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战略方针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实践课题。江西省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时,既充分考虑到...  相似文献   

4.
临汾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新常态对其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带来巨大压力,对其创新驱动方式转变产生巨大冲击。但新常态也为临汾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保持临汾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必须优化资源配置,积极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以"百里汾河经济带"建设为抓手,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努力扩大经济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泰国经济发展历程的叙述,认为:开放是经济发展的前提,但开放必须是适时适度的,否则并不能推动经济的成功发展。经济政策的稳定对于经济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但在稳定的基础上的适时适度调整也同样重要。内需是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但限定了范围的资源配置是会降低效率的。加强科教投入,坚持区域经济合作和次区域经济合作对于一国经济的可持续进展是有较大好处的;但社会各个阶层的所得是不同的,对于有些阶层甚至是有损害的。  相似文献   

6.
构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王道玉组织区域经济的发展,应当实现政府和社会力量的有效结合。不同的经济体制和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其结合方式有着很大的差别。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如何以合理得当的政府行为,调动起社会各个方面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是一...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经济融入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区域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联度日趋紧密.世界经济发展态势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逐步扩大。衡阳属欠发达地区.过去世界经济对衡阳经济社会的影响并不显见.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世界经济对衡阳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深远。准确把握当前世界经济发展态势,找准区域经济对接世界经济的切入点.寻求主动应对世界经济负面影响的战略性举措.对于又好又快发展衡阳是一项十分迫切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目前,面对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以及国内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对策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机制,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施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  相似文献   

9.
如何促进欠发达区域发展,是一国乃至一国内部大区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面临的问题。而优化区域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缩小同发达地区的差距,则是欠发达区域发展的核心。其中。区域自身的努力固然不可缺少,但能否充分借助外界力量发展自巳,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论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张瞻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前提和保证。但是,文化的本质和属性决定了它不但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经济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从具体的地理空间上考虑,由于地理区位、资源禀赋、气候条件、历史发展、交通运输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资源丰欠对区域经济发展进程和水平有着不同影响。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在一定时期内能够给经济发展以巨大的推动力。然而,在现实经济发展中,资源禀赋条件较好的区域,却未必是经济发展绩效最理想的区域,甚至相反.可能会沦为问题区域。导致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资源本身,而在于与资源开发相关的体制机制的不合理。因此,必须要改革和创新体制、机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2.
傅济锋 《世纪桥》2009,(21):80-82
金融危机的爆发对区域经济和就业产生了直接的冲击,如何有效地应对这一问题,成为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立足于高职教育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特殊视角,分析了在区域经济优化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同时,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教育在技术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方成 《新视野》2002,(6):66-67
一个地区能否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如何、何时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这是区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上述问题的答案,首先与正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关,另一个基础问题是如何构建本地区的技术创新系统,促进地区的科技和经济发展。各个地区如何根据特定区域的问题和任务,因地制宜地创建区域技术创新系统,已成为适应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经济区域化大潮下技术创新系统理论的提出和发展当前世界经济发展有两大趋势,一个是全球的趋势,一个是区域发展的趋势。这里所说的区域发展是指一定区域(行政区域、经济区域或地理区…  相似文献   

14.
傅济锋 《世纪桥》2009,(23):80-82
金融危机的爆发对区域经济和就业产生了直接的冲击,如何有效地应对这一问题,成为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立足于高职教育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特殊视角,分析了在区域经济优化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同时,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教育在技术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软环境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为贫困民族地区,为了推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必须转变认识,采取切实有效措加强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建设,构建区域经济发展的软实力,共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加速贫困民族地区的小康社会进程。  相似文献   

16.
邵弋 《学习月刊》2014,(9):19-22
中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大量涌人沿海等较发达地区。其规模之大,对经济活动影响之深远,在人类经济发展历程之中都是少见的。一方面,大量的流动人口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巨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过大的规模以及其本身暗含的不确定性又可能对经济发展产生某些负面的影响,需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引导,使人口流动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四大以来,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特别是在区域经济中,个体私营经济已经成为许多县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实践证明,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使它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力量,是发展壮大区域经济的必由之路,是符合我国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区情的必然选择。一、把个体私营经济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一是区域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必然选择。区域经济的发展壮大对整个国民经济实力的增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20年…  相似文献   

18.
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宁波港口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港口间竞争与合作并存的背景下加强对港口经济发展的研究十分必要。30年来宁波港口建设对宁波区域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处理好港口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的关系,是加快宁波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的力量深深烙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是团结人民、推动发展的精神支撑。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社会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已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力量。近年来,我们立足龙山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经济发展的“交融”关系.充分绽放文化的独特魅力.努力做好三篇文章。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法治的完善程度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完善地方法治环境将对区域吸引投资、促进产业发展、提高政府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从法治的概念入手,通过分析法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和目前我国大多区域的法律缺失问题,得出如何进行区域法治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