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警察腐败根源于特权阶级腐朽没落的意识形态,对建设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严重破坏性。防止警察腐败是我党为巩固政权建设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阐述防止警察腐败的现实意义进而从警察机关制度因素方面加以探讨,由加强法制建设、警务监督和提高警察个体的职业道德水平着手,达到从根本上防止警察腐败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权力产生腐败”,自从国家权力产生,腐败就随之而来,反腐败也就未曾停止过。要有效地防止腐败的产生,就得加强对权力行使的监督;要加强权力的监督,就得确保公民的知情权。纳税人作为国家税收的承担者,作为公民的一部分,也应该享有应有的知情权。保障纳税人的知情权特别是对税款支出方向、效率的知情权可有效地防止腐败的发生,遏止腐败的滋长.  相似文献   

3.
反对腐败是当前我党我国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国家政权建设和经济建设的重要保证,是国家长治久安、政局稳定的基本前提,是进行廉政建设的必然步骤。正确理解和认识反腐败斗争的内容及其与控制职务犯罪之间的关系是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的任务。本文拟从社会学的角度,对腐败现象及其和职务犯罪的关系,提出一些看法,以抛砖引玉,为反腐败斗争和控制职务犯罪作出努力。一、腐败的存在形式腐败,就其字义来说,是指事物的变质、朽烂。在这里它则是属于政治学中的一个范畴,特指党和国家政权的各个组织、权力系统中存在的与权力本…  相似文献   

4.
腐败发生有很多原因如封建腐朽思想作祟,法制不发达不健全与社会转型、体制转轨引起的价值失范和制度缺陷,民主政治传统的脆弱和双重道德标准的社会心理等.权力资源、腐败动机、腐败机会是腐败的构成要件.有权力的岗位都有可能产生腐败,这就是廉政风险.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其本质是对权力的规范和制约.要排查廉政风险点和评定风险等级,完善权力运行机制,防止“过密化”,从而构建廉政风险防控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权力具有“双重性”,即权力可以为人民谋利益,也可以为个人谋私利;权力可以造就人,也可以腐蚀人。当前,社会公共权力的异化,其核心都表现为权力腐败。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建立与完善执政权力的监督机制,特别是对高层权力、高级干部的监督机制,是消除权力腐败,保持执政廉洁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党内监督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监督的核心是权力,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因此,完善党内监督机制,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是防止腐败现象不断滋长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正6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部署的第一项主要任务就是,加强和改进对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工作。加强和改进对中央企业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工作是多方面的,其中解决领导干部不习惯接受监督的问题十分重要。正确认识监督严格的监督是防止领导干部腐化变质的重要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滥用,必然产生腐败。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实质就是监督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中央企业领导干部必须认识到,我们是受国家委托经营管理国有资产,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姓"公"不姓"私"。要时  相似文献   

8.
何朝晖 《法制与社会》2014,(14):163-164
反腐倡廉是我国发展之必然,但是要取得反腐倡廉的持续有效性,需要法治之保障。法治是国家治理、社会治理的最优手段,以法治制衡权力,可以防止权力异化;法治可以规范政府权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法治可以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确保民众反腐权利;法治可以促进依法严惩腐败,加强国际反腐合作。  相似文献   

9.
腐败,其原初的含义是有机物的腐烂、变质。在社会生活中,腐败一般指的是公共权力与经济财富之间的一种交换关系。国家机构的公职人员,利用其所掌握的公共权力,通过不正当手段,牟取私人利益,进而危害公共利益的行为,就是权力腐败。在经济领域,常常表现为公共权力与私人经济行为相结合,排斥压制自由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从而获得超额的市场利润。因此,腐败总是与权力、利益相联系的。权力腐败的过程,也就是公共权力异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廉政观点     
《中国监察》2011,(21):50-50
王珉:要高度警惕消极腐败的危险 辽宁省委书记王珉强调,要高度警惕消极腐败的危险,以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表率。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始终保持坚忍不拔、积极乐观的奋斗精神,努力激发境界高远、追求卓越的进取动力,始终牢记权力就是责任,领导就是服务;  相似文献   

11.
高层动态     
吴官正强调拓展防治腐败工作领域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发展4月17日至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吴官正在山东考察工作。他强调,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必须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拓展防治腐败工作领域。他指出,要增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前瞻性和系统性,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深化防治腐败工作。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不断完善和严格执行廉洁自律规定,严明政治纪律,加强对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建立健全防止权力滥用的有效…  相似文献   

12.
权力的腐败是当今世界一个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权力腐败产生的的根源很多 ,但最关键的原因是制度腐败。官本位体制是产生腐败的制度性根源。反腐败应从腐败产生的源头抓起 ,从制度上、源头上防止权力异化 ,确保人民主权。  相似文献   

13.
刘松华 《法制与社会》2011,(34):136-137
权力腐败是一个全球性问题,由于权力具有强制性、排他性、占有性,掌权者容易滥用而走向腐败。权力腐败会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必须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教育,完善监督机制,防范权力腐败。本文主要从权力腐败的危害出发,分析权力腐败的根源,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防范权力腐败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反腐败工作作出新的部署,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坚持惩治和预防腐败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止腐败,同时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监督宪法的遵守和法律  相似文献   

15.
高层声音     
改革是预防腐败的根本动力和根本举措 把反腐败寓于各项重要改革措施之中,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导致腐败现象的深层次问题,是有效预防腐败的根本途径。除了继续深化已经开展的干部人事制度、司法体制、行政审批制度和财政管理制度等改革外,要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要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提高依法执政水平。要推进国家政权机关的改革,规范公共权力运作。积极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和保障,促进司法公正,维护法制的统一和尊严,防止以权压法、徇私枉法,防止和纠正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本位主义,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  相似文献   

16.
建监 《中国监察》2008,(14):37-37
加强监督、关口前移,是有效防治腐败的关键。近年来,建设银行充分发挥监督在惩防体系中的关键作用,持续建立和完善经营管理体制、推行各种监督措施,加大了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力度,努力构建防止腐败的约束防线,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7.
我国腐败的泛滥不在于缺少相关制度,而在于现有制度运行的失效,在于法治社会的缺失。对腐败的治理关键在于推进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从源头上防治腐败。本文从法治社会与防止腐败关系的角度,通过廉政法治文化建设、权力法治化、民主公开的立法、司法独立等几个方面促进廉政法治社会的形成,完善反腐败的法律机制,达到限制权力防止腐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张集体 《政府法制》2012,(23):58-59
人类历史表明,腐败是权力的滋生物,不受制约的权力必将导致腐败。在现代社会中,“腐败”一词常作为“权力腐败”的代名词,权力腐败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党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在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条件下,权力具有二重性,既可以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也可能成为损害人民利益的工具。  相似文献   

19.
加强对权力的监督,有效遏制腐败,是我国政府长期一直在探索的问题。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也曾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坚持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这表明要有效的遏制腐败,就要通过监督来实现对公共权力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20.
自从人类社会出现国家政权,就开始有腐败发生。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掌握了国家政权。从理论上来说,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似乎不应有腐败发生,但是,由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权力也是通过在各个权力职位点上的管理者来实现的,因而只要管理者中间出现谋私者,社会主义国家也同样会有腐败发生。可见,从某种意义上说,腐败是公共权力的伴生物。所以反腐败同样也是社会主义国家所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