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港口岸线资源不仅是一种自然资源,其价值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同时,港口岸线资源价值更是一种社会范畴的概念。从自然、经济、社会和交通运网四个方面分析影响港口岸线资源价值的凶素,以此建立的港口岸线资源价值评估指标体系较为客观和全面,将为进一步选用恰当的评估方法,实现港口岸线资源价值评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正今年4月成立的舟山市港口岸线储备中心,短短3个月,就大手笔收购了金塘木岙围垦、嵊泗马迹山三期围垦、六横双塘围垦、岱山大衢围垦4段岸线。这是舟山市成功收储的第一批港口岸线资源,迈出了创新岸线管理使用的坚实一步。让"黄金岸线"发挥"黄金效应"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岸线是港口发展的生命线。四面环海的舟山拥有良好的岸线资源,全市列入《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2009年)的规划港口岸线为279.4公里,其中港口深水岸线245.8公里,占全国18.4%,是世  相似文献   

3.
陈创福 《新东方》2009,(9):18-20
港湾经济是指依托港口资源、岸线资源、海洋资源、海上贸易和工业及服务业的发展,在港区、岸线地域内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经济模式。它不仅包括运输、装卸、仓储等港口物流业,还包括造船、贸易、化工、钢铁等港口依存产业,同时还涉及到旅游、房地产、饮食、商业等现代服务业及海洋、渔业等各种产业。港湾经济涵盖临港产业、岸线产业和海洋产业等多种产业,是一种多产业结合的综合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
北海、防城港、钦州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厅、交通厅:为充分发挥北部湾(广西)经济区沿海岸线资源优势,使岸线资源得到充分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根据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要求,自治区北部湾(广西)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正在着手与有关部门和城市一起,研究开展北部湾(广西)经济区重大产业布局、城市群总体布局、港口总体布局、海域资源和海岸带开发保护等一系列重大规划的编制工作。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  相似文献   

5.
郭胜伟 《政策》2011,(9):49-51
长江岸线资源是一种特殊的水域、陆域资源,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特征。武汉沿江地区区位优势明显、开发条件优越、发展环境优良,具有不可多得的港口岸线资源。合理规划、布局武汉沿江产业发展,科学高效利用岸线资源,形成层次分明、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的现代化沿江产业发展体系,对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第一条为规范港口设施维护管理,切实保障港口设施安全运行,充分发挥港口设施功能,有效使用岸线资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7.
优越的港口岸线资源台湾海峡是中国南北海运和诸多国际航线的必经之路。福建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台湾海峡西岸,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具有发展海运的良好条件。全省大  相似文献   

8.
<正>(甬政发[2014]4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单位:港口岸线资源是我市最重要的战略性优势资源。优化配置岸线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岸线资源的利用效率,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市加快打造国际强港、建设海洋经济核心示范区和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客观需要。现就推进港口岸线资源集约化利用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9.
宋姗姗 《人民政坛》2010,(10):18-19
我省港口岸线资源丰富,区位优势独特,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过程中,港口已经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优势和潜力。在省委八届九次全会作出的关于推动福建跨越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打好十大新增长区域发展战役,其中平潭、环三都澳、闽江口、湄洲湾、泉州湾、厦门湾、古雷半岛这七个新增长区域都是以港口为中心的,港口的跨越发展对福建跨越发展的意义更加重大。  相似文献   

10.
周围 《今日浙江》2009,(10):20-21
舟山的希望在海洋 记者:舟山是全国唯一以群岛设立的地级市,面向宽广蔚蓝的海洋,在这样的特殊地理环境下,舟山发展经济的方向在哪里? 梁黎明:那就是坚定不移地发展海洋经济。首先,正如你所说,舟山以群岛设立,也因此具有独特的区位、深水岸线等自然优势和人文优势,特别是拥有全国乃至世界都难得的深水港口资源。  相似文献   

11.
营口港是东北三省最近的出海口和第二大开放港口。近年来,随着腹地经济的不断发展,港口货物吞吐量持续快速增长,1995年完成货物吞吐量1135万吨,2000年完成2217万吨,2002年完成3127万吨,2005年完成7500万吨,2007年完成12206万吨,预计到2010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将突破2亿吨。全港区有自然岸线长29.1公里,生产用码头岸线3502米,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2012年第6号《港口岸线使用审批管理办法》已经交通运输部2011年第12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7月1日起施行。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平2012年5月22日  相似文献   

13.
《群众》2017,(8)
<正>面对日益激烈的国内外港口竞争压力和积极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新要求,江苏亟需通过加强港口要素资源整合,引导港口良性竞争,深入推进江苏沿江港口一体化改革,加快实现港口现代化、港群发展有序化和跨区域港口一体化,有效提升江苏沿江港口综合竞争力,更好服务国家战略。要素制约日益突出。目前,江苏沿江港口岸线开发利用已超过60%,可成片开发的深水港口岸线资源所剩不多,总体呈现以工业占用扩张为主导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任忠  郭瑞辉 《今日浙江》2003,(16):26-27
浙江海域辽阔,岛屿众多,海岸线绵长,深水岸线资源丰富。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孕育了浙江沿海众多的港口。港口作为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迎来一个全新、快速、重要的发展时期。到2002年底,我省沿海共有港口34个,生产性泊位877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58个,码头长度5.39公里。其中公用泊位282个,岸线长1.87公里,综合通过  相似文献   

15.
对外开放和外贸运输是开放型经济发展中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两大组成部分。随着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沿江各市在港口建设和开放型经济发展上都大有作为。镇江港口历史悠久、深水岸线资源丰富,又处于长江运河交汇处,诸多优势为新一轮港口建设和沿江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6.
<正>港口是世界所有临港城市珍贵的战略资源和核心竞争力。安徽省马鞍山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一直以来,长江南岸港口较为密集。2011年8月,安徽省政府行政区划调整,位于江北的和县、含山划归马鞍山市。市委、市政府在区划调整后,立足一江两岸协调发展,决定开发郑蒲港,筹建郑蒲港新区。位于马鞍山市长江北岸的郑蒲港,拥有深水岸线24.5公里,一级岸线9.5公里,常年水深在20米左右,是安徽省长江北岸条件  相似文献   

17.
沈政 《政策瞭望》2007,(3):53-53
浙江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海岸线总长6486.24公里,占全国海岸线总长的20.3%,居全国首位,其中大陆海岸线2200公里,居全国第5位。岸长水深,可建万吨级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线290.4公里,占全国1/3以上,10万吨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线105.8公里。浙江海域是中国海洋渔业资源蕴藏量最为丰富、渔业生产力最高的渔场,其中舟山群岛是中国最大的海洋渔业基地。东海大  相似文献   

18.
深入开展专题协商,发挥主渠道作用去年,南通市政协常委会先后就全市港口开发建设、旅游资源开发、建筑业发展、窗口部门行风建设等课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专题协商,形成视察调查报告15份,建议案4份。市政府对4份建议案都分别以正式文件作出答复,许多意见、建议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重视,并被有关部门所采纳。对《进一步加快全市港口开发建设的建议案》,市政府专门召开长江岸线整顿开发领导小组会议,对建议案进行认真研究,对全市港口整体规划修编、加强港口管理、提高组织程度等工作进行部署,明确了分工。市有关部门根据全市制定“十五“计划的需要和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正在编制包括岸线利用、陆域布局、水域分布、港区划分、环境保护和配套设施在内的总体布局规划。对《进一步加快南通市建筑业发展的建议案》,市委主要领导作了批示:“提高南通建筑业的  相似文献   

19.
刘善桥 《政策》2011,(3):21-23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来看,大江大河两岸往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不少国家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江河流域的文明史。就我国长三角的南京、如皋、江都等地来看,他们的发展也都与依托长江自然禀赋、注重沿江开发密不可分。黄冈作为长江中游城市,境内拥有长江岸线总长  相似文献   

20.
郭剑彪 《今日浙江》2005,(17):37-38
浙江省有什么可以做成全国和全世界之最?只有港口,港口可以发展成为全国之最,甚至世界之最省委、省政府站在未来发展的全局高度,审时度势,提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重大战略决策,并作出了加快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将我省的港口开发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省委书记习近平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浙江省有什么可以做成全国和全世界之最?只有港口,港口可以发展成为全国之最,甚至世界之最。省长吕祖善也指出,宁波舟山海域深水岸线资源得天独厚,是浙江省下一轮经济发展中最大的比较优势。建设全国甚至是世界之最的港口,必须要有一流的现代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