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大信访呈持续上升趋势 ,其中尤以涉法信访上升幅度大 ,凸现出社会公众对司法公正的关注、对社会正义的期盼 ,也带给我们一些思考 :当前的司法状况究竟怎样 ,审判机关的司法水平和司法质量如何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涉法信访而且呈现出上升趋势 ?  相似文献   

2.
涉检信访因其具有的权利救济功能而成为检察机关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的重要环节。就实证考察而言,现阶段涉检信访在总量、内容、形式等方面的特点反映出涉检信访过度承载“权利救济”功能的事实;就宪政国家而言,涉检信访超负荷的权利救济功能与程序公正、司法权威、规则统治之间存在冲突。因此,综合考察涉检信访运行的制度环境和既有的制度资源,通过弱化涉检信访的权利救济功能,重新确定其功能定位,不断提升其规范化程度,并确立司法救济的核心地位,可以不断完善涉检信访制度。  相似文献   

3.
正涉诉信访是指相关个人或组织因对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员在具体案件的受理、审判、执行等环节做出的司法行为和处理决定不满意,进而向相关机关或部门表达诉求,寻求通过司法程序以外的渠道来解决问题、达到目的的信访活动。近年来,全国涉诉信访工作形势严峻。据国家信访部门的统计,涉诉信访约占全部信访案件总量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各类社会矛盾导致的信访问题大量涌现,给社会稳定和谐带来越来越大的冲击。其中,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出现,使整个信访秩序进一步复杂化,不但影响了司法权威,也影响了社会的安宁。只有不断强化整个社会的法治建设,增强社会依法办事能力和水平,引导公民理性维权,才能逐步消除不依法维权的各类不和谐社会现象。为此,笔者从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成因、现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妥善处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5.
由于法治的不健全和人们对司法信仰的缺失使得涉法信访事件在我国大量存在。涉法信访极大影响司法权威,它使非司法权在事实上凌驾于司法权之上。因此,加强司法权威,遏制涉法信访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实现司法权的人民性和司法活动的便民性,加强司法活动的公平正义,提高司法效率和执行力在遏制涉法信访和提高司法权威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结构转型、经济体制转轨、利益格局调整的关键时期,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社会矛盾凸显,其中很多以案件的形式汇聚法院,并转化为在整个信访总量中比重始终较大的涉诉信访。面对涉诉信访多发并可能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常态的发展趋势,有  相似文献   

7.
法治视野下涉诉信访问题的理性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毋晓蕾 《人民论坛》2012,(11):84-85
在目前社会转型的大环境下,由于一些地方司法的错位和信访的越位,出现了大量的涉诉信访。出于稳定的压力,涉访机关不得不采取一些法外手段处理涉诉信访,虽然成功解决了一些个案,但却引发了更多的涉诉信访。让司法和信访都回归原位,将涉诉信访纳入司法轨道,提高司法公信力,是解决涉诉信访问题的可行之道。  相似文献   

8.
涉法涉诉信访问题,是各级人大受理信访事项的重要方面,约占信访总量的50%以上,已成为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此类问题矛盾突出、处理难度大、程序性强,多以越级访、缠访形式出现。下面,笔者就此类信访问题的表现形式、产生原因及对策作一粗浅分析,希望能为国家权力机关依法行使监督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法制建设的日益完善,公民的法制意识逐步增强,各类案件日益增多,尤其是涉法涉诉信访问题较为突出。从近年来人大信访情况分析来看,涉法涉诉信访占总信访量的65%,已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不仅数量居高不下,而且逐年快速攀升,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2013年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也将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列入当年政法工作四项重点改革之一。强大的民族历史习惯;司法努力与群众的维权需求存在较大落差;涉法涉诉行为立法层次低,效率不高;涉法涉诉信访行为管理失序是涉法涉诉信访行为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对此,可以从全国人大或人大常委会制定"统一信访法";完善民意代表制度;在涉法涉诉信访中推行公正、权威、科学的听证制度;强力推进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引导公民信"法"不信"访"等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1.
信访制度是一项具有本土特色的制度设计,充当着社会安全阀的角色。近年,由于各种原因,涉法信访案件呈现明显增多趋势,造成很多不稳定因素,如何解决涉法信访问题已成为各级政法机关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涉法信访的形势就涉法信访整体形势而言,信访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其中,  相似文献   

12.
农村土地承包征占问题,是人大受理的涉民生类信访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约占行政诉求信访总量的25%左右,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以"诉""访"分离为主线的涉诉涉法信访工作改革正在进行中。由于人大是法定的权力机关,这就决定了人大信访与涉诉涉法信访工作密不可分,以上海人大信访工作为例,几年来,涉诉涉法信访量占其信访总量的50%左右。因此,人大信访工作的改革,也是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当前涉诉涉法信访工作改革背景下,如何重构人大信访工作,笔者认为,首先要熟稔我国现有法律法规,深刻领悟中央关于涉诉涉法信访工作改革政策的精神,厘清信访工作中的几个极易混淆的概念,否则,人大信访工作会  相似文献   

14.
何平 《天津人大》2008,(11):33-34
受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是国家权力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和经常性工作。随着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和民主法制进程的加快,人大的信访量特别是涉法涉诉信访数量明显上升,任务日益繁重。仅2007年以来,河东区人大常委会就处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318件,其中涉法涉诉类227件,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央对涉法涉诉信访工作进行了重大改革,将涉法涉诉信访事项从普通信访体制中分离出来,统一由政法机关依法受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委、人大、政府如何建立健全领导、监督、救助机制,政法机关如何打造高效运转司法体系,是有效推进涉法涉诉信访事项改革的关键所在。下面,结合工作实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以来,涉法涉诉信访工作应该加强还是削弱,在认识上一直存有争议。有人认为,"信访不信法"的涉法涉诉信访,是中国特有的社会现象,是人治的产物,有违中央提出的依法治国理念,其主要理论依据是,司法行为是司法机关代表国家,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对某一事实或社会事件进行法律化处理的过程,而规范所有国家机关信访工作的法规则是低阶位的国家《信访条例》。有人则认为,司法机关应该加强群众信访工作,现实中  相似文献   

17.
李坤斌 《政协天地》2010,(10):32-3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征地拆迁、土地补偿、环境污染、劳资工伤、医患纠纷等各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不断涌现,涉法涉诉信访工作面临日益严峻的形势。日前,福建省清流县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对该县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据调查,2010年上半年,该县信访部门共受理信访件46件,审判机关审结各类案件942件,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但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18.
朱伟 《公民导刊》2009,(3):20-21
近年来,由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信访工作部门处理的涉诉信访量一直占信访总量的40%左右,这已成为人大常委会信访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做好这一工作,笔者有以下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9.
周立新 《政策》2013,(10):66-67
<正>今年以来,十堰市针对当前社会矛盾不断增多,大量矛盾涌入诉讼程序,由此带来群众诉累重、司法压力大、涉诉信访多等问题,在全市探索建立诉前调解机制,对可能进入诉讼程序的民商事案件进行引导,使其进入诉前调解,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全市1月份在茅箭区开展试点、5月份在全市推广以来,共受理诉前调解案件897件,调解成功761件,成功率达84.8%,实现群众维权、司法高效、  相似文献   

20.
城市房屋拆迁问题,是人大受理的涉民生类信访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约占行政诉求信访总量的四分之一。此类问题经济利益矛盾突出,解决难度大,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下面,笔者就此类信访问题的表现形式、产生原因及对策作一粗浅分析,希望以此能为国家权力机关开展立法和监督等项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