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月7日晚,“海口之春”旅游艺术节完美落幕。《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指出“海口之春”是依据中央文化体制改革精神,进行“跨地域、跨行业”整合资源的创新举措;是发展文化产业、繁荣周边产业,助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探索实践;是对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一个民族根之所系、脉之所维,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基础,文化交流是海峡两岸交流的基础。河南是文化资源大省,河南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决定了河南的历史文化,具有“源头”、“缩影”与“朝圣”等其他地域文化所不具备的特点,以河南境内的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中原文化在两岸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当前促进两岸交流大发展的新形势下,以中原文化引领豫台文化交流的方向,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黔南笔记》是当地多元民族文化和地理环境的产物 ,“筹边之助”和“备采风问俗”心理是其形成的深层文化因素。本文化上定位于实录见闻和“闲书” ,但寓意深刻 ,使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内容取向独具特色 ,带着深刻的地域文化地理烙印。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在“科教文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强二、兴三、优一”产业发展思路的指导下,昌平区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初步形成了以“三园(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生命科学园、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三区(十三陵旅游特区、沙河高教园区、回龙观东小口文化居住区)”为导向和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各项事业较快发展。但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原有的发展战略需要进一步延伸、拓展。为适应首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要求,昌平区委区政府中心组一班人经过不断的理论学习、充分调研、深入研讨,并结合昌平的实际,提出了要把昌平建设成为“投资创业首选之区、旅游休闲首选之区、生活居住首选之区”的  相似文献   

5.
立足于弘扬民族主体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放眼世界,广采博纳,审慎辨析,融通中西,列类古今,重在创建。非是囿于一家一派,照搬、效颦,也不是仅仅为了达到兼收并蓄之目的,而是意在建构出既流淌着民族文化血脉,又充分吸收域外文化之长,能适应文化交流、对话时代的中国当代文化体系。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社会既给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文化提供了对话交流和实现人文资源价值共享,从而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之更大便利,同时也强化着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的意识,从这一意义上讲。“全球化”过程又是民族文化价值再发现的过程。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国家由于各自的发展利益和意识形态需求,是不会主动放弃自己的文化身份认同的,并不会出现文化单一化的“全球化”。现代性也是多元化的,所以对话交流能给世界文化格局带来的最为理想的境地就是“和而不同”。这也是维系全球文化生态平衡的一个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6.
朱林福 《新东方》2011,(5):47-49
海南府城元宵换花节,是对中华传统文化和海南地域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可以促进海南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给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增加文化亮点,为传统文化元素的开发提供经验和借鉴,带动海南各产业之间的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7.
《小康》2021,(20)
正"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三亚市天涯区,红色阵地像花儿般朵朵绽放。一个个感染人心的红色阵地,让人们感受到爱国爱岛的信仰之光,培养起无私奉献的忘我精神,凝聚起奋勇前行的不竭动力。"启园,启园,启导成长的花园,理想的苗木在这里得到培育,明智的鲜花在这里幸福地开绽……"这首《启园之歌》,谱写的是在海南三亚这个偌大的花园里,绽放着一朵像凤凰花一样红色艳丽的文化之花——天涯启园。  相似文献   

8.
<正> 没有一个产品会像服装那样包涵了那么多的文化元素,也没有一个产品会像服装那样如此综合地体现了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纵观世界,“衣冠王国”成为国富民强的标志;横看世界,“时装之都”则象征着一个城市的国际地位。巴黎、米兰、伦敦、纽约、东京、世界“时装之都”无一不是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全球瞩目的国际大都市。王国平书记曾经在去年北京 CHIC(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上提出了“中国女装看杭州”的口号。市政府为了扶持女装专门开辟了“两街两园”,出台了20条优  相似文献   

9.
人类文化差异性形成的根本原因,并非地域因素,亦非时间延续,而是人类在生存竞争中胜出的“想法”之差异。某一想法成为群体共同想法使一个文化共同体得以形成,从而成就一个文化,文化形成体制塑造成员的心灵,使文化得以延续。具有延续性的文化都有一个不变的共同想法,国家、民族、宗教等都以此原则得以形成和延续。人类视野的扩大、环境的持续恶化、人工智能的发展等把人类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逼迫人类抛弃具有差异性的文化概念,统一到“人类”这个大概念之下,共同应对人类整体面临的挑战,而这正是“人类文化共同体”概念得以形成且可能被建构起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各地政府为发展地域经济,提升地方影响力,纷纷提出“打造文化品牌”的响亮口号,有海洋文化、帝王文化、大唐文化、女权文化、冰雕与沙雕文化、茶酒文化、花卉文化等等,不胜枚举。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是维系社会和谐的纽带。一个民族、一个地域的文化是经过长期甚至几百年、上千年形成的。  相似文献   

11.
天下“八景”知多少?恐怕是难以确数相计的。《寄园寄所寄录》说;“十室之邑,三里之城,五亩之园,以及琳宫梵宇,靡不有八景(诗)。” 此语看来并未夸张。湖南岳阳县一个边远而闭塞的山角落——长安桥,是个住着百十户谢姓人家的小村子,在他们巴掌般大的山水之境内,竟也有“长安桥八景”,而且从明至清,乡贤所咏之辞,集契于《谢氏族谱》之中。荒村野店尚且如此,足见广天华夏“八景”之多矣。 然而,远不止于此,在朝鲜、在日本、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八景”现象也普遍存在着。特别是在扶桑之国,这种无处不在的影响被称之为“八景现象”、“八景文化”,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是城市化、工业化加速发展的世纪。作为长江中的一个岛市,扬中如何呼应沿江开发的蓬勃之势,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基础上迈上一个更高的发展平台?这是我们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审时度势,立足现实,我们把打造“生态工业岛”作为城市发展的最新取向,致力于提升扬中的综  相似文献   

13.
地域文化是在流变过程中发生发展,渐演渐化,从而逐步构成其特定风貌。 园林可称“住”之文化,然而在吴地之所以足称独特的文化遗产,并非仅仅属于遮蔽风雨所需,它原是“城市山林”演化而来的“市隐”心态的产物。 吴地人文传统中有一种玩物而不丧志的品性。守持大节之关键时刻,视死如归,决不辱志,绝不偷生。  相似文献   

14.
詹贤武 《新东方》2010,(1):18-20
之所以定位为“国际旅游岛”,就是因为世界上只有一个海南岛。这种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不仅表现在海南岛美丽的自然景观中,同时还表现在海南本土文化独特的魅力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紧密相连的,缺一不可,若断然割裂其中的联系,海南岛将不再是人们所向往的海南岛了。建设国际旅游岛,发展海南旅游产业,必须把海南本土文化元素放大,极力张扬海南文化精神,使国际旅游岛在世界旅游业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5.
“湖湘文化研究与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5月14日至15日,民进中央《民主》杂志社、民进湖南省委、民进长沙市委三家联合主办的“湖湘文化研究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湖南师范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举行。省内外30余位专家学者莅会,就有关问题展开热烈讨论。现将讨论中涉及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湖湘文化的定义与内涵目前学术界对“文化”的定义达二百多种。湖湘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地域文化,对其定义与内涵准确无误地界定亦难。不过,与会学者普遍认为:湖湘文化不是一个学派,而是在现今湖南地域范围内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颇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但由于研究角度不同,具体…  相似文献   

16.
周萍 《新东方》2009,(10):35-37
海南区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子系统,是海南各族人民创造的光辉灿烂的宝贵财富,它折射出海南和谐的人文精神、生态理念、社会理想和生存方式。在建设海南国际岛进程中,将本地区独特的区域文化优势转化为文化资源优势,增加本地区旅游景观的人文价值,开发具有海南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群,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将是发展和创新海南区域文化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徽园观后     
金敏 《当代建设》2003,(3):33-33
徽园占地20公顷,坐落在合肥西南郊,园内整体规划以安徽省行政版图为基本框架,长江、淮河环绕其间。徽园,采安徽民俗之灵气,集安徽人文之精华。黄山之奇,九华之韵,天柱之秀,琅琊之意,巢湖帆影,李白吟月,万象皆备于一园。正如我皖人所说:园非园,非常园,徽园也。徽园是了解安徽的窗口。我在尽情观赏徽园之后,还觉得白璧微瑕,在某些方面尚有不足之处。据我3次游园所见、所闻、所思,归纳如下:一、导游图和实地展区使用异体字和繁体字。如《徽园导游图》封面上有3处“徽园”字样,正图中有两处“徽园”字样,可这5个“徽园”字样,前者为异体,后者为…  相似文献   

18.
周如璧 《前进》2005,(7):33-35
地处山西北中部的忻州,向有“晋北锁钥”之称,它“东连京畿,面临陕蒙,南依晋阳,北望云朔。”历史的积淀和大自然的造化,决定了它既是一方悠久的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相交融的文化沃土,又是一方珍贵的具有区位和资源双重优势的投资宝地。如何以先进文化的理念科学认识和大力弘扬地域文化,以地域先进文化坚实强劲的内驱力推动忻州经济社会的全面  相似文献   

19.
洱源,洱海之源,是一个神奇、美丽的地方。这里具有悠久的历史,拥有南诏时期六诏的三诏(浪穹诏、施浪诏、邓赕诏)。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块富饶美丽的土地上的各族人民,用自己卓越的智慧、辛勤的劳动、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留下了无数神奇、优美的神话故事传说,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民族文化。洱海源被誉为是“神话的王国”,“民间故事的宝库”。“本主”文化,就是洱海源民族文化之花中馨香四溢的一朵奇花。在洱海源的白族村村寨寨,自古以来,就信奉“本主”。“本主”,本境之主,即一个自然村落或某一地域的保护庇佑之神。在洱海之源,本主多达一百七十…  相似文献   

20.
国洪河 《世纪行》2007,(12):32-33
古老的汉正街作为汉口的“城市之根”、“商业之魂”、“文化之源”,其独特的禀赋、繁荣的商贸和悠久的历史积淀交融.在岁月的长河中逐渐凝聚成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汉正文化。她既是城市的灵魂和内涵。也是城市的品格和形象,更为城市综合实力的提升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