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罗平琅 《政策》2002,(11):27-27
百行德为首,德是为人之本、为政之本。当官只是一时的,而做人则是一生的,当官首先是做人,人做不好,官自然也当不好。不是官位使人生辉,而是人品使官位增色。 当官要修德,就是要加强道德的修养,使之不断得到锤炼并臻于完善。要树立良好的人格形象,努力达到“重诚信,讲豁达,通情理,求公正,谋事业,为人民”。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宣传的江苏省泰州市政府副秘书长、信访局局长、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张云泉,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做人必须像人,当官不可像官”。这“一像“”一不像”,折射出张云泉的做人准则、为官之道。“做人必须像人”“,像人”,就是遵守做人规范。俗话说,物有物状,人有人样。这里的“样”是指做人的标准、做人的规格。什么标准、什么规格?孔老夫子说的是仁、义、礼、智、信。毛泽东讲的是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公民道德规范提出的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  相似文献   

3.
当“官”与做事叶怀祥做人应该有理想,当官就更应该有理想。对当官的人来说,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就要处理好做人、做事和做学问的关系。做人是当官的基础,做事是当官的责任,做学问是对做人、做事的总结和升华,也应该是当官的基本功和新特点。这三者互相联系,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4.
细细地品味“人”字,我们可以从中感悟出不少做人的道理。“人”字只有两个笔划,一目了然,再简单不过了,比其笔划少的汉字屈指可数。特别具有象形效果的“人”字首先告诉我们,做人要简单。像“人”字一样做人,简简单单,清清爽爽,顺其自然。这样,做人才会不背包袱,轻松愉快地生活。然而,有些人总是习惯于把简单的问题搞得复杂化,做人做得挺累。比如,正常渠道就能办成的事非要拉关系走门子,做错了一件事本来没啥大不了的,  相似文献   

5.
“做人必须像人,当官不可像官。”这是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江苏省泰州市信访局局长张云泉的一句名言。这句话质朴无华,看似平常,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值得各级领导干部深思。 常言道,要做好官,先做好人。此言不虚。做一个好人,是做一个好官的前提。古今中外,大凡为群众所称道和爱戴的“好  相似文献   

6.
难得普通     
古往今来,人的学问莫测高深。郑板桥那“难得糊涂”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刘晓庆那“做人难,做女人更难,做名女人难上加难”的感慨,博得了许多人的同情。但依我之见,做人之难,似乎是更难在平凡,难在普通上。中国是封建特权思想影响很深的国家。特权和特殊化,正是普通和平凡的反义词。当官  相似文献   

7.
<正>“政者,正也。”做官先做人,为政先修德。古往今来,做官与做人向来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做任何事情的要求,无不以“做人”为本。从儒家文化一直强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到毛泽东指出的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再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做官先做人,做人先立德;德乃官之本,为官先修德”,无不在讲做人的重要,而且都把修身做人放在了第一位。身处领导岗位的干部如何立身做人,  相似文献   

8.
做人与成才     
要想成才,必须学会做人。享誉海内外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北京大学副校长季羡林,谈到自己一生成功的经验时,这样告诚青年朋友;注意培养良好的品德,认识自己的不足,懂得要依靠团队,做一个好人。他还对“好人”做了这样的具体解释:什么叫好人?考虑别人比考虑自己稍多一点就是好人:还可以再降低一点:考虑别人与考虑鱼己一样多就是好人:王选院士也说: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首先要做个好人。  相似文献   

9.
做官先做人     
吉林省委书记王云坤提出一个主张:“做官先做人”。为什么呢?王云坤说:“其实,老百姓对当官的要求很简单,就是你要像他们一样,首先要做个人,做个普通的人!”(见中央电视台的“书记省长专访”) 乍一听,这个主张似乎“低调”得可以,然而细细一琢磨,它却是对为官者的起码要求,是踏上仕途的先决条件,舍此是不宜为官的。 相传古代某地一个举子进京赶考,途经小镇,发现地上有一枚铜钱,便用脚踩住,见四下无人,就拾起放入口袋。这一举动,恰巧被主考官看到。及人场考试,该举子文章精彩,本可高中,谁料主考官一见是他,立刻除了…  相似文献   

10.
素质是一个人品德、知识、才能的总和 ,是基础性因素。在新形势下 ,努力提高领导干部素质 ,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关系。一、做人与做官。怎样做人、为谁当官 ,是领导干部提高自身素质必须认真解决的一个重要现实课题。首先 ,要认识到做人是做官的基本前提。有些领导干部犯错误 ,有时不是在对与错、是与非面前辨别不清 ,也不是对政策规定不了解 ,甚至有些人在做错事之前就能掂量出后果。但是 ,为什么还要明知故犯、铤而走险 ?说到底是缺乏高尚的人格品行修养 ,可见 ,解决好做什么人及怎样做人的问题 ,是当好官的前提。其次 ,要认识到高尚的人…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外科医学奠基人裘法祖有一个座右铭:“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在漫长的人生岁月里,他一直忠实地践行着自己的座右铭。“做人要知足”。也就是说一个人在物质条件、名利地位、生活待遇上,要知足,知足才能常乐,淡泊方可明志。以裘法祖院  相似文献   

12.
秦德君 《现代领导》2014,(10):12-13
做领导的核心是做人,只有把人做好才能把领导工作做好。1939年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中,要求共产党人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是做人的高境界,也是做领导的高境界。在今天全球化时代,要深刻把握和践行成功型领导者的“普适性”内涵,这是新形势下形塑领导者公共形象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3.
说到做人、做官、做事,不同立场的人,见解往往大不相同。在当前我国社会中,做官就是专指做“对社会负责的公仆”。即人民的干部。这本来是我们历来所坚持和要求的,但在新形势下有些人却经不起考验,背离了党的要求,背离了共产党人为人处世所应坚持的准则,不负责任地为做官而“做戏”,这就不能不让人感到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仍有谈谈的必要。  相似文献   

14.
时下流传一句话“为人莫作官,做官都一般”,言下之意,做了官就会身不由己,就会放松做人的原则,就有别于普通人。或者说,做了官搞点特权,犯点错误什么的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谁叫咱是官呢?其实不然。传说,广州石门那地方有个“贪泉”。旧时,到广州去做官的人,喝了泉里的水未来好好的官jh竟变得贪脏枉法起来。晋朝有个吴隐之,去广州做刺史,走到“贪泉”,偏不信这个邪,说:“古人云此水,一款怀千金,试使夷齐铁,终当不易‘C”,喝了一瓢,、果然不见怎的,官做得照样清正。他在广州为官数年,卸任北归时,依然两袖清风,“装…  相似文献   

15.
做官先做人,做人必修身。对党员干部来说,修身做人就是要做合格的共产党员,做社会的先进分子。应当像毛主席在《纪念白求恩》中提出的,要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应当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成为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每一名党员干部在修身做人上,就是要有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有更高的觉悟和境界,按照“三严三实”要求加强党性锻炼和自身修养,锻造过硬的思想品格,展现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相似文献   

16.
“求真务实”,首先是在做人上要“求真”做一个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真实的人,在为人处世上要“务实”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在人格上使人感到诚实、可信和放心。  相似文献   

17.
且说“当官不象官”□果然“当官不象官”这句短语,显然是用来评价领导干部的专门语。但是,这短短的5个字,既是对一个好领导的定性,也是对一个劣质干部的定性。“当官不象官”这句短语,老百性常用它来评价那些没有“老爷”气、没有官架子、没有官派头、类似焦裕禄、...  相似文献   

18.
所谓“官有所畏”,说白了就是为官要有一个“怕”字,“怕”是人们常有的一种心理,人生在世,多多少少离不开这个“怕”字。当官的自然是也有“怕”的时候,这便是人们常说的“官有所畏”。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建党七十五周年座谈会上发出号召,要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这个“高素质”就包涵了优良的道德素质。加强干部的道德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核心,以干部道德的三个层次为重点,注重学习和实践,努力使每个干部都成为具有道德自律的人。一、“做官先做人”“做官先要做人”,“做人之道”是“做官之道”的前提和基础,是干部道德的最低层次和最起码的要求。干部的“做人之道”主要是干部在工作和生活方面的人品修养。加强人品修养,首先要解决好“做什么人”的问题。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中所说的“一…  相似文献   

20.
沈峰 《前进》2002,(8):48-48
所谓“官有所畏”,说白了就是为官要有一个“怕”字。“怕”是人们常有的一种心理,人生在世,多多少少离不开这个“怕”字。当官的自然是也有“怕”的时候。这便是人们常说的“官有所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