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马山县是个神奇美丽的地方,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民风纯朴、风情独特,传统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是"广西民间艺术之乡",原生态美食享誉区内外,是"中国黑山羊之乡"。为进一步挖掘、保护、传承民族文化,打造文化旅游美食品牌,马山县第二届文化旅游美食节大  相似文献   

2.
2008年的脚步似乎迈得太快,当人们还沉浸在辉煌的2008北京奥运会无数精彩瞬间,还欢庆在自治区成立50周年的喜庆氛围里时,马山县在2008年的岁末迎来了以"体验民族文化、游览奇山秀水、品尝生态美食、感受魅力马山"为主题的第二届文化旅游美食节。  相似文献   

3.
钟春云 《当代广西》2012,(21):34-36
"山青水秀生态美,人杰地灵气象新。"2010年春节,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考察河池,欣然挥毫。"县县有妙景,处处是奇观。更有神秘处,山水蕴无穷。"巴马有世界长寿之乡,凤山有世界地质公园,东兰有丰富的红色旅游和铜鼓文化,天峨有亚洲第二大的水电站,宜州有刘三姐文化,南丹有原生态的白裤瑶文化……河池,镶嵌在红水河畔的明珠正熠熠生辉。手握众多世界级的旅游资源,河池市以打造"长寿养生旅游名市"为目标,以旅游线路统筹为主线,  相似文献   

4.
马春香 《前沿》2013,(6):127-128
原生态民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文化与艺术的源泉。它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体现出了中国音乐的的悠久性、独创性及丰富性,以不可替代的音乐价值和文化价值成为世界音乐的组成部分。当前,认识和理解"原生态"在民族音乐学研究中,不容回避,且具有现实意义。抢救保护"原生态"民歌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黔东南州原生态民族文化是发展旅游业的根基,但在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中,存在着浅层次、重复性和破坏性的开发等问题。在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中,应该调查整理,用"一盘棋"的方式进行规划;挖掘提炼,将民族文化的精髓充分展现;加大力度,培养本土民族文化旅游的服务人才。  相似文献   

6.
谭文骄 《政策》2010,(10):47-48
近年来,恩施市抢抓"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和沪渝高速公路、宜万铁路开通等机遇,以恩施大峡谷、恩施女儿会、恩施玉露茶"三张名片"为抓手,以恩施大峡谷黄鹤楼生态走廊等"八大生态走廊"为载体,致力打好生态牌、文化牌、旅游牌,  相似文献   

7.
郑海燕 《前沿》2011,(4):135-138
客家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员,具有显著特性的汉族民系,是汉民族中的一个地缘性群体。闽粤赣客家地区文化底蕴丰厚、民俗风情浓郁,旅游资源和市场具有相似性,旅游开发潜力大,应该开展区域旅游合作,组成客家文化旅游大区,共打"客家文化"旅游牌,实现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肖旭明 《政策》2010,(7):50-52
恩施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州,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州委、州政府注重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彰显民族文化特色,统筹整合生态文化、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将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不断促进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9.
胡艳丽  曾梦宇 《前沿》2010,(23):151-153
侗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数较多、分布集中的民族之一,其以原生态"侗族大歌"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建立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通过普查机制、展示机制、传承机制、研究机制、发展机制等长效机制的有效运转,将为侗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及开发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馀会良 《创造》2011,(8):90-93
祥云县位于云南省中部偏西,国土面积2425平方公里,地势开阔平坦,是云南省四大平坝之一,素有"云南之源、彩云之乡"的美誉。县境内居住着汉、白、彝、苗、回、傈僳等世居民族,2010年末全县总人口达47.08万人。祥云历史悠久,地灵人杰,交通便捷,文化内涵、旅游资源、矿产资源丰富,拥有优秀的革命传统,是云南省47个革命老区县之一。  相似文献   

11.
试论贵州民族文化村寨旅游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21  
民族文化村寨是民族文化旅游最好的物质载体,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它是全面、系统、集中、原生态的民俗展示,是活生生的正在运行、发展着的民俗;作为一种产品类型,民族文化村寨旅游应将村寨作为一个整体开发为产品,产品要素要齐备。贵州省民族文化村寨旅游开展得比较早,且卓有成效,但是产品不完善,本文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2.
集市旅游--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新形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民族文化旅游主要指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目前已有多种类型的开发方式.集市是少数民族地区广泛存在的按一定周期聚集形成的市场,是定期出现的经济文化民俗大展演.开发集市旅游具有保持民俗的原生态、便于产品化、传统和现代便于兼容、投资少见效快、社会效益明显等优势,是一种有前途的民族文化旅游新形式.开展集市旅游活动,应处理好明确开发主体、安排作为目的地的集市的时空结构、营造主要创收点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协商论坛》2011,(4):2-F0002
登封市位于中岳嵩山南麓,历史悠久,风光秀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矿产资源和发达的电力、交通、通讯事业,是全国著名的"文物之乡"和"武术之乡"。近年来,登封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强力实施"旅游立市、工业强市、农业稳市、科教兴市"四大战略,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都取  相似文献   

14.
原生态民族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保证了中华文化的多元化,更保证了我国文化的民族特色。但目前社会的快速发展,给原生态民族艺术的原生态性质带来极大的破坏,原生态艺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被忽视和瓦解。因而,如何号召大众加强对于原生态艺术文化的重视程度,探索和总结出原生态艺术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途径,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传承中的伦理思考——以贵州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的整体构成和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发源地原住民改变贫穷落后面貌,跟上现代化步伐,享受现代文明成果的愿望是原生态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内在动因,传承是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发展的应有之义,发展是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传承的必由之路.保护好民族的根源文化、精神植被和实现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发源地原住民现代化愿望不是非此即彼,而是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16.
李兵 《传承》2012,(21):34-35
创建先锋示范城工作点多、面广、线长,必须从战略视角加以谋划,选准切入点。马山县实施"文化引领,思想先行,率先示范"创城发展战略,以"唱响先锋示范歌,打造先锋文化示范县"活动为主要抓手,全面推进创建先锋示范城工作,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7.
程荣  蔡钊 《求索》2010,(5):109-111
本文阐述原生态艺术中的庄子"天籁"思想,通过传统文化复苏之"天籁"、理想生活之"天籁"、视听感官之"天籁"三部分论证得出:为使"原生态艺术"能顺其本性良性发展,应该力图还原"原生态艺术"的本质特征,坚持其理想纯朴生活的追求,继承并发展其具有典型中国传统意义的"物我两忘"审美方式,这是现代艺术还原其本真的必然之策。  相似文献   

18.
现代化背景下,民族旅游的日益繁荣给目的地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导致诸如文化的"真实性"缺失、"舞台化"与"商业化"等问题。在海南三亚槟榔谷原生态黎苗文化旅游区的研究案例中,借助舞台理论分析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域"的舞台化表征及其建构中的权力互动,即可加深对"旅游域"的认识。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域"具有典型的多元舞台化特征。"旅游域"的多元舞台化建构过程中,景区开发者、景区讲解员、居民、游客等多种力量进行互动。"旅游域"中的"旅游民族"经历了由被动展示到主动展演的身份建构过程,实现了多元舞台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9.
王雅荣  张璞 《前沿》2012,(1):4-6
少数民族"五区三省"的民族自然风貌和民族文化风情旅游资源开发,形成区域特色的主要旅游景区和旅游产品体系,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形成了基本的旅游产业发展格局,旅游产业对地区经济发展贡献度提升,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重要的经济产业。但旅游产业规模发展面临的系列问题的解决,需要旅游生态意识协同下旅游产业规划与旅游行业管理,寻求旅游产业生态效益基础上经济效益的增长。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恩施州各地围绕"生态恩施州、土苗风情园"的形象定位,大打旅游牌,旅游产业正在努力成长为支撑恩施州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为使该产业旺盛持久,必须统筹谋划,实现旅游经济发展与特色发展主题、小康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民族文化繁荣相统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