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社会利益格局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情况下,不同群体的利益冲突有的因基层政府不当行政而演变为“官民矛盾”  相似文献   

2.
政府作为人民利益的代表,其施行于社会的决策,必须具有政治学意义上的合法性。而公民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影响政府决策,是政府决策合法性来源的一个重要方面。由此,政府应由"单向为民决策"向"官民互动决策"模式转型。当前,为实现回应型政府决策,需要破除一些与公民参与要求不相适应的障碍。  相似文献   

3.
当今社会已进入网络民意时代,社会治理应该注重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的统一。网络民意映射着社会矛盾,也加速着社会矛盾的激化与传播。网络民意的兴起打破了官民交互的原生态,也突破了政府的管制与集权。网络的方便快捷及匿名的特性,常常是导致网络社会行为失范的重要因素,也给社会治理带来新的考验。应对网络民意时代的社会治理考验,必须做到调节利益关系,解决社会深层矛盾;规范传播秩序,依法管理网络社会;践行网上群众路线,改善党群官民关系;加强道德建设,规范网络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4.
与"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蕴含理念相关的三个问题是:什么是良性的官民生态;社会管理中为什么要倡导良性的官民生态;如何形成良性官民生态,进而形成协同共治型社会管理模式。倡导良性官民生态之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应从培养和塑造"积极公民"角色、加快推动各类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与完善,充分发挥企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等方面着手,以实现社会管理的"协同共治"。  相似文献   

5.
岳云强 《学理论》2014,(26):1-2,3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创造活力、利益关系协调、民主法制、安定有序、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是我们党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标志着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路的创新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官民崇德、万众尚法、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民与政府之间和谐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建立畅通有序的利益表达机制。利益表达既是政府决策科学化的要求,也是政府决策民主化的需要。信访是适应中国国情的一种比较成熟的利益表达方式,随着改革不断深化、经济社会加速转型以及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信访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进行深入改革。  相似文献   

7.
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我国政府改革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我国政府改革正面临着经济与社会的非均衡发展、社会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公共危机频发、腐败等多方面的挑战。推进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建立政府、市场、社会的多中心治理结构,约束政府权力,建设法治型政府等已经成为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政府改革的基本走向和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正创新管理体制,就是把政府的力量和民间的力量融合起来,使政府组织成为社会管理的主导力量,民间组织成为社会管理的有生力量;使官民相亲,朝野相和,同心协力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系而奋斗。  相似文献   

9.
我国民间组织从起步、停滞到崛起,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以后,虽然民间组织得到迅速发展,相较于西方成熟的公民社会,大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民间组织,具有特殊性:一是特殊的生成和发展机制--政府主导;二是提供公共服务的特点--活动领域比较集中,较少通过市场化方式接受政府委托;三是"官民二重"的特殊结构模式--既有政府行政的性质,又有社会组织的特点.当前我国民间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资金来源不足并且单一;各方面能力不足;布局不合理;法律环境并不良好;一些民间组织以公益为名,行私利之实.发达的民间组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潜在价值:最重要的是作为政府转变职能的主要承栽体;其它方面是提高社会运行质量;防范行政权力滥用,保护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利益;有利于改革进程中的政治稳定与经济稳定;有利于政府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有利于形成和谐的政府社会关系模式--强政府强社会模式;一定程度上缓解政府机构人员分流以及政府解决就业问题的压力;医治市场经济对人的精神和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均衡的利益秩序是社会稳定之母,不均衡的利益秩序是社会动荡之源。当前,为了使我国的改革事业在更加稳定的环境下进行,政府必须通过以下三个途径实现利益秩序均衡:一要对利益秩序进行科学统筹,这是实现利益秩序均衡的根本指针;二要合理定位利益秩序形成机制的价值取向,这是实现利益秩序均衡的现实途径;三要坚守与提升政府的自主性,这是实现利益秩序均衡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与此同时,社会矛盾和利益分化带来的社会民生问题日益突出,社会改革的重要性逐渐凸现出来并成为整个改革的基础.具体说,社会改革包括了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以人为本的调整"与社会正义是社会改革的核心价值;落实社会权利是社会改革的具体内容;服务型政府的建立和政府行政体制的改革是社会改革成败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他信的改革政策在维护草根阶层利益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限制和削弱了精英阶层的利益,导致两个阶层之间的矛盾不断显现和尖锐。泰国社会运动的发生给我们很多的启示:在改革的过程中,政府一定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以增进全体国民的利益为改革的出发点;在加强相关制度建设的过程中,积极稳步地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权;以新的价值规范引导社会各阶层面对改革带来的变化,从而促使社会在改革的过程中走上和谐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我国30年的改革进程,地方政府的积极功能被极大地释放,同时,部分地方政府的腐败也日益严重.这种令人迷惑不解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与我国改革的路径有逻辑关系.第一,我国采取以利益调整为核心的改革形式,这种利益主体博弈的渐进过程,使改革基本平稳,却使地方政府权力约束趋于软化;第二,我国采取中央统合主义的改革策略,使改革避免了社会震荡,但是,地方政府创新能力受到一定抑制,并使"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普遍存在;第三,我国实行以行政力量为推动力的改革手段,增强了改革的成功几率,却也使地方政府寻租现象严重;第四,我国改革实际呈现出"悬浮"于民众与社会需求的单向性特点,这种政府主导式的改革,使社会发育与公民参与都没有到位,无法保证改革动力的充分展示.今后,我国体制改革的继续推进,路径完善是一个重要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中国未来改革之路:社会改革基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与此同时,社会矛盾和利益分化带来的社会民生问题日益突出,社会改革的重要性逐渐凸现出来并日益成为整个改革的基础。具体说,社会改革包括了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以人为本的调整"与社会正义是社会改革的核心价值;二、落实社会权利是社会改革的具体内容;三、服务型政府的建立和政府行政体制的改革成为了社会改革成败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5.
郑毅 《行政论坛》2012,(2):16-20
地方利益、地方政府利益、地方人民利益三个概念既相互关联又彼此区别,这在一定程度上就造成了地方政府利益表达与地方人民利益表达之间张力的形成与扩大。这种制度的失范进而导致或加剧了上访、强制拆迁、部分群体性事件以及驻京办现象等一系列不利于社会和谐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情况和问题。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促使地方利益均衡的维系,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因地方各种利益表达机制不完善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性问题。  相似文献   

16.
郝玲玲 《理论探讨》2012,(5):153-156
政府公信力建设是转型期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时代呼唤,更是当代政府改革模式变革的必然选择。深化政府公信力的理论研究,推进政府公信力建设的践行步伐,对于转型期巩固和提高党和政府执政能力,营造和提升和谐官民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现实意义。面对转型期中国政府公信力的现实挑战,必须尊重时代特征和要求,以现实国情为基本依据,以政治沟通为主要渠道,以公民参与为有效手段,理性选择适应于中国政府公信力建设和提升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7.
当前,基层一线公务人员的不当违法行为已成为引发社会矛盾的重要导火索,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回应性.规范基层一线公务人员的行为对于提高基层政府的回应性、解决官民矛盾、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意义.构建相应的管理机制是基层政府回应机制的重要内容.西方街头官僚理论为思考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分析视角.在街头官僚视角下,旨在实现依法行政的法律监控机制、旨在实现公民主导的民主参与机制、旨在强调行政伦理建设的道德内控机制、旨在实现便捷服务和官民互动的技术保障机制,构成基层政府回应机制的基本体系.  相似文献   

18.
从政治学视角分析当代中国的行政改革,利益及利益变化、建立政府与社会和谐关系、实践的变化等是行政改革的动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行政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是手段,其直接目的是维护政权稳定,即政府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最终目的是以人为本、发展民主政治。中国行政改革的未来走向是:在改革的方式上,继续采取渐进式的行政改革;在改革的方法上,坚持行政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有机统一;在改革方向上,将是实现真正的民主行政,发扬政治民主。  相似文献   

19.
不同类型群体性事件的生成动因千差万别。从利益矛盾视角管窥,多数群体性事件主要是群体利益矛盾、官民利益矛盾激化而引发的一种社会冲突现象。体制内合法性的利益表达机制阻滞、多元化的利益协调机制重构滞后、利益谋取的价值导向机制不够公正成为群体性事件的生成动因。相应地,完善体制内合法性的利益表达机制、增强利益协调机制的整合能力、实现利益谋取的公平最大化是群体性事件的有效化解之道。  相似文献   

20.
转变地方政府职能的三个基本方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与市场在具体的国家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要求,将双方的职能配置,才能演义出社会经济良性发展的历史喜剧。合理分权、公共服务输出的“官民合作”、职能合理化,是我国地方政府转变职能的三个基本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