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战略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已经显现出来,如何突破其发展中的诸多制约因素,推动我国现代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是我国农业发展中需要面对的重大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社会主导阶层的变化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导阶层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有着复杂的内部结构。广义社会主导阶层方面,由原来单一的工人阶级变成了现在多元复合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和私营企业主阶层。其中,知识分子阶层(包括技术工人阶层)正在成为广义社会主导阶层的核心部分。狭义社会主导阶层包括政治主导阶层、经济主导阶层、文化主导阶层三部分。  相似文献   

3.
发展现代农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低,农民增收缺乏后劲的贫困地区更应改变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增强发展现代农业的紧迫感。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特点,依托市场、创新机制,探索现代农业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4.
绿色农业——现代农业的主导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柏园 《学理论》2008,(2):42-45
面对我国农业资源少、农业环境污染严重、粮食供求不平衡等压力,要坚持科学、安全、高效、和谐的绿色农业发展理念,实现绿色农业全程一体化管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以人为本”的农业发展模式,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检测系统,促进食品安全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历史就如一面镜子,折射出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的发展过 程,在此基础上,人们进一步探索并找寻到了更加科学、 更加文明的农业生产方式——生态农业。 一、生态农业是时代和历史的必然选择 生态农业要求在农业生态系统中起主宰作用的人,严格遵守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特别是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规律,立足今天,放眼未来,尽量避免以至根除恶性循环,力求促进和实现良性循环。在发展生产过程中,同时为当代人及子孙后代创造一个优美的生态环境;它能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利用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转换定律和生物之间的共生相养规律,促…  相似文献   

6.
滨海新区地处渤海之滨.作为天津开发开放的前沿地带,其农业的地位、功能和发展方向具有导向性意义。近年来,天津滨海新区按照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发展方向,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和观光农业.加快了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7.
生态农业旅游是生态农业与现代旅游融合发展的新型业态,作为农业大省,湖南具有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资源禀赋优势,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同时,湖南县域生态农业旅游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可以从完善宏观环境、优化资源开发、推进产业升级、加强营销推广等方面寻求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8.
现代农业的内涵,可概括为科学化、信息化、机械化、标准化、水利化、产业化、社会协作化和市场化等八个方面。东北发展现代农业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是创新农业体制机制的有效途径,是获得农业竞争优势的手段。东北农业的现状及国家的粮食安全需要决定了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东北应该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现代的生态观指导发展农业。应以东北为龙头,试创现代农业综合试验区。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5,(36)
广州市花都区宝桑园是一个生态农业发展为主的公司,但在进一步的开发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种植不合理,产业结构不完整,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加强宣传力度等手段,可以更好地促进宝桑园的发展,从而带动本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郑晔 《理论视野》2007,(2):26-2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培育新型农民、提升农业自主创新能力、构建现代农业和农村产业体系、提升农业基础设施的保障能力、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等等,有利于在新农村建设中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李智勇 《学理论》2010,(27):90-91
从我国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如生态性缺失、结构化缺失、生产方式单一等入手,结合新型农业发展模式的先进经验,并在我国实际国情的基础上,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以农村合作社为载体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本土化之路。以期为我国现有农业发展提供一点有益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经验与现实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农业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之后的农业发展新阶段,标志着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它的目标是要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多功能和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现代农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我国在发展现代农业的探索中取得了一些基本经验。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是现代农业建设的最强大支撑。  相似文献   

13.
人地矛盾视角下的中国现代农业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口多,特别是农民多,耕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三农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这一特殊的国情决定我国农业发展的目标和路径都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大力发展循环农业,以生物技术为主要技术路线,以拓展农业产业链为核心任务,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社会化服务为保障、以专业化合作为纽带的农业经营体制,以人力资源开发为首要任务,才是切合我国实际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4.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民为主体,着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发展观念引领农业,通过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5.
刘新会 《理论导刊》2007,(11):81-84
发展现代农业,对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发展现代农业要着力抓好五个关键点和处理好五个关系。  相似文献   

16.
从理论上来看,现代农业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及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客观要求;从实践上来看,现代农业的发展,为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实现并加快城乡一体化提供了现实基础。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一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我国当前的农产品供求已呈现"总量基本平衡、结构性矛盾突出"的局面。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既是我国农村改革已经取得的最重要的制度性成果,也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现实起点。维护农户合法财产权益,优化生产要素组合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前提。发展新型农民合作组织是建设现代农业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8.
现代农业就是用现代化的生产工具、科学技术、经营体系和管理方式武装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黑龙江垦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垦区工业化、城镇化,进而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农业分散、单一的不合理结构和简单、粗放的掠夺式经营仍未根本扭转;资源浪费,环境破坏,产品质量差,比较效益低等诸多问题十分严重;小生产与大市场,发展生产与破坏生产条件,急功近利与长远发展等一系列矛盾日益突出。因地制宜地建设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生态农业模式,是解决各种问题和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0.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都非常重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并根据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提出了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认真剖析这些发展战略思想,都体现出一个主导思想,即区域经济最终要走向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