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湖湘论坛》2013,(3):F0004-F0004
湖南省司法行政系统努力发挥职能优势,着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服务法治湖南建设,司法行政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监管安全稳定开创新局面、服务法治湖南迈出新步伐、服务经济民生提升新水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取得新成效、保障建设达到新高度。  相似文献   

2.
王学杰 《湖湘论坛》2011,24(2):14-16
《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了以"四化"促"两型社会"建设的战略思路,全面规划了湖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蓝图,这是指导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3.
《群众》2016,(3)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在重要场合强调要"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不仅把"三位一体"建设写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而且对全面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更突出强调了经济法治建设和社会法治建设。总体而言,法治社会建设得到不断地重视和加强。实  相似文献   

4.
肖百灵 《中国妇运》2012,(12):23-23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写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中,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景,努力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的高度重视,显示了执政党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在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绿色发展和人民福祉的信心和决心。建设生态文明,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07年,国家批准在湖南设立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允许湖南在全国率先探索“两型社会”建设路子。四年多来。湖南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两型社会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5.
周艳  彭新宇 《求索》2012,(3):45-47
湘江与洞庭湖在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和绿色湖南建设中的影响,沿江流域和环湖区域的经济发展称为"江湖经济"。而"江湖经济"本身具有生态化绿色化发展的要求。本文认为,把湘江打造成"东方莱茵河"作为"江湖经济"的重点,既是建设绿色湖南的基本内容与主要标志,也是绿色湖南建设的贯通战略。而贯通则包括了空间关系与系统结构等方面的内容,丰富了两型社会建设的内涵。这一战略,对于岳阳的地位与影响也进行了新的评价与展望。  相似文献   

6.
《求索》2015,(3):193
湖南人民出版社2014年11月《湖南两型大典》主要收录了2007年12月长株潭获批国家"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至2012年12月的5年间,以长株潭试验区为核心的湖南省生态文明"两型社会"改革建设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全书共300万字,图文并茂,分十一个篇目,汇集了国家、省委、省政府及委、办、厅局等出台的有关生态文明、"两型"制度建设的文件计146份,汇集了"两型"试点示范案例264个,汇集了  相似文献   

7.
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是中共湖南省委、省人民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新世纪湖南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现代工业化的实现,不仅需要资金投入、技术创新、生产方式转变等重要因素,更需要培养和造就一支庞大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人才是制约湖南工业化发展的关键因素。确立正确的人才战略,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完善人才运行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积极培育、引进和用好人才,是推进湖南工业化进程的第一要务。  一、人才是推进湖南工业化进程的第一资源工业化是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就总体而言,湖南…  相似文献   

8.
正当前,"三改一拆"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要破解的难题更多,要啃的"骨头"更硬,要处理的利益关系更复杂,要经受的阻力会很大。这就需要我们以法治的思维和方法,推进"三改一拆"工作,特别是要把"三改一拆"与法治浙江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以法治保障"三改一拆",以"三改一拆"促进法治建设,扎实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要把"三改一拆"作为深化法治浙江建设的大平台,使深化法治浙江建设的抓手更实更具体,使"三改一拆"工作更有力更有效  相似文献   

9.
丁朋 《中国民政》2014,(11):9-12
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必定是一个尊重宪法法律权威、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法治国家;一个以民为本的政府必定是一个以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维护公民合法利益、把权力关进制度牢笼里的法治政府;一个文明的社会必定是一个法制健全、法制规范、法治昌明、法律得到普遍信仰的法治社会。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部署和到2020年"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的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明确提出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战略决策。而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把法治中国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本刊以此为契机,回顾五年来民政法治建设,以启未来。  相似文献   

10.
郭伯权 《中国民政》2014,(12):42-44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民政作为在社会治理建设和民生领域保障服务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重要职能部门,建设法治民政是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中国、法治陕西、法治民政……是一种包容的关系,前者为统领,后者为基础。实现总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