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洪汗钟 《学理论》2013,(2):22-23
西塞罗认为共同善是共和的核心价值,包括"公益"与"公法"两个方面,形成了理解共和主义的两个维度,一为积极肯定性;一为消极否定性,又受自由主义与民主主义思潮的影响,形成了民主共和与宪政共和。宪政共和要求共和国的政体构建是宪政的、法治的,分权制衡的有限政府,试图构建一种"防御性共和政体结构";民主共和要求共和国的政体构建是民主的,强调人民主权,强调公民美德,强调构建的是发展的有效政府,试图构建一种"发展性共和政体结构"。  相似文献   

2.
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具有复杂的形态,《君主论》与《李维史论》之间的矛盾存在多种看法。马基雅维利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古典共和主义的议题做出了独特回应:在自由、共和政体与公共利益之间建立了紧密的联系;通过引入斗争的方式发展了混合政体理论;阐述了公民美德的重要性以及培养公民美德的各种方式和途径。从西方近代早期政治话语的竞争这一背景出发,可以获得对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更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政治参与是自由主义、民主主义和共和主义的公共选项,也是区隔三个主义的标志牌。政治参与,是民主主义和共和主义的必需品,在自由主义那里却成为最弱意的选择。共和主义政治参与立足于无支配自由和强自治自由之上,以塑造公民德性和共同善为旨归,诉诸商议民主,建构了积极政治参与观,并以此来矫正和弥补自由民主代议式政治参与之不足,为当代民主理想与谋划而奔走呼喊。  相似文献   

4.
5.
共和主义民主模式强调公民对政治平等普遍参与的重要性,这似乎使政治权威的合法性基础厚实了起来,但却由于在民主的落实和对公权的限制方面难以独立地建制化而存在着走向乌托邦和导致极权主义暴政的可能性。那么,积极的普遍的政治参与又该在哪里落实呢?公共领域理论所彰显的话语交往民主模式则为之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5,(28)
本质主义作为西方近代及其以前统治西方哲学领域的思维方式,虽经历了不同时期,但本质主义一直影响着西方哲学发展并推动哲学领域的不断向前发展。通过西方哲学史纵向和横向的研究,可以将西方本质主义思想体系立体地呈现出来,在分析纵向核心问题演变的同时分析每一段历史时期代表人物和代表思想的特征,掌握内在的发展脉络,从而更系统地展现西方本质主义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7.
菲利普.佩迪特是当代共和主义复兴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在阐释共和主义自由观——无支配自由的基础上,提出了无支配的共和主义的理想政府模式。无支配政府强调公民共治、论辩的民主,以实现公共善、公共利益为依归,公民性支持是建立无支配政府的社会基础。无支配政府的实质是一种后自由主义的政府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陈锦函 《学理论》2014,(1):153-155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社会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现时代,对中国传统伦理思想进行必要的理论梳理,对其历史流变和内在结构进行整体把握与理解,对于我们批判地继承中国的传统伦理思想,推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们现在所使用的“人权”概念,从基本内容来看,是近代以来资产阶级古典人权概念的一种延续和发展,其中也包括对中国近代启蒙运动中人权思想的批判继承。事实证明,对古典人权观进行科学的比较研究,认真分析古典人权观的历史价值,这对建设社会主义人权观的科学体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有重要借鉴意义的。 一、“人”的发现和思想自由之权的凸现 人权原则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同时,人权原则又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旗帜。当然,这面思想旗帜的诞生是有历史前提的,它是资产阶级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运动的伟大  相似文献   

10.
对西方"以人为本"思想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西方历史上,有许多学者对"以人为本"问题进行了探讨.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文艺复兴以后,人文主义得到发展.费尔巴哈继承了人文主义的传统.以人为出发点,揭示了人的本质及宗教的秘密.马克思则从现实的人出发,分析了人的异化问题,提出了共产主义理论.共产主义的本质就是人道主义,即人对人的拳质的真正占有.马克思之后,一些西方学者对"以人为本"问题继续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当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is going to identify and discuss necessary theoretical principles for reasoning current and future situation of subjects related to Arabic Islamic thoughts. This paper tries to consider typology of vocal groups at Islamic movements involved in the process of Islamic awakening. In this direction, firstly different research approaches will be considered and the main purpose is that how these researches observe the origin of formation of these groups and what is their emphasis in this regard. The key points of their reasoning will be explained and then the explanation, representation and re-definition of these groups are paid attention to. The main idea is that among all analyses and reasoning and view points, the key point is the importance of viewpoint of Islamism in these movements and any analysis will be unreliable reading without reading to this variable,  相似文献   

12.
发达国家现代化发展历程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资产阶级统治在政治建设上的成功设计和相关实践。中国现代化的持续发展面临同样的逻辑,而切实需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保证政治体制改革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统领。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为经济基础服务,它不应仅仅是某种抽象理念的"外化"。中国必须有一二百年以上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才可能使民族的全面复兴达到历史的新高。  相似文献   

13.
苏曦凌 《政治学研究》2020,(2):76-89,M0005,M0006
从总体性二元合一走向分化性二元合一,解决分化与耦合两个方面的问题,是中国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演进的总体态势。运用结构功能主义视角,可以发现,演进历经让渡与承接、规范与依附、激活与协同等阶段,由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功能性界分,到基于责任结构整合的政会功能黏附,逐渐发展为基于全面结构整合的政会功能分化与耦合。演进的基本逻辑,是政府主导下功能演变与结构调整的互动,即由政府主导的演进轨道、由功能演变与结构调整互动而构成的演进机制。展望未来,分化性二元合一体系的完善,必须按照现代国家治理的要求,在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打造共建、共治与共享的结构功能系统,实现基于责任结构契合的功能目标一致、基于权力结构合理的功能形式耦合、基于利益结构规范的功能输出互益。  相似文献   

14.
唯物史观是共产党人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确立正确党史观就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认识和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从而得出正确的观点。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总结历史经验,在百年奋斗进程中形成了三个历史决议,一以贯之地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与方法:用具体历史的、客观全面的、联系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党的历史,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对待党在前进道路上的曲折;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澄清对党史中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守正创新、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系统总结党的历史经验。三个历史决议确立并不断丰富和发展了正确党史观。  相似文献   

15.
罗伯特·布伦纳(Robert Brenner)系当代美国“经济马克思主义”学者.受法国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阿尔都塞的影响,并在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派的直接启发下,他致力于在二战后的英美世界继续从事历史唯物主义当代重建这一传统西方马克思主义重要使命.基于此,他提出了著名的“社会财产关系理论”,引发了著名的关于社会形态过渡(主要是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布伦纳之争”,并由此重新开启了探讨历史唯物主义的经济学维度,按照他自己或者英美世界通行的说法,就是探索马克思主义社会与历史理论的经济学视角.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党与各种腐败现象是根本不相容的。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围绕不同中心任务,党在反腐倡廉建设上取得了重大成效,积累了丰富经验。革命时期党围绕推翻腐朽旧政权这个使命开展反腐倡廉建设,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取得革命胜利。建国后围绕搞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这个使命,党在反腐倡廉建设上取得了积极成效,也有过惨痛教训。改革开放后党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这个使命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历史证明,党完全有能力最终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实现社会主义廉洁政治。  相似文献   

17.
不同的历史时期,关于派出所是否具有侦查权以及其所具有的侦查权的范围的规定是不同的。这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公安机关所面临的任务等具有密切的关系,立法者和决策者需要及时变更并不断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使之能够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研究派出所侦查权的历史演变及其原因对于理顺所队关系、完善刑侦体制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不断的理论创新过程。实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最重要的历史经验是要始终正确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为我们提供了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9.
现代资本理论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唯资本理论的发展阶段 ,经济最终取决于资本积累率。第二阶段是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阶段 ,人力资本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动力源泉。第三阶段是新经济增长理论阶段 ,经济增长对于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第四阶段是知识资本理论创新阶段 ,知识的生产、传播和消费将对 2 1世纪经济与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0.
道德规范表现形式的历史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茝 《学理论》2010,(4):33-34
道德规范的产生和形成,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是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关系决定的。道德规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具有历史性和继承性。在人类漫长的道德生活中,道德规范曾有过形态各异的表现形式,大体可以概括为图腾、禁忌、礼仪、风俗、箴言、准则、义务、责任等几种主要的表现形武。道德规范表现形式的历史演进,是一个由蒙昧到理性、由自发到自觉、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