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今年10月是彭德怀同志120周年诞辰,为了纪念这位无产阶级革命家,特将他与我的父亲滕代远参加苏区反"围剿"作战时的情况回忆一下,以示铭记和缅怀。父亲作为红一方面军副总政委兼红三军团政委,参与指挥了1930年12月至1933年3月期间中央苏区粉碎国民党的第一、二、三、四次"围剿"的战役。前三次作战是在朱德、毛泽东直接领导下完成的,从第四次反"围剿"开始,滕代远是在朱德、周恩来直接领导下指挥部队作战的。  相似文献   

2.
1930年10月,蒋介石在结束同冯玉祥、阎锡山的中原混战之后,马上抽出手来,准备对我红色根据地大举进攻,指令江西省主席兼第九路军总指挥鲁涤平组织对红军第一方面军和中央苏区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反革命“围剿”. 面临敌人大规模反革命“围剿”的严重局势,红一方面军总前委进驻新余县罗坊,召开总前委和江西省行动委员会联席会议,批判了“立三路线”对红军的危害,分析了当前形势,指出必须做好反“围剿”的一切准备.会议通过了《目前政治形势与一方面军及江西党的任务》的决议,集中解决了不能继续冒险进攻南昌、九江中心城市的军事行动方向问题.接着,会议就反“围剿”的作战问题作了专题讨论.同意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决定红军主力东渡赣江,在地形好、群众条件好、且便于尔后发展的赣江以东地区作战.  相似文献   

3.
1931年1月,蒋介石对中央苏区第一次“围剿”失败后,一面退守南丰、宜黄、乐安、永丰、吉安、泰和、兴国等要点,构成弧形阵势,防止我军向外扩展;一面继续调集兵力,积极准备第二次更大规模的“围剿”.2月,蒋介石任命其军政部长何应钦为“代总司令兼南昌行营主任”.他接受第一次“围剿”的失败教训,确定第二次“围剿”首先在苏区周围“厚集兵力,严密包围”,实行经济封锁,然后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战略,企图消灭我军主力,摧毁中央苏区.  相似文献   

4.
上书军委慷慨陈词第五次反“围剿”开始的多次进攻作战,均遭挫折。这使彭德怀对李德的指挥由怀疑而感到不满了。他发觉李德极少上前线,只是躲在他的“独立房子”里,凭着十万分之一的地图指挥作战。而那种地图还是北洋军阀时代留下来的,对这一带地区只是间测,根本没有实测过,有的地方连方向都不对。李德在图上划线指挥,部署部队,不容许改动,而且,中革军委的指示、命令和部署,常常是越过方面军总部,直接下达到各个军团,前方指挥常因此失调。这种领导方式完全“抹杀了”“下层指挥员的机断专行与创造性”③。特别是1934年1月六届…  相似文献   

5.
北上就敌力避损失1933年9月底,国民党蒋介五在经过半年多的准备以后,集中50万精兵(主要是蒋的嫡系部队),分路扑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规模空前而残酷激烈的第五次反革命“围剿”。此时的中央苏区,王明“左”倾冒险主义(以博古为代表)已经发展到在党、政、军中居统治的地位,完全排斥了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排斥了毛泽东对红军的正确领导;战争开始前夕,共产国际派驻中国的军事情报人员李德来到中央苏区,担任中共中央军事顾问。在博古的纵容下,李德独揽了中央军委和红军战争的指挥大权,既脱离实际,又听不得任何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6.
《福建党史月刊》2016,(11):11-17
正从1931年1月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开始,以教条主义为特征的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占据了中共中央的统治地位,他们不了解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横加指责,撤销了毛泽东在党内军内的领导职务。毛泽东在军事问题上不但失去了指挥权、决策权,甚至连发言权也被剥夺了。  相似文献   

7.
1931年6月21日,正当我军在赣东、闽西广大地区开展群众工作,建立红色政权,扩大工农武装,中央苏区一片欢腾的时候,蒋介石窜到了南昌,亲自组织和指挥对我中央苏区的第三次反革命"围剿".这消息象一股风一样传到部队,广大指战员一个个磨拳擦掌,决心叫这个人民的公敌、反动派的头子亲自尝一尝人民铁拳的滋味.  相似文献   

8.
1927年至1937年间,国民党在向革命根据地发动军事“围剿”的同时,对白区的文化革命也进行了疯狂的“围剿”。30年6月,国民党文化头子潘公展纠集王平陵、朱应鹏等一批党根和无耻文人,成立了法西斯文学团体“六一社”,发动所谓“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宣杨法西斯主义的民族至上文学,攻击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这时,瞿秋白同鲁迅等左翼作家协同作战,写了《狗样的英雄》、《青年的九月》等杂文对“民族主义文学”进行了针锋相  相似文献   

9.
<正>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中红军有个"二路军",它是龙冈战斗的第二梯队——红三军团派出由黄克诚率领的2000余人,为阻击敌主力谭道源师北逃乐安,沿途虚张声势以迷惑敌人的秘密部队。这期间苏区有个鲜为人知的"南团一仗",它是发生在江西永丰县中村牛角湾至宁都县南团之线的敌我遭遇追击战,因在南团附近打得激烈,黄克诚在回忆录中把它称作南团  相似文献   

10.
瞿秋白同志不仅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而且是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奠基者之一,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艺理论家、批评家、作家和翻译家。早在“五四”时期,他就表示要成为一个人类新文化的胚胎,为文化革命贡献自己的一切。他由于担负了繁重的党的领导工作和思想理论工作,未能从事文学活动,但他仍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树立了不朽的丰碑。1931年,在党的六届四中全会  相似文献   

11.
王恩 《世纪风采》2011,(1):42-46
第一次“围剿”:林彪俘获了敌前敌总指挥张辉瓒1930年10月底,蒋介石命令武汉行营主任何应钦调集7个师约10万人马,以江西省主席兼第九路军总指挥鲁涤平为总司令,张辉瓒为前线总指挥,杀奔我江西革命根据地。这就是所谓的蒋军对中央苏区进行的第一次“围剿”。  相似文献   

12.
《党史天地》2007,(8):44-45
周恩来、朱德运用毛泽东“诱敌深入”的战术 熊伯涛协助师长打了枫山铺伏击战 在毛泽东失去兵权的同时,国民党开始布置对中央苏区的大举进攻,这时候鄂豫皖区已不存在,红四方面军已踏上向川、陕边地区转移的艰难征程。  相似文献   

13.
正一、反"围剿"战争是中国共产党的生死决斗半个多世纪前,我在大学上党史课时,记得老师都是讲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现在中央党史研究室出版的党史新本,分别改为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表述了。也许是思维形成了某种定式,我在这里还是按照过去的说法来讲这段历史。其实,这个表述并没有过时,1991年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目录仍然是按照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的说法编辑文章的。  相似文献   

14.
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这首词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1962年5月号。  相似文献   

15.
作为事关中共苏维埃革命走向与命运的战争,中央苏区反"围剿"一直以来都是革命史关注的热点问题。改革开放前,中央苏区反"围剿"史研究政治色彩过于浓厚,更多是对政治定性的阐释。改革开放后,这一领域学术化趋势日渐凸显,并逐渐实现了由政治阐释向学术研究的转变,进而呈现出多方视野探讨、多元观点争鸣的局面。由此,中央苏区反"围剿"史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涌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论著,并达到了相当的学术高度。当然,中央苏区反"围剿"史研究在取得令人瞩目成绩的同时,也存在诸如选题陈旧、观点同质化、内容低水平重复、缺乏深入分析等问题,在理论运用、史料挖掘、研究视角转换、新领域拓展等方面仍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李颖 《世纪桥》2009,(20):56-58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并且首先是作为伟大的军事战略家而闻名于世。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在那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岁月,毛泽东以其超人的远见卓识,多谋善断,根据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和发展,在中国革命战争的舞台上,亲自导演了红军反“围剿”斗争胜利的活剧,创造了以弱胜强的典范。  相似文献   

17.
《党史文苑》2007,(12):F0004-F0004
经中央批准,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于10月18日在江西省省宁都县城郊翠微峰附近举行了奠基仪式。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沈谦芳,中共赣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彭光华、赣州市人火常委会副主任刁德连,赣州市政协副主席满瑾,赣州军分区副政委郝才庆,中共宁都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等领导,以及县委各部门、县直各单位负责人和学生群众代表共500多人出席了奠基仪式。  相似文献   

18.
1930年12月,蒋介石抽调10万兵力,组织对中央苏区的第一次大规模“围剿”。第一次反“围剿”,红军兵力只有约四万人,却迅速取得决定性胜利。本文试图以党和红军采取的政策导向及民心向背为线索,系统剖析第一次反“围剿”胜利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正1930年12月,毛泽东指挥红一方面军以红色根据地为依托,紧紧依靠人民群众,采取战略退却、诱敌深入、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全新战法彻底粉碎蒋介石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一次大规模军事"围剿"。这场作战胜利的政治价值,不但验证了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红色政权建设的思想理论的正确性,开创了中国革命战争是"人民战争"的先河;而且在作战实践中,针对国民党正规军的大兵团作战所采取  相似文献   

20.
经中央批准,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于10月18日在江西省宁都县城郊翠微峰附近举行了奠基仪式。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沈谦芳,中共赣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彭光华、赣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