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齐卫平 《党建》2020,(3):33-34
1942年2月1日,毛泽东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做《整顿党的作风》的演说,提出要整顿学风、党风、文风。这篇文章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是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的光辉文献。今天,我们重温《整顿党的作风》,对于新时代持之以恒狠抓党的作风建设,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人民日报》近日刊发题为《努力实现领导干部作风的进一步转变》的评论员文章,指出少数官员中存在官僚主义、骄奢淫逸等16种突出的作风问题。文章说,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党的作风建设面临的艰巨任务,清醒地看到个别领导干部身  相似文献   

3.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学习和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要实实在在地落实到行动上。怎样才能落实到行动上呢?笔者认为,各级党组织尤其是领导干部只有从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工作事业心、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和建立完善选人用人制度和机制等重要问题入手,才能保证把党的作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4.
李平 《奋斗》2010,(3):8-9
<正>每次去省委一号楼,在一楼半对着楼梯口的位置,都会稍作停顿,注视一下毛泽东同志"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的题词。尽管题词已经过去60年了,但那遒劲有力的字迹中依然强烈地浸透毛泽东同志的殷殷期望,时刻提醒各级领导干部牢记党的宗旨,把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为纪念毛泽东同志为黑龙江省题词60周年,省委书记吉炳轩同志在《奋斗》杂志上发表题为《学习光辉题词建设富强龙江》署名文章,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5.
党风建设只有与时俱进,才能顺应时代的需要。对党的作风问题进行历史考察,有利于理清党的作风问题和作风建设的由来和演变历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革命时期党对作风问题进行了系统概括,阐明优良作风是革命成功的三大法宝之一;执政初期党对作风问题作了科学论述,指出作风问题是执政党建设的重要问题;新时期以来党对作风问题高度重视,强调党风问题是关系执政党生死存亡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李娟  高兰 《党史博采》2007,(10):10-11
党风建设只有与时俱进,才能顺应时代的需要.对党的作风问题进行历史考察,有利于理清党的作风问题和作风建设的由来和演变历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革命时期党对作风问题进行了系统概括,阐明优良作风是革命成功的三大法宝之一;执政初期党对作风问题作了科学论述,指出作风问题是执政党建设的重要问题;新时期以来党对作风问题高度重视,强调党风问题是关系执政党生死存亡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分析了党的作风建设与党的建设内在关系的基础之上,指出了目前党的作风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挖掘了产生这些问题的思想及其社会根源,并就此提出了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一些对策和建议。党的作风直接体现了党的外在形象,事关国家稳定和党的生死存亡,因此我们要把党的作风建设作为一项大事来抓,要充分认识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培育和弘扬科学的、正确的党员干部作风,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最近一个时期,江泽民同志就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发表过一系列重要指示。去年,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上指出:“党的作风问题,也是党的形象问题,作风不正:形象好不了,必然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切不可小看了作风问题。”今年初,他在海南考察时又强调指出:“要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好,带领群众不断开创改革和建设的新局面,领导干部必须有一个好的作风。这是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集中精力抓党的建设特别是作风建设,围绕为什么抓作风建设、如何抓作风建设,为什么改进作风、如何改进作风等问题作了深刻阐述,为我们研究和推动改进作风、加强作风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这是当前以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加强作风建设,不断改进作风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0.
宋福范 《理论学刊》2001,3(6):13-15
中国共产党在自身建设的过程中,在作风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有把党的作风建设摆在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位置来抓;党的作风建设必须牢牢抓住党群关系这一核心问题来进行;党的作风建设必须扶正与祛邪相结合;党的作风建设必须教育和制度相结合;党的作风建设必须常抓不懈.在新的历史时期,充分借鉴这些经验,对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克银 《四川党史》2002,(4):17-17,19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是一篇与时俱进闪耀马列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学习贯彻《决定》精神,就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按照“八坚持、八反对”的要求来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党的事业发展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一、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是关键。正确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首先应该正党风,领导干部的作风正派,就会使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成为亿万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反之,党员领导干部的作风不正,就难免…  相似文献   

12.
学习六中全会《决定》的精神,针对党的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当前党所面临的考验、执政党的作风建设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决定》中指出的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的指导思想的时代精神和创新精神等问题。提出了面对新考验我们党的各级干部应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对党的作风建设的领导。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指出:“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这既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对新时期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一个基本要求。只有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才能选出作风好的人。  相似文献   

14.
杨亚利 《理论学刊》2001,3(6):16-19
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专题著作集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了结合实际努力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和努力培育新的作风的全面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新思路,提出要坚决克服一切不符合党的事业发展要求、不符合人民利益的不良风气.  相似文献   

15.
湍水石 《前线》2014,(4):116-116
当下,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作风”二字在各种媒体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现代汉语词典》上对“作风”一词的解释是:一个人思想上、工作上和生活上表现出来的态度行为。也就是说,干部的作风反映在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强调,在新的发展阶段,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首要问题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紧迫问题是艰苦奋斗、拒腐防变,根本问题是加强制度建设,关键问题是选贤任能。《决定》指出:“坚持任人唯贤,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组织保证。用什么人,不用什么人,对党的作风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必须全面贯彻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完善制度,健全机制,坚…  相似文献   

17.
任何政党都有其作风。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重要体现,是党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内容,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如果说我们中国共产党在八十年的辉煌历程中一贯是重视自身作风建设的话,那么,作为执政党,尤其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的执政党,就更加需要高度重视自身的作风建设。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抓住重点,集中解决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重点抓这“五种作风”建设,抓住了新形势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抓住了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切入点,有很强的针对性,切中时弊。这是时代对我们党提出的客观必然要求,是现实对我们党提出的严峻挑战,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对我们党寄予的殷切希望,完全合乎党心,真正顺应民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09,(5):17-17
党风、学风和文风,三者内涵不同,但又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它们统一于党的党性原则,统一于党的建设实践。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中指出:“学风和文风也都是党的作风,都是党风。”这一论述,为我们从总体上把握党风、学风、文风三者之间的关系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好地团结和带领人民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江泽民同志这一重要论断,虽发表于2001年,但今天我们重温这一讲话,仍感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一讲话高屋建瓴,寓意深远,从党的形象、党的执政基础和巩固执政地位的高度,深刻指出了改进党的作风的关键问题、核心问题和重点内容。同时也为我们国有企业发展壮大、企业领导干部素质提高加强,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群众观点是党的基本观点,群众路线是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这是由我们党的宗旨决定的。党的作风问题关系到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转变作风,树好形象,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领导干部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