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山·水·乡愁     
民宿,一头连着城里人的乡愁,一头寄托着乡村振兴的梦想。蓟州,天津市16区中唯一有山区的区,这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发展乡村旅游、打造精品民宿方面得天独厚。蓟州区是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相似文献   

2.
1996年11月,宿迁市刚组建不久,原沐阳县委书记黄登仁被提拔为宿迁市副市长。就在他踌躇满志地赴任之时,心中却总掠过一片难以抹掉的阴影:沐阳有些人会不会在他离去后,抓住他的一些“把柄”而“兴风作浪”呢?知者莫如己,他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就在他上任3个...  相似文献   

3.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使用如此诗意的行文,成为一个亮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也引发了网友的热议和关注。  相似文献   

4.
王昕鑫 《党课》2012,(16):98-99
在柳传志眼里,联想集团的创业历程,离不开一个字,那就是“想”。 “走上创业路前一定要尽量想清楚。”在某创业大讲堂一开场,柳传志就以谨慎的表达传递出他的核心观点。他指出,受到经验的限制,不是每个人都能把问题“想清楚”,但每个人都应尽己所能、“尽量”把问题“想”得清楚些。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副省长陈冬在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上谈乡村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一大载体,农村建设要体现留住山水、留住记忆、留住文化和精神的根,保护好村镇千百年来传承的自然景观、生产方式、邻里关系、民风民俗等“田园牧歌”式的“乡愁”。  相似文献   

6.
我的家乡红石窝,是祁连山深处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一个小山村,村庄四面环山,景色优美。村里住着几十户人家,除几户汉族外,其他全是裕固族牧民。 那里,有我难忘的童年。小时候,我家的房前有一片草滩,房后是大满草沟山,我们常到山上挖野蒜,在传说是红军打过仗的战壕里打土仗。在刨土时有时还会发现锈迹斑斑的子弹头和弹壳。那山上的土很奇特,有那么一片一片呈现出红色。我曾问安格(东部裕固语,奶奶之意),那一片一片的土为什么是红的,安格告诉我:“那是红军的血染红的。”她说:“咱们住的这地方原来叫石窝,村子也叫石窝村,…  相似文献   

7.
一记者到某企业老总童年生活的乡村挖掘素材。 村民:“那个大头(老总小名)啊,小时候就是孩子王,整天和一帮淘气鬼胡闹,搞得村里鸡飞狗跳。”  相似文献   

8.
去年一整年,我都在纠结两个问题:我能否成为一个媒体人?以及,我该如何变成一个称职的媒体人?4月起。我开始在某媒体实习。实习机会来自一次偶然的简历投递。在那以前,我以为像我这样的专业背景是不可能受到媒体青睐的。事实上也有不少人总是问我,为什么你不去做律师,要做新闻?“是这样,其实我不喜欢做律师。”“那你为什么学了6年法律?”“……好吧,我承认,比起操作规则来说,我更喜欢挑战规则。”  相似文献   

9.
“要说这几年的变化,我们少数民族地区的干部群众那是感受得一清二楚。”扎根大凉山区乡村小学、被网友誉为“最美山村女教师”的党的十八大代表、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大坪子乡中心校校长马剑霞开门见山。  相似文献   

10.
殷文静  杨涛 《当代党员》2023,(22):57-59
<正>白墙黛瓦,绿树繁花,潺潺流淌的溪流,绘有涂鸦的农房……漫步在重庆市北碚区柳荫镇东升村,时光仿佛慢了下来。这座享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美名的村落,放在几年前,还是一个“后进村”。聚力破题,东升村党总支切实发挥党建统领作用,探索“农+旅+艺+学”发展路径,成功打造休闲旅游品牌,让全村面貌焕然一新。当年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如今已变身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打卡”地。  相似文献   

11.
在很多人的记忆里,乡愁是一曲情深意长、柔美感伤的牧歌,那山、那水、那树、那炊烟,在人们的心里久久萦绕,乃至终生。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随着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城乡建设的深度发展,乡愁已消失在高楼林立、烟尘弥漫、土地纠纷,甚至一些人流离失所的喧嚣无奈之中。如何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保护那一片青山绿水,守护那一湾情愫,似乎成为一种非此即彼的艰难选择。  相似文献   

12.
每天上班都要经过一片尚未完工的楼房.时间长了.才知道它是一片烂尾楼。一开始并不知道它“烂”,甚至对它存有几分好感。原因么,一是面积大,颇具规模:二是外观造型别具一格.很有点儿艺术性:更重要的一点。是建筑工地的外墙那一米见方的白底红字组成的赫然醒目的大标语:“创建千年基业,打造百年旺铺,融汇建筑经典。”这样的口号,如此的追求.怎么可能让人把它与烂尾楼联系在一起呢?然而,它的的确确是烂尾楼.而且已经“烂”在那里快10年了。  相似文献   

13.
《天津支部生活》2014,(3):27-28
走进南运河畔的西双塘村,映入眼帘的是整齐排列的乡村别墅和明清风格的仿古街道.听到的是一片片欢声笑语,闻到的是阵阵荷塘清香。一些慕名前来的参观者,纷纷用镜头记录着新农村的富裕祥和。2011年4月,西双塘村被农业部评为“中国十大魅力乡村”。  相似文献   

14.
一个颇具经济头脑的人,偶尔发现路边有一个树根。他摸着下巴,眼睛直直地盯着树根,心中大喜:“哈哈!这个树根略经雕琢必能成为一个很不错的根雕,说不定能卖个好价钱。”他越想越开心,就去找车子准备把树根拉走。可他万万没想到,在他走后,一个老汉拿着斧头,  相似文献   

15.
云支 《党建文汇》2002,(8):22-22
共和国成立之前,党在艰苦的条件下,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推进乡村民主。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迎来了乡村民主政治建设的春天;但“大跃进”的到来,使乡村民主化进程蒙上了阴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使广袤的田野重现了勃勃的生机。  相似文献   

16.
周文庆 《奋斗》2008,(12):64-64
我的家住在松花江畔的张麻子屯,属于“三江平原”.是开发较早的地方,人称老荒片,是著名的塞北小江南,家乡风光如画.远山含黛,绿水绕郭.尤其是那一望无垠的湿地,流水潺潺,芦苇婆娑。小时候上树掏鸟蛋,下水捉鱼虾,给我童年增添了几多乐趣。  相似文献   

17.
曾晖 《廉政瞭望》2013,(5):56-57
“十八大”后“中国梦”成为一个热词。但有资深媒体人为他赋予了限定语:如果“中国梦”只是“中国”作为一个国家在集体名义上的成功,而这种成功基于社会成员个体的软弱无力之上的话,那可以肯定,这一定不是大多数中国人所向往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8.
扬飞 《廉政瞭望》2013,(12):64-65
烧杀淫掠、国破家亡、妻离子散、一对中国年轻乡村男女毅然投入抗日,爱情在战争中经受考验。焚烧日货的时候响起了《义勇军进行曲》.大行军的时候合唱“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日本人出现的时候那古怪的音乐、被砍死时夸张的惨叫……一切经典的抗日影片要素都出现了。这是八一电影制片厂未曾播放的抗日电影么?不是!这是一部说美语,主要演员全是白人,女主角是大名鼎鼎的凯瑟琳·赫本,米高梅1944年出品,片名《龙种》(DragonSeed)的黑白抗日主旋律电影.  相似文献   

19.
城里乡愁     
《实践》2017,(6)
<正>蓝蓝的天空、绿绿的草地、洁白的羊群、炊烟袅袅的蒙古包,这是千百年游牧生活塑造的属于草原的家园印象。而今,蓝天白云绿草依旧的内蒙古大地,崛起了星罗棋布的城镇,到目前,全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0%,城镇正取代田园和牧场,成为多数内蒙古人赖以生息的家园。乡村有乡愁,城里又何尝不是人们乡愁所系?城里的乡愁,有甜也有苦,甜在拥抱多姿多彩的现代文明,苦于走传统城镇化道路付出的代价:交通拥  相似文献   

20.
“作画”     
他不是画家,可不停地在作画。他与画家不同的是手中没有画笔,他与画家相同的是付出的心血。他喜欢作画,只不过不是在纸上作画,而是在那154亩的土地上作画。他的画笔很特殊,只是一句话:“团结是硬道理,工作是硬道理,发展是硬道理。”他画呀画,画得如痴如醉,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