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奋斗》2017,(18)
正家风建设特别是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是国家建设、社会发展,特别是多维社会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一维。在中国特有的家庭历史、家庭文化的大背景下,要理解中国的问题和中国的发展,就必须对家和家风有深度的认知。而领导干部由于他们身份的特殊性,他们的家风则更直接影响着整个国家的政风、民风。深入挖掘家庭美德,揭示其与当代价值观念的内在联系,以领导干部良好家风引领新时期的时代风潮有着重要意义。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针对领导干  相似文献   

2.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要推动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激励子孙后代增强家国情怀,努力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清白做人、勤俭齐家、干净做事、廉洁从政,管好自己和家人,涵养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这不仅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定下了规矩,也为全社会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正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中华民族历来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对于党的领导干部而言,家风也是作风、党风。百年党史中,在培育良好家风方面,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作出了榜样。  相似文献   

4.
叶茂 《廉政瞭望》2013,(14):26-28
与其说,是他们在守护曾门的家风,不如说,是这个醇厚家风在守护着他们。  相似文献   

5.
家风是折射作风的一面镜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风俗称门风,是指一个家庭自先人至今延续下来的风气。家庭是人的第一环境,也是社会的组成细胞,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从家庭开始的。人的进步与发展、健康与幸福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一个良好的家风。对于领导干部而言,由于身份特殊,地位重要,社会关注度较高,群众往往也会从他的家风判断其作风。  相似文献   

6.
正"讨书的哥""玫瑰之家""藏报老人"……一个个"最美家庭",用善良、友爱、温情,描绘出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他们将良好家风家训带给千家万户,中国传统美德和优良家风浸润无声。"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优良的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良好的家风是整个社会风清气正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黄明哲 《党课》2012,(13):99-101
古人云:“笃学修行,不坠门风。”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千千万万的家庭家风好,就会促进全社会的风气好:党员干部的家风好,就会带动和促进广大群众保持良好的家风。所以说,家风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社会风气和党风的好坏。  相似文献   

8.
国风看党风,党风首先看领导干部的作风及其家风。我们党历来要求领导干部要管好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搞好家风建设。在这方面,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他们倡导的一代优良家风,以及其中蕴含的治家理念,早已成为我们党和国家有口皆碑的佳话,值得我们品味和弘扬。  相似文献   

9.
《党建》1998,(10)
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一定要管住管好自己的配偶子女,带头树立好的家风。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千千万万的家庭家风很好,就会促进全社会的风气好。各级领导干部的家风很好,就会带动和促进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保持良好的家风。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  相似文献   

10.
《实践》2017,(1)
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2016年12月12日,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全国有300户家庭获得"全国文明家庭"殊荣,我区有7户家庭获得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这些文明家庭崇德向善、事迹感人、影响广泛,他们将家风家训渗透在日常生活的点滴细节里、体现在举手投足中。他们的故事,充满家风建设正能量,传播传统美德之芬芳,对于在全社会形成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良好风尚发挥了鲜明的导向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1.
稿好党风,离不开好的家风。而好家风的形成,离不开家庭浓厚的学习风气。家风、党风和学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好的家风,对家庭每个成员是一种熏陶,而家庭每一个成员良好的素质,又对好家风的形成是一种促进。好的家风,带给单位及社会必然是好的风气,对党风好转也会产生积极作用,反之,坏的家风,就会滋生危害社会的毒瘤,做出让人民群众指“脊梁骨”的事情。近年来,中纪委查处的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于飞、湖南省机械工业局局长兼党委书记林国悌等以权谋私案,都与家风不正密切相关。家风…  相似文献   

12.
张颐武 《前线》2014,(5):30-31
<正>中央电视台在春节期间推出了关于"家风"的一组系列街头访问,让社会上的普通人都讲讲自己的"家风"。这样一个策划引起了社会的积极反响。"家风"的议题成为了春节期间公众热议的话题,春节正好是阖家团圆的时刻,在这时探讨家风问题,凸显了这个议题的当下意义,也显示了社会公众对于家风议题的关切。以前这些传统家教均身处私人平台,很少在公共平台展示。现在通过公众采访将之放大到整个社会,引起关注,让清白、正面的家风得到更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13.
正近些年,家风越来越成为社会上一个热门话题。诚然,每个家庭的家风各有不同,作为长辈,都希望孩子从小能健康成长,严格要求他们走正道、有出息,长大做一个社会有用人,这是为人父母的共同心愿。留钱财给子孙,不如留下端正高尚的品行。古往今来,有许多贤臣廉吏、革命先辈的硬家规、好家风都堪称典范。《诫子书》教人"静  相似文献   

14.
卢贤铭 《世纪桥》2023,(3):72-74
家风是整个社会风气的关键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也对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发出了家风建设令。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始终带头抓好家风,做好家风建设。基于此,阐述家风的内涵,探讨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分析加强家风文化教育对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影响,提出党员领导干部家风文化教育及家风建设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5.
正作为家庭的习性和文化,家风是附丽于家庭而存在的,只要有家庭,就会有家风。尽管家风在传统社会、在乡村社会、在大家庭中表现得十分鲜亮,而在现代城市家庭中却不那么明显。但是,只要一个组织存在,就会有这个组织的文化。家风也并不会因为农村的城市化、大家族被小家庭所取代而完全丧失。在社会结构和家庭结构都发生了革命性变革的当今社会,人们感叹家风的式微,其实是指"勤俭,治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谨慎,中华书局出版社2015年8月版  相似文献   

16.
正党建读物出版社家风正,则民风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千千万万个家庭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各级领导干部的家风更是影响着党风、政风。每个家庭的  相似文献   

17.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的好坏关系到国家、社会肌体的好坏。家风正,则作风优、党风清、政风淳。领导干部因地位特殊,其家风对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更有着重要影响。领导干部应自觉加强家庭道德建设,带头抓好家风建设,维护家庭正气,建设优良家风,切实管好家庭成员,真正把家建成清廉安全的港湾。  相似文献   

18.
李喜庆 《党课》2014,(22):111-112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的继承和发扬靠学校,靠社会,当然更要靠家风。良好的家风不仅让众多人顶礼膜拜,心仪向往,而且也是家庭和家族走向显赫和长盛不衰、兴旺发达的根本。历史上曾经显赫长久的家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家风、家训和家教,是后世学习的楷模。而家风的传承,一般靠的是口耳相传,一个词、一句话、一个家里的故事、一段家庭记忆所凝聚的家风,祖辈传给父辈,父辈传给子辈,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9.
<正>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家风好,才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同时指出,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本期,我们和读者一起追忆党的老一辈革命家在保密家风养成方面的小故事。  相似文献   

20.
<正>"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这是习近平在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和忠告。家风好,厚德立家、勤俭持家、廉洁兴家,利于大家、繁荣国家;家风差,亲情利化、家庭腐化、心灵丑化,既害自家又害国家。好家风是涵养好品德、好风尚、好作风的源头活水;坏家风是强烈的毒剂,害个人、害家庭、害社会。"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因此,党员干部要把"正家风"作为担当与责任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