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晋 《新湘评论》2014,(19):42-45
《水浒传》:中国革命的"工具书"史沫特莱在她的文章中,还写下这样的内容:"他(毛泽东)在抗大和陕北公学上课,在群众大会上做报告,和他的谈话一样,都以中国社会的日常生活和丰富历史为根据。涌到延安的知识青年,习惯于从苏俄的少数作家的作品中汲取精神养料,  相似文献   

2.
陈晋 《学习导报》2014,(15):36-39
完善认识工具,解决“本领恐慌”除青年时代曾写过日记外,毛泽东后来一直没有写日记的习惯,唯独在1938年春,在一个横格本上写了7页的《读书日记》。日记开头即说:“20年没有写过日记了,今天起再来开始,为了督促自己研究一点学问。”  相似文献   

3.
李蓉 《世纪桥》2011,(18):4-10
江桥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上光辉的一页,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江桥抗战,展现了中华民族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勇敢捍卫民族独立、争取民族解放的意志和决心;给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使其初步领略到中华民族的抗日立场和顽强意志;鼓舞和激发了全  相似文献   

4.
许国荣 《党史博采》2008,(12):11-12
中国的抗战,是在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携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基础上的全民族的抗战。中国抗战胜利的历史证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凝聚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不同阶级、阶层的人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这场反侵略战争中,最终迫使日本侵略者投降。因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坚持和发展,是争取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正>抗日战争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为反抗外来侵略而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这场战争使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历尽了千辛万苦、付出了各种代价,形成了独特的抗战文化,留下了众多抗战文化遗产。这些珍贵的抗战文化遗产,是我们党凝聚人民群众力量、引领中国社会前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必须有效保护好、忠实传承好、合理开发好、科学利用好。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战文化  相似文献   

6.
<正>二十世纪风云变幻,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世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的东北抗日联军武装抗日,揭开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序幕。东北抗日联军的斗争,得到了全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7.
“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研究与建设工程”写入重庆市委三届五次全委会决定;市委宣传部与中国国民党党史馆就渝台两地抗战历史文化研究的交流合作签署会谈备忘录;在重庆召开高级别国际性学术会议,共同研究抗战历史文化;《重庆抗战遗址保护利用总体规划》获得通过;特别是今年6月,《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在重庆签署……自2008年5月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研究与建设工作启动以来,说起中国的抗战文化,说起战时首都重庆和大后方抗战,话题渐渐多了起来……  相似文献   

8.
杨翰卿 《学习论坛》2005,21(8):15-16
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表现出鲜明的创新特征与时代特征。文化创新在理论结构上,可以归结为,文化创新主体在一定的动力系统作用下,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文化创新资源,按照科学的创新标准和指导原则,以一定的价值取向为核心,具有积极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文化创造与革新活动。  相似文献   

9.
陈晋 《新湘评论》2014,(23):42-45
毛泽东曾明确表示,“不太喜欢看”斯大林的著作,因为他总是“站在别人的头上发号施令。他的著作中都有这种气氛”。但有三本书例外,是他喜欢的,即《论列宁主义基础》《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以下简称《联共党史》)和《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由于斯大林与中国革命的关联实在紧密,恩怨复杂,毛泽东实际上读了不少他的著作,但下功夫琢磨的,也确实是这三本。  相似文献   

10.
张怀武 《共产党人》2005,(24):52-54
了解日本 国民党的元老戴季陶在1928年写了一本《日本论》说过:中国这个题目也不知让日本放在解剖台上解剖了几千次,装在试管里化验了好几千次。日本研究中国的书在1928年出版的丛书中,每册500页以上每部在10册以上的总有好几种,1000页以上的大著也有百余卷,日本人研究中国研究得非常透。如《银川小志》在中国都找不到了,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重庆图书馆参与"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研究和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海外资料搜集工作,陆续从台湾、英国、美国购买到珍贵的档案史料。其中,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美国国家档案馆、美国罗斯福总统图书馆等收集到数以千计有关中国抗日战争的图片,绝大多数为世人罕见。这里,我们从收集到的美国国会图书馆典藏图片中,选登一小部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7月流金,我参观了滇西《滇缅抗战博物馆》和《国殇墓园》,沿着中国远征军的足迹,走访了当地居民,联想起近期观看的电视剧《中国远征军》,对那一段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战历史有了一些新的认识。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侵略者以极其嚣张的气焰横扫了东南亚地区之后,亡我之心不死,意在切断滇缅公路,以达到南北夹击,灭我中华的梦想。从1942年1月日本侵略者侵占缅  相似文献   

13.
潘洵 《红岩春秋》2011,(4):43-47
从对西北的初步筹划,到迁都川渝、西南抗日根据地的策定,西南抗战大后方战略地位最终确立,又随战争胜利的到来而逐渐角色尽失。这其中,日本侵华造成的民族危机,蒋介石及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和中国抗战实力的判断和认识,与之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4.
秦宣 《党建》2013,(1):25-27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民族自信心,就会失去民族自尊心和民族凝聚力,就会失去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就会失去未来。党的十八大总结以往的发展经验,提出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论述了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同时强调,全党一定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15.
我们党一贯重视思想文化建设,新中国成立以后,从理论建设、学习宣传、文化建设等多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50年代中后期以来,先后由“文化革命、技术革命”发展到“思想上政治上的社会主义革命”进而发展到“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文化大革命”,过分甚至极端错误地强调思想革命的重要性,造成了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巨大损失。直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社会主义思想文化活动才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1979年叶剑英同志在国庆大会上的讲话中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概念,随后邓小平等同志反…  相似文献   

16.
叶雷 《廉政瞭望》2018,(10):65-65
两次中日战争的原因、进行的经过、最后的结果,以及它们对中国、亚洲和世界全局所产生的影响都完全不同。辑录唐德刚、吴相湘、黎东方等史学大家重要文章的《从甲午到抗战:对日战争总检讨》一书。聚焦两次中日战争,在历史深处反思中国之得失。书的看点在于史学大家从不同侧面、细节,特别是采取口述史的研究方法,深入反思两次中日战争,相比之前的宏观检讨,内涵更加丰富、细腻。  相似文献   

17.
2009年,中共重庆市委三届六次全委会决定实施“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研究和建设工程”。2008年,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访问重庆;2009年,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一行来渝参加“重庆·台湾周”活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分别会见了连战和吴伯雄.为渝台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2009年10月,“重庆抗战历史文化参访团”访问台湾。  相似文献   

18.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为期两天的"庐山与全面抗战的形成"学术研讨会在全体与会同志的努力下,就要闭幕了.这里,我受研讨会主办方的委托,作研讨会总结.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9.
30年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也成就了中国民族理论的伟大创新。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在改革开放中得到了正确的实现,并将进一步继续深化。中国特色民族理论的内在规律也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越来越清晰,将指导中国特色民族理论在进一步的改革开放中取得更高水平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上海市淞沪抗战纪念馆于2015年1月20日联合举办了以"一二八淞沪抗战与中华民族觉醒"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来自上海市高校、党校、军校、党史和地方志系统的资深专家、年轻学者集会纪念一二八淞沪抗战83周年。一二八淞沪抗战又称一二八事变,指1932年1月28日至3月3日,中国军队奋起抗击侵华日军进犯上海的作战。是时,上海各界倾其人力、物力、财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