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农村环境一旦破坏,再恢复会很难;农村的美一旦消逝,人们的乡愁也将无处寄托。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重在治理农村"五大环境",全面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6全面整治农村卫生环境。当下的  相似文献   

2.
自然、环境、生态之美是人类的共同需求。世界各地自然环境和地域特色风貌保护较好的乡村,越来越成为人们竞相追逐和放松身心的目的地。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2013中央1号文件强调要“努力建设美丽乡村”。这无疑对当前我国农村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今后农村不仅要“新”起来,还要“美”起来。本文将对当前湖北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意义、面临的突出问题、思路与对策予以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建设好美丽乡村。这一讲话为我们建设美丽乡村提供了重要的遵循。那么美丽乡村是什么,为什么要建设美丽乡村,如何建设美丽乡村,这些都是摆在学者和各级领导干部面前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4.
《奋斗》2015,(12)
<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所以,美丽乡村建设不仅对改变农村生活环境十分必要,而且对创造农民幸福生活也是必要的。我们要深刻认识到美丽乡村建设是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促进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对美丽乡村建设高度重视,王宪魁书记亲自组织调查研究,召集有关部门制定了《美丽乡村建设三年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生态文明纳入党和国家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细胞。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是农村发展的创新之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基层落实,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所期所盼。建设美丽乡村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是一个物质富裕的过程,也是精神富有的过程,是一个需要统筹谋划整体推进的系统工程。美丽乡村建设的着力点要体现在"四美":自然美,发展美,文化美,生活美。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建设美丽乡村承载着很多人的梦想,建设美丽乡村需要不断注入文明的力量。相对城市而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情况更复杂,难点更多,同时富裕起来的农民又渴望精神更富有更充实。我省一些县市积极适应农村发展和农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注重依靠群众、组织群众开展乡村文明行动,用"文明的力量"描绘乡村美丽新画卷,用生动的实践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的重要论述,为我省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7.
长沙市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围绕治理、管护、创建、提升等方面,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组合拳,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提质、提标、提效。坚持整治和管护一起抓,打造高质量的美丽乡村。突出“治”的常态、“管”的长效,深入推进农村“五治”(治厕、治垃圾、治水、治房、治乡风民风)。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五位一体”的国家战略高度.并提出了“美丽中国”的新概念。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努力建设美丽乡村”。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民族地区的美丽乡村,对促进各民族经济、文化、生态和社会发展与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其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将农村美与农业强、农民富联系起来,充分显示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建设美丽乡村的坚定信念,造福全体农民的坚强决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金昌市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将美丽乡村建设与扶贫开发有机结合,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产业,优化村镇布局,改善安居条件,培育文明乡风,努力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0.
《党建》2015,(8)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他还强调,要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民建设幸福家园和美丽乡村。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指导工作时指出,浙江建设美丽乡村有自然禀  相似文献   

11.
美丽乡村的内在品质表现为“四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生态文明纳入党和国家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细胞。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是农村发展的创新之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基层落实,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所期所盼。建设美丽乡村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是一个物质富裕的过程,也是精神富有的过程,是一个需要统筹谋划整体推进的系统工程。美丽乡村建设的着力点要体现在"四美":自然美,发展美,文化美,生活美。一、美丽乡村要具有自然之美的品质,山清水秀,鸟语  相似文献   

12.
蒋叶俊 《当代贵州》2013,(33):20-21
在今年年初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建设“美丽乡村”作为奋斗目标第一次被提出。今年7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浙江调研新农村建设,强调要认真总结浙江省开展“干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经验并加以推广。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作出批示,要求各地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加快美丽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13.
处理处置农村垃圾,对提升“美丽中国”未来品质生活意义重大。针对当前农村垃圾处理存在的现状。以平乐县为个案,结合桂林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探索农村环卫机制,提出处理处置农村垃圾的建设性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有助于提升广大农民的获得感,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以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绿色生态、天人合一,注重内涵、凸显人文,传承保护、留住乡愁的要求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然而在当前建设的过程中贯彻落实与政策要求存在偏差、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文环境建设薄弱、农民参与的主体意识不强等问题突出。这就需要通过狠抓贯彻落实、保护生态环境、加强人文环境建设和发挥农民的主体性来建设美丽宜居的农村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5.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视察时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扎实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打造“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大省”.贵州农业交出了一份令人欣慰的答卷: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从“十一五”末的全国第22位跃升到第17位.  相似文献   

16.
陈鲸宇 《党建》2013,(11):53-53
为了深入宣传报道农村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新成果、新做法、新体验,中宣部《党建》杂志与党建网(www.dangjian.com)开设“美丽中国·文化乡村”专栏,面向全社会征集稿件。请用你的笔描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新感悟。  相似文献   

17.
建设美丽乡村必须从改造"空心村"入手。以改善村庄人居环境为出发点的"村落整治"是农村社区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农村社区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将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让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一样,共同享受现代化和城市文明的成果。农村社区建设应形成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农村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努力建设一批全国一流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18.
正贵州"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就地就近城镇化紧密结合,推动美丽乡村从"一片美"向"整体美"、从"外在美"向"内在美"、从"环境美"向"发展美"、从"一时美"向"持久美"提质转型,提升了乡风文明,促进了乡村旅游发展。近年来,贵州省坚持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为载体,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出了一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共同推进的路子,  相似文献   

19.
为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辽宁、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近日,我省印发《关于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进一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我省进一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明确到2025年,全省农村环境净化整治到位,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乡村产业发展更具活力,乡村治理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20.
康县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基础设施改善、乡村旅游发展、双联行动、电子商务高度融合,全面推进“1236”扶贫攻坚行动,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中,康县坚持做到“四个结合”,一是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扶贫整村整流域推进相结合,注重把涉农项目资金整合起来,因地制宜、一村一策,实施了道路硬化、房屋庭院改造、村庄环境整治、河道沟道治理、通讯网络架设等工程,建成了村级组织综合服务中心、村民休闲广场、花园景观和乡村舞台,配套了小超市、卫生室、读书室、理发室、电子商务室,使一个个脏乱差的贫困村变成了村美家洁院净的新农村,让群众最大限度地得到了实惠,放大了扶贫整村推进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